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際意義的一種“花架子”釣法,卻被一些“大師”吹上瞭天
釣友們為瞭釣住魚也真的不容易,不隻需要好體力,還要需要好腦子。從釣友們發明的魚餌可見一斑,比如,鼻涕餌,果凍餌,拉拉糊,米粉糊,米飯餌,地瓜兒,土豆粉,海帶泥等等;在釣法上也是同樣情況,新釣法層出不窮,五花八門,如:螞蟻上樹,飛鉛,紮蛤蟆,釣定層,釣離底,沾水皮,一漂深,散炮打浮等。
釣友們為瞭釣住魚也真的不容易,不隻需要好體力,還要需要好腦子。從釣友們發明的魚餌可見一斑,比如,鼻涕餌,果凍餌,拉拉糊,米粉糊,米飯餌,地瓜兒,土豆粉,海帶泥等等;在釣法上也是同樣情況,新釣法層出不窮,五花八門,如:螞蟻上樹,飛鉛,紮蛤蟆,釣定層,釣離底,沾水皮,一漂深,散炮打浮等。
今天我們不談餌料,隻說釣法,在發明的這些釣法中有一種釣法沒有實際意義,很多釣友釣瞭大半輩子魚瞭,卻一次也沒使用過,但這種釣法卻被那些所謂的“大師”吹上瞭天。它就是釣法中的“花架子”——飛鉛釣法。
下面我們來分析下為啥說它是“花架子”?為什麼說它沒有實際意義?
先說什麼是飛鉛釣法。也就是把鉛墜在主線上上移,甚至能移到緊挨浮漂座位置,這就是飛鉛釣法,“大師”們說這種釣法可以搜索魚層,主抓接口,在垂釣中有奇效。
飛鉛釣法在水面以下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無法清楚地看到,但可以想象得到,鉛墜上移瞭。等於子線加長瞭,那麼它的鐘擺幅度就大,餌料下降的速度就慢,“大師們”也可能根據這兩點認定的可以搜魚層、抓接口、有奇效。
有的大師說抓浮漂緩緩下落時的停頓和下頓,本來鐘擺式餌料下落對浮漂的下拉力就不均衡,怎麼去判斷停頓後才是魚的接口呢?
至於下頓口,大傢都知道,我們釣的鈍瞭,就會丟失魚口,也就是說隻要是子線和主線不在一條直線上(就是垂直的直線上),魚的吃口就不會在第一時間反應到浮漂上,那麼,我們可以想象到,費鉛釣法的子線和主線的角度有多大,鐘擺式的下落,上下垂直也隻是在一瞬間,指望在這一瞬間讓魚有吃口,有多滑稽?在其他位置的吃口無疑等同於極鈍釣法,及時反應出吃口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見,飛鉛釣法在抓魚口上存在非常大的缺陷。
我們再說搜魚層,前面說瞭,水面以餌料的擺動情況我們無法看到,假如有魚的接口,怎麼確定是在多深的水層接住的?根本無法得知,所以說飛鉛釣法搜魚層就是一個偽命題。
另外,飛鉛釣法釣的不是水底層,而是水的中上層,那麼話又說回來,魚都上浮瞭,這時的魚的進食欲望可想而知,意淫讓魚去吃擺動中的魚餌,也隻能是想想罷瞭。
當然瞭,水域中可能有中上層魚類,如果你想釣這類魚,老老實實用釣浮不香嗎?為什麼畫蛇添足用飛鉛釣法呢?
有的釣友這時可能會反駁,說看網上某某大師就是用飛鉛釣法,漁獲那麼多。殊不知人傢是在幾小時釣費就是大幾百甚至上千元的黑坑或收費水庫釣的,魚的密度要比我們平時垂釣的水域大的不是一點半點,而且他們這時候多數釣的是掠食性魚類。
在這樣的資源垂釣,就是不用飛鉛釣法,連竿暴護也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對於我們絕大多數釣友來說,面對的是日益匱乏的魚資源,尤其是喜歡去野釣的釣友,飛鉛釣法也僅僅是一種釣法,在實際垂釣中沒有一點實際意義。想釣底層魚就踏踏實實釣底,想釣中上層魚就老老實實釣浮,“花架子”隻能讓你“白板”而歸,沒有其他用途,也難怪哪些老刁手釣瞭大半輩子魚一次也沒用過費鉛釣法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