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釣鯉魚,學會正確選擇浮漂,漁獲翻倍不叫個事
在炎熱的夏季,高溫、蚊蟲、短時雷雨都擋不住釣友們水邊垂釣的熱情。在自然水域垂釣大草魚、大青魚、大鰱鯒的機會並不多,因為他們本身就占少數,於是很多釣友把目標魚定為大鯉魚。
在炎熱的夏季,高溫、蚊蟲、短時雷雨都擋不住釣友們水邊垂釣的熱情。在自然水域垂釣大草魚、大青魚、大鰱鯒的機會並不多,因為他們本身就占少數,於是很多釣友把目標魚定為大鯉魚。但在夏季野釣鯉魚有很多技巧,尤其表現在選擇浮漂上,好多釣友還存在一些誤區,如果能學會正確選擇浮漂,漁獲翻倍不叫個事。
很多釣友都認為夏季是魚一年中生長最快的季節,此時需要大量的有機物質進行補充,所以在覓食上相對其他時候都比較積極,魚口會強猛的多。鯉魚也不例外,於是在野釣鯉魚時選用吃鉛量大的浮漂,一是便於長竿拋投,二是有較重的鉛墜帶餌能快速到達底部,有效規避小雜魚中途截食。這種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也就是說在夏季野釣鯉魚並不是在所有時候選擇吃鉛量大的浮漂都正確。
我們在夏季垂釣時會遇到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有時候提竿換餌時,並沒有發現浮漂有什麼動作,卻提竿中魚,出現這個問題一方面是因為調釣上存在問題,再就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魚口輕,而我們又選擇瞭吃鉛量大的浮漂。按說鯉魚在夏季應該吃口強猛才對,怎麼會出現吃口輕的問題呢?
原來在炎熱的夏季,由於氣溫高,我們人都會感到不適,想象魚也會一樣,高溫會使魚的攝食欲望降低,懶洋洋的不願意移動,也不願意覓食,此時偶爾吞食餌料反應給我們的漂相也是很弱,也就是所謂的“輕口”。如果此時我們還選擇吃鉛量大的浮漂就不和適宜瞭。相反,我們應該選擇吃鉛量小的輕口浮漂,放大鯉魚的吃口信號,這樣才不會出現提竿換餌卻發現中魚的現象,也才能及時發現鯉魚的吃口,及時擡竿刺魚,從而不錯失中魚的機會。
但在夏季的夜釣中,吃口輕的問題會有所緩解,此時氣溫降瞭下來,人感覺舒暢,魚也感覺舒暢,進食欲望會相對變高,白天因為炎熱沒有進食,這時的魚饑腸轆轆,加之在野釣中大多數鯉魚都是生口魚,吃口強猛就很好理解瞭,此時我們可以按照原來的思路,使用吃鉛量大點的浮漂,顯現出來的吃口漂相會是沈穩的,下頓和上頂均可以提竿中魚。
由此可見,我們夏季野釣鯉魚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巧選浮漂,大致來說,在高溫天氣下,比如白天垂釣,選用吃鉛量小的輕口浮漂,便於浮漂能及時表達出漂相;而在天氣溫度不高的時候,比如雨後或夜釣,要選用吃鉛量大點的浮漂,這樣更能使浮漂表現出來沈穩漂相。
當您學會瞭巧選浮漂,在夏季的野釣鯉魚時,浮漂出的真實吃口就會成倍增加,提竿中魚的機會也相應會提高,漁獲翻倍還叫個事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