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刻度快速鉛成“雞肋”?看完本文你就明白瞭

隨著釣魚運動的發展,商傢們都在尋找漁具行業的商機,同時在漁具設計和新品的推出上給我們廣大釣友提供瞭很多便利,高效而又非常實用的產品也隨之進入瞭我們的視線,比如我們常見的成品主線組、成品子線組、快速鉛等等。確實讓我們釣魚人節省瞭時間、提高瞭效率。

隨著釣魚運動的發展,商傢們都在尋找漁具行業的商機,同時在漁具設計和新品的推出上給我們廣大釣友提供瞭很多便利,高效而又非常實用的產品也隨之進入瞭我們的視線,比如我們常見的成品主線組、成品子線組、快速鉛等等。確實讓我們釣魚人節省瞭時間、提高瞭效率。但近年來出現的刻度鉛不斷地充斥著漁具市場,很多釣友經不住誘惑去購買。這個東西我說是雞肋,你是否會認同呢?今天我來分析分析!

快速鉛分為有刻度和無刻度兩種鉛墜,這兩種的價格差距很大,我瀏覽瞭網上的市場,價格差距平均超過3倍還多。按說是一分價錢一分貨,有刻度和無刻度在使用上會給我們釣友帶來的多大的差別呢?也就是說有刻度的快速鉛能提供多大的便利呢?

大傢知道,快速鉛可以提高前期準備工作的效率,省去瞭卷鉛這個中間環節。重要的是它采用流線型設計,體積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整個釣組的靈敏度。再就是它是機器加工製作的,層間氣密性強,鉛皮之間的間隙小,對整個釣組的精確度上也有一定的保證。還有就是它不容易產生開鉛現象,快速鉛在加工時對兩頭進行斜刮處理,不但有效地防止瞭開鉛,還能有效地減小瞭水的阻力,

這些都是快速鉛的優點,當然也包括有刻度的快速鉛。

那麼我怎麼開始時說有刻度的快速鉛是雞肋呢?

第一是因為我們在調漂的時候都有裁剪鉛皮這一過程,僅憑我們的目測,能確定一次剪掉多少重量的鉛皮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有經驗的釣魚人也大都是根據浮漂入水的快慢程度決定剪鉛的多少,如果說可以根據刻度剪鉛皮,那我說根本沒有那個必要,因為都提倡少剪多拋幾次,有沒有刻度那就無關緊要瞭。

第二,有的釣友可能會說根據浮漂的吃鉛量使用刻度鉛,那麼我要問你:使用的鉤重還計算在內不?還有八字環的重量。另外不同水域的水的比重是不一樣的,這樣同一支浮漂產生的浮力也會有差別,僅僅根據浮漂的浮力選用刻度快速鉛,顯然是不合適的。

第三,我發現有刻度的快速鉛大多數是采用的厚鉛皮,厚度往往超過1.0,薄的刻度鉛皮應該是有,但卻不多。反正我見到的用刻度鉛皮製作而成的快速鉛都是采用的厚鉛皮,那麼問題來瞭,一是不容易加鉛,二是就是勉強加鉛後很嚴重影響鉛墜的同心度,三就是加鉛後很難達到原來的層間氣密性,有空間就會進水,容易出現掛、蹭子線的問題,同時影響線組的整體靈敏度。

當然瞭,使用有刻度的快速鉛能讓我們做到心中有數,大概能知道整個線組的下來力是多少,就是剪的時候也能知道去掉的是多少,但這些在實際垂釣過程中並沒有多大的用,我們關心的是線組的平衡以及浮漂的出口動作,而不是浮力和下拉力的大小。所以我說刻度快速鉛是“雞肋”。

我買過快速鉛,有刻度的和沒刻度的都買過,但我在製作線組的時候卻幾乎沒有用過,因為我認為如果用心去卷製一個鉛墜的話,其使用起來和快速鉛的差距也沒多大,使用卷鉛板同樣能把鉛皮卷瓷實,用銼刀打磨鉛墜的兩端使其減少水的阻力也很方便操作,這倒並不是因為自己手做鉛墜經濟些,而是因為我不想丟失自己動手製作這份樂趣。

如果釣友喜歡用快速鉛墜,我建議購買時選沒有刻度的購買,起碼經濟些。如果常年使用,也節省不少呢!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