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裝備相鄰的釣位,為什麼別人連桿上魚,你卻釣不到?

昨天後臺收到一條評論,一個粉絲問我:都是釣鰱鳙,都是差不多的裝備,為什麼自己就釣不到,而別人卻能爆護?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不僅是釣鰱鳙,像釣鯽魚、釣鯉魚甚至釣白條都能遇到,黑坑有、野釣也有。
黑坑地方小,釣友們往往離得很近,所以出現一人有口周圍人沒口的情況,我們會懷疑是那個人技術高,把旁邊人打閉口瞭,但是野釣有時候離的比較遠,相互影響不大,為什麼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接下來我就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分析

昨天後臺收到一條評論,一個粉絲問我:都是釣鰱鳙,都是差不多的裝備,為什麼自己就釣不到,而別人卻能爆護?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不僅是釣鰱鳙,像釣鯽魚、釣鯉魚甚至釣白條都能遇到,黑坑有、野釣也有。

黑坑地方小,釣友們往往離得很近,所以出現一人有口周圍人沒口的情況,我們會懷疑是那個人技術高,把旁邊人打閉口瞭,但是野釣有時候離的比較遠,相互影響不大,為什麼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接下來我就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註意,本文討論的內容前提是大傢使用一樣的裝備一樣的餌料,如果裝備都不一樣,那情況就更復雜瞭。

第一種原因:人傢打瞭隔夜窩,提前誘瞭魚

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野釣水廣魚稀,正常作釣的話魚進窩會比較慢,所以很多人為瞭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會提前打窩誘魚,可能是提前幾小時、也可能是提前一個晚上。


大傢看網上那些連竿爆護的視頻,有些明明是在野河、在大水庫作釣,為什麼魚獲還能那麼好,簡直像在收費塘釣一樣?其中一種可能就是提前打瞭窩!


如果我們兩個同時下桿,且使用相同的裝備餌料,但我的那個釣位前一天打瞭很多的窩子,那麼相當於我已經用瞭一個晚上的時間誘魚,很有可能下桿就有口,而你沒有提前打窩,完全從頭開始,那誘魚還要一段時間。

但如果你不知道我提前打窩,就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釣位差不多、裝備一樣,魚口卻差這麼多!

那麼如果兩個人都沒有提前打窩呢?那你能不能保證,他釣得那個位置前一天沒人作釣、沒人打窩呢?

第二種原因:釣位不一樣

釣位是否一樣,不能光靠眼睛看,我和釣友探討此類問題的時候,經常問他們:你是通過什麼依據得出釣位差不多這個結論的。

然後釣友就會說:我們倆個坐的很近啊,就相隔兩三米,而且釣點很規整,沒有樺尖、洄灣這種特殊的地形。

如果你們是這樣來判斷的,那我隻能說草率瞭,“坐得近”不代表釣位一樣,“釣點規整沒有樺尖、洄灣”那也隻代表肉眼看到的地方一樣,水下你又看不到。


我和大傢說個自己的親身經歷:我還在杭州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和釣友一起去野河釣鯉魚,那個河道是筆直的,也就是從岸上看所有的釣位都一個樣。然後水中沒有水草、沒有障礙物,水底也沒有石頭,全是淤泥。

但結果,我釣瞭幾個小時一條鯉魚沒釣到,而我朋友卻連釣三條。那天我們都沒打窩,餌料都是老三樣,線組都是3+2,我就很疑惑,難道真的隻是運氣問題?


結果我走過去一看,發現他釣的地方比我深半米左右,更關鍵的是朋友說他釣的地方剛好是一個深坑,前後左右都隻有2米,唯獨打窩位置有2.5米。別小看這50公分,有時候就是能決定成敗的!

為瞭驗證自己的想法,後面幾天我一個人又去釣瞭幾次,發現每次都是那個深坑位置上魚最好!

