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垂釣,如何快速上魚?把這幾個重點圈起來,要考!

釣魚,想釣得多,釣的時間越久越好,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釣十個小時必然要比釣一二個小時魚獲好,這個毋庸置疑。
而且由於現在資源越來越差,想要釣的好還真得釣久一些,玩一二個小時,有時連窩子都發不瞭。

釣魚,想釣得多,釣的時間越久越好,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釣十個小時必然要比釣一二個小時魚獲好,這個毋庸置疑。

而且由於現在資源越來越差,想要釣的好還真得釣久一些,玩一二個小時,有時連窩子都發不瞭。

理是這麼個理,大傢都知道,關鍵問題是很多人真沒那麼多時間垂釣,哪怕周末可能也會被各種瑣事纏身、不斷壓縮釣魚的時間。

所以意思就是,釣魚時間真的擠不出來,就隻能釣個二三個小時、半來天,真正該思考的是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提升作釣效率,盡量別空手而歸,稍微過一過癮。

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吧,下面幾個都是重點,垂釣時間不多的朋友建議多參考。

第一個重點:目標魚的選擇至關重要

釣魚第一件事是選擇目標魚,目標不明確就開釣,屬於瞎釣、效率肯定不高,何況我們選裝備、開餌料、找釣位都得根據目標魚來確定。

垂釣時間不多,我們選擇目標魚有兩個要求,第一個是哪種魚多釣哪種,數量多意味著更容易碰到,自然容易釣獲。

第二個要求是盡量釣小個體的,比如這個水域鯉魚很多、白條也很多,那首選白條;就算你想釣鯉魚,那也建議釣小鯉魚。

理由是魚越小群體越大、警惕性越小、更容易釣獲,假設隻有二三個小時的時間垂釣,你偏想釣七八斤、十幾斤的大魚,不是沒可能、而是太難瞭。

第二個重點:出釣時機要註意

陰雨天光照弱、溫差不大,很大概率一整天都會有口,尤其下小雨,在春季是很不錯的天氣。

碰上這種天氣倒是不需要太糾結時間,早點晚點都行。

如果是晴天,特別是溫差大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在中午至下午二三點這段時間作釣,魚容易離底。

我用攝像頭看過好幾次,魚會進窩,但食欲不太好,吃幾口就起浮、甚至幹脆懸停在離底幾十公分的位置。

晴天、溫差大的日子,早上出釣最佳,能早就早,最好是天微亮就趕到釣點,早點打窩可以趕早口,如果七八點才到,早口就趕不太上瞭。

早上沒時間就隻能釣傍晚,三四點到釣位可釣到天黑。

第三個重點:選擇釣點及釣位很關鍵

釣魚通常是先選釣點、再確定釣位,選釣點這方面肯定是哪裡魚多選哪裡,這個就不多說瞭。

我想提醒大傢的是,在確定釣小魚為主的前提下,最好選擇小水面,不要去釣大江大河,大水面魚釣藏身之處太多、巡遊路線又長,故發窩慢,小水面更容易碰到魚。

選釣位,盡量選擇淺一點、帶一些障礙的地方,比如水草邊、蘆葦旁,沒有障礙物就選擇那些地勢比較復雜的位置,如深淺交界處、坎位等等。

眼下是春季,春季釣魚多釣淺,但我並不太推薦使用短竿去釣淺,最好是找一處避風向陽有水草的大淺灘、水深在2米以下,水渾濁、有水草,幾十公分、一米多就行,然後用長竿去釣遠處的淺水。

找不到這樣的地方,隻能找到深水,才選擇短竿釣近岸的淺水。

第四個重點:能不打窩就不打窩

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瞭,想必老粉都看膩瞭,但真的很重要。很多人釣不好魚,比如發窩慢、釣的少,就是因為窩料多瞭,或者是你動不動就補窩。魚多、活性好就算瞭,要是窩子裡就幾條魚或者活性不高,那就隻吃窩料、吃飽就走。

釣一些小個體魚,本身也不需要借助窩料,我們隻要拉餌抽頻率、邊誘邊釣,沒有窩料、魚進來後光吸霧化出來的餌料碎屑根本吃不飽,沒得選擇就隻能咬鉤。

你要是有個三四個小時、半來天的時間,釣些鯽魚鯉魚之類的魚,可以打點窩,隻不過不能多,二三瓶蓋足矣,打瞭窩無論釣況如何後面也不需要補窩瞭。

第五個重點:合理使用餌料、添加劑,把窩子裡剩下的魚釣完

釣著釣著沒口瞭,很多人會覺得是窩子裡魚沒瞭,我以前也這樣想,後面買瞭攝像頭看過水底情況以後才改觀。

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沒魚瞭,而是魚變少瞭,可能原先窩子裡有20條魚,但你釣瞭十幾條以後,剩下的那幾條魚警惕性變高瞭,不願意吃餌瞭,就在那吃窩料或者吃散落的碎屑。

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窩子裡剩下的魚給釣起來,那也能增加一些魚獲。

該怎麼釣呢?有兩個辦法可以嘗試,第一個是換餌料,比如你開始用的是商品餌,那後面就改成蚯蚓或者紅蟲,稍微挑逗一下(不要逗的太頻繁、逗的幅度也不能太大)。

第二個辦法就是加一點添加劑,讓餌料味道變大,刺激一下魚,不需要重新開餌,隻需要把添加劑滴在餌盤上,然後餌料在上面滾幾圈。或者直接拉餌蘸著添加劑釣。

不過這個方法隻能有在最後快收桿的時候,中途使用有死我的風險。

好瞭,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感謝大傢的觀看,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給釣友們提供幫助,如果覺得文章還可以就點個關註點個贊吧,各位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