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住黃鱔以為是水蛇,放生後悔得直拍大腿。教你怎麼分辨
去年一次在臨城西豎水庫夜釣,隔壁一釣友就釣住瞭一條大黃鱔,有80厘米長,當時那釣友抄進抄網後還嘀咕,魚沒釣上來,卻釣瞭一條大水蛇,感覺委屈得不得瞭。他生怕被“蛇”咬瞭,也不敢摘鉤,剪斷子線後放生瞭。
去年一次在臨城西豎水庫夜釣,隔壁一釣友就釣住瞭一條大黃鱔,有80厘米長,當時那釣友抄進抄網後還嘀咕,魚沒釣上來,卻釣瞭一條大水蛇,感覺委屈得不得瞭。他生怕被“蛇”咬瞭,也不敢摘鉤,剪斷子線後放生瞭。
在我另一邊做釣的我熟悉的釣友老陳,問他剛才放生的“蛇”身上有鱗沒有,他說沒有,老陳告訴他那不是水蛇,是條大黃鱔,那位釣友後悔的直拍大腿。
因為黃鱔在我們這地方很難捕捉到,尤其是這麼大個的野生黃鱔,市場價是70多元一市斤,還有價無市,飯店裡上一個黃鱔菜起碼得要你200元。
我問瞭下“度娘”,黃鱔不僅是席上的極品,還得知它的肉、血、頭、皮均有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裡記載,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癥。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顯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出血;特別是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顏面神經麻痹。
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特別對身體虛弱、病後以及產後之人更為明顯。據說古代的大力丸就是以黃鱔為主料製作而成的。
這麼好的東西放生瞭,難怪那位釣友後悔得直拍大腿。
我們這裡黃鱔很少見,大多數釣友分辨不清哪是水蛇哪是黃鱔,為避免釣友在釣魚時再有這樣後悔事發生,下面教大傢辨別的辦法。
黃鱔在分類學上屬於魚綱,是一種魚,又叫鱔魚、長魚、海蛇,我們都知道魚是以鰭遊泳,以鰓呼吸,是終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動物,但黃鱔有和其他魚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除用鰓呼吸外,還可以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貧乏時,也能生存。出水後,隻要保持皮膚潮濕,數日內亦不會死亡。
水蛇屬於爬行綱蛇目,又叫紅點錦蛇,又叫水長蟲、白線蛇,有半水生習性,它是一種無毒蛇,其他習性和我們熟知的普通蛇沒有什麼差別。
雖然水蛇和黃鱔長得很相似,讓不熟悉的人分辨不出來,但他們兩者之間還是有根本區別的,那我們怎麼用直觀的方法來辨別它們呢?
首先,我們從它們外皮表面進行分辨,就像釣友老陳說的那樣,看它有沒有鱗,黃鱔皮膚光滑、無鱗片;而水蛇皮粗糙,身體表面覆蓋著鱗片,鱗片呈脊棱形。體表有黑斑或背部有條紋。
其次,我們從它們的體型上分辨。黃鱔體型呈細長圓柱狀,一般身長在20-70厘米,最長可達1米。體前圓後部側扁,尾尖細。頭部膨大長而圓,頰部隆起。上頜稍突出,唇頗發達。水蛇體型也細長,但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後肢遺跡。周身被鱗,頭部略顯扁平,鼻孔位於吻側。
再就是,我們從它們體表顏色上進行分辨。黃鱔體表顏色單一,呈淡黃色,並且膚色分佈比較均勻,有的背部稍微顯發黑;水蛇背面呈暗灰棕色,腹面呈淡黃色,體表有黑斑,略成縱行。
依照上述三點來不難分辨出來,下次釣住黃鱔不會以為是水蛇瞭吧?另外提醒下大傢,食用黃鱔一定要活的,現宰現做,因為黃鱔蛋白質的構成裡面含有組氨酸,黃鱔一旦死掉蛋白質的結構就會分解,組氨酸很快就會轉化為一種有毒物質組胺,人一旦食用瞭就會出現中毒情況。再要註意就是一次性不要吃太多,否則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還容易引起一些舊疾病復發。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