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圈廣為流傳的一句“古訓”並不完全正確,小心被誤導瞭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的優良傳統民族,老祖宗的智慧博大精深,給我們留下來很多精辟古訓,一直流傳到如今,是一筆非常值得珍藏和傳承的寶貴遺產。但其中有個別的並不完全正確,也有被現在人斷章取義進行誤解的,比如“水至清則無魚”就是一例。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的優良傳統民族,老祖宗的智慧博大精深,給我們留下來很多精辟古訓,一直流傳到如今,是一筆非常值得珍藏和傳承的寶貴遺產。但其中有個別的並不完全正確,也有被現在人斷章取義進行誤解的,比如“水至清則無魚”就是一例。
“水至清則無魚”這句古訓相信愛好釣魚的人都非常熟知,它的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本意是指因人無完人,對別人要求太嚴瞭,就沒有夥伴瞭。用來表示對人或事不可要求太高,否則就很容易成為孤傢寡人。
流傳到現在,這句話的前半句“水至清則無魚”被運用於釣魚領域,被廣大釣魚人認為:在清澈的水域裡是沒有魚的。遇到水質清澈的水域,要不“撤兵“轉戰”其他釣場,要不就幹脆就“打道回府”。
因為:有釣友認為:清澈的水中沒有什麼養分,魚幾乎無法生存,故“水清則無魚”。
也有釣友認為:在清澈的水域裡可以一眼望到底,魚無藏身之處,不敢貿然去遊弋,否則很容易被漁民發現而喪生於漁叉漁網之下,大凡魚是都懂得這危險的,所以沒有魚肯輕易犯險,故“水清則無魚”。
還有釣友認為:魚在水裡不停地遊動,會攪動泥漿使水變濁;另外魚在水裡生活,每天都要從腹中排出排泄物,也會使水變濁,不渾濁的水裡沒有魚,故“水清則無魚”。
實際情況是這樣嗎?其實一味說“水至清則無魚”,謬也!
事實上,我們經常去的江河、湖泊、水庫等水域,水不可謂不清,不但有魚還魚的種類繁多,不但魚的種類繁多還不乏有大個體的魚,不但有大個體的魚還魚體豐腴、肉質鮮美,因為好的水質才能生長出高質量的魚;還有些品種的魚生活環境就要求是清澈的水質,否則就無法存活。
另外,魚一般不覓食微生物,隻要水域有個完整的生物鏈就完全可以生存,像我們常說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汙泥,這裡所說的汙泥是指藻類、浮遊生物和水中的有機殘渣,或者微生物,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汙泥。所以說適合魚生存的水域並不是水質不能清澈,那“水至清則無魚”又作何解釋?
其實,古人說的也並沒有錯,隻是“水至清則無魚”這種情形僅僅局限於池、坑等小面積靜水(死水)水域,這種水域的確是水太清澈瞭不太適合魚的生存,就是放生到裡面魚,魚也會感覺到危險,惶惶不可終日。如果把“水至清則無魚”一味拿來泛指全部水域,那就謬也。
“水至清則無魚”被現在釣魚人掛在嘴邊,實質上是對古訓的斷章取義、片面理解,從而造成瞭曲解。我們對人對事都要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和認知,不能人雲亦雲,更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為人處世要如此,釣魚亦要如此。
(這是今天想分享給大傢的主題內容,如果對文中的觀點有不同的看法,還請批評指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