野釣時漁獲比臨近釣友差得多,按我說的做,就能改變這種狀況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而在現實生活中攀比是不可避免的,持有正確世界觀的攀比是一種正能量,可以讓人奮起直追。從大的方面看,可以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使人類得以不斷進步。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而在現實生活中攀比是不可避免的,持有正確世界觀的攀比是一種正能量,可以讓人奮起直追。從大的方面看,可以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使人類得以不斷進步。

在垂釣中也是這樣,臨近釣位的釣友接二連三中魚,而自己的浮漂宛如“定海神針”一般一動不動,絕大多數釣友會坐不住,不是補​打窩料就是不斷地提竿換餌,想立馬改變這種窘狀,但大多數釣友都做錯瞭,我來告訴你正確的做法。

人們常說“事出反常必有因”,在同一條河流,或在水庫岸邊相距不遠的釣位,和臨近釣​友​漁獲相差不大才是正常的現象,如果相差太大,其中必有原因,就是有不如人傢的地方,隻有找出這個(原因)地方,才能做出針對性的改變。

一、檢查餌料

餌料有兩個要素,味型和狀態。一方水土一方魚,不同水域的魚對餌料的味型和狀態的喜好不同,如果距離魚的喜好差距過大,那麼魚不就餌就很好理解瞭。

好在有臨近釣友可以參考。如果你去詢問,多數會告訴你使用的味型和所調整的狀態,就是陌生釣友也僅僅是一根煙的事,並不會太難。

按照對方提供的信息改變自己的餌料,在味型和狀態上和對方大致一樣即可,也或許稍有差距效果更好呢!如果要完全一樣,除非是很熟悉的釣友,分你一半餌料使用。

二、檢查線組

更換餌料後如果情況依舊,那就要考慮線組問題瞭,通常做法是先改變調釣,即向相反的方向做改變,比如你原來釣鈍就要改變為釣靈,原來釣靈就上推浮漂逐漸釣鈍。

再就是檢查釣線使用的號數是不是太粗,粗子線的確會出現檔口現象,在這方面的調整一般是由粗釣線換為細釣線,但要保證一旦能釣中魚不至於切線就行。

另外大釣鉤也同樣會出現檔口現象,釣鉤大包裹的餌團必然大,此時你可以嘗試換成小一號的釣鉤。

三、檢查窩料和釣位

如果你認為餌料和線組都沒有問題,那就要考慮你的窩點原本就沒有魚瞭,窩點沒有魚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窩料投放不當造成的,二是釣點地勢造成的。

1、窩料投放不當 如果你前期投放的窩料量太少,不足以誘來魚或留住魚,此時可以適量補窩;但如果前期投放的窩料量太大,就出現瞭魚隻吃窩料而不吃餌料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要不換釣位重新做窩,要不就耐心等待,等窩料消耗得差不多瞭,餌料自然就有魚光顧。

2、釣點不適宜留魚 就是相距不遠的水底,情況也可能會有很大差別,如果以上幾點都感覺沒有問題,那麼就是這個釣點很可能不能讓魚光顧更不會留住魚,最最明智的做法是立馬換釣位。

最後總結

或許有的釣友會說,按照你這方法調整下來,天都黑瞭。的確找原因會耗費時間,所以更要強調我們的效率,當然瞭,其中原來積累的經驗也很重要,可以大大縮短調整所占用的時間。如果你是新手,這樣有針對性地去找原因,還能從中學到很多實戰經驗,我認為比多釣兩條魚價值要大得多。另外,比你在那傻傻盯著“定海神針”,或者胡亂瞎調整不強得多嗎?

按照這個順序去找原因、去調整,也有可能在做第一步——調整餌料時問題就得以完美解決,說耗費時間也成瞭相對而言。

總之,按照上述一、二、三的順序去改變比臨近釣友漁獲差距的現狀,是最有效,也是最簡潔的方法。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