也就是說,大傢以後分析釣位,別光憑借自己眼睛看到的信息判斷,也要考慮水深、水底的結構、水中的障礙物等等。

第三個原因:裝備上存在細微差別

線組:同樣是1號主線搭配0.6的子線4號袖鉤,你是不是覺得線組是一樣的?那有可能人傢的線組更長一點,釣得更遠一些呢?或者人傢的子線更長或更短一些,子線的長短影響餌料的擺幅、影響浮漂的影響,可別忽視。


浮漂:即使用一模一樣的浮漂、吃鉛量也完全相同,但不同的調釣就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如果說線組的細微差異你覺得可以忽略,那浮漂的調釣可千萬不能忽略。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人傢調4釣2,一鉤觸底一鉤懸,而你直接釣跑鉛,那情況能一樣嗎?一個大靈一個大鈍!當然瞭,並不是說釣靈更好,這裡隻是講區別!


餌料:即使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比例,但由於水比的不同、開餌手法的不同,最終也會導致餌料狀態形成區別。

釣魚中有一句話叫做“一年學釣、三年調漂、五年找底、十年開餌”,雖然話是誇張瞭點,但這也說明開餌還是有很多門道的,同樣一款餌料,十個人能開出十種結果。
比如釣鰱鳙,十分講究餌料的霧化,但是鰱鳙餌你可能多捏幾下霧化時間就不一樣瞭,包括上餌手法也會影響霧化時間。

第四個原因:釣法不一樣

釣法是個很籠統的詞,它包括瞭很多東西,但這裡咱們隻講一點,就是抽竿的頻率。釣小魚靠勤,釣大魚靠守,這句話不知道大傢聽過沒有,其實這就是抽竿頻率的區別。

以釣鰱鳙為例:鰱鳙是濾食性魚類,對霧化敏感,那我們作釣前期就要通過不斷的拋竿,利用餌料的霧化來誘魚。
如果我們倆一起作釣,我三十秒抽一桿,你一分鐘抽一桿,你覺得魚會先進誰的窩子?


抽竿頻率快、窩子裡形成立體的霧化區,那麼魚就能盡快進窩、越誘越多,那麼魚口自然而然就好瞭,魚獲也會更多。而抽竿頻率慢的人,有可能發窩很慢,甚至有可能發不瞭窩!要是我倆相鄰而坐,我抽竿快、窩子裡霧化好,鰱鳙肯定都跑到我窩點,你隻能撿個漏。

再比如釣鯉魚,鯉魚很狡猾,進窩多試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以守為主,尤其是他進窩以後,切不可胡亂起竿。

我小心翼翼地作釣,十幾分鐘才換一次餌,而你動不動就起竿,有時候浮漂稍微動一下就暴力抽竿,有魚也被你趕跑瞭。

除瞭抽竿頻率,還有一個就是看漂抓口,這是釣魚人的基本功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如果你看漂抓口的技術很差,即使窩子裡有魚,也會被你趕跑。

不知道大傢有沒有專門去守過大魚?釣過的都知道,釣大魚一天可能都看不到幾口,出現一個口如果你不把握住,下一口可能是半小時一小時以後。如果浮漂出現信號,而你由於判斷失誤,導致起竿錨到瞭魚,那麼這個窩子可能就廢瞭,可能這一天都不會再釣到大魚。


別說水廣魚稀的自然水域瞭,哪怕是黑坑也一樣。我以前經常去黑坑釣青魚,除非是天氣真的不好或者釣場偏塘嚴重,一般情況下大傢都會遇到幾口的。那為什麼有人能釣好幾條,有人一條都沒有,就是看漂抓口的技術有高低。

同樣是十個信號,有人抓住六七個,那就釣六七條,有人一個都抓不住,那就空軍,就這麼簡單。

結語:

寫這篇文章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大傢不要過分迷信神餌神窩。我經常聽釣友說:某人的餌料十分厲害,我們和他用一樣的裝備、差不多的釣位,他一直上魚,而我們卻一條都釣不到。

有時候你看到的隻是表面現象,實際上你們的裝備並不完全一樣,就算裝備一樣,也許調釣、餌料狀態、釣法這些方面有區別,所以魚獲差距很大。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