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浮漂要講方法,老釣手分享“四步選漂法”,實用又省錢
我以前特別喜歡買浮漂,而且買得漂都比較貴動輒就是一兩百,但是呢買來以後又不用,有幾根漂都已經在漂盒裡躺瞭兩三年瞭,一次都沒下過水。
我不用並不是因為不舍得或者不習慣,而是因為很多浮漂參數、功能都差不多,既然差不多就沒必要換來換去,換瞭還得重新調漂多麻煩啊。
我以前特別喜歡買浮漂,而且買得漂都比較貴動輒就是一兩百,但是呢買來以後又不用,有幾根漂都已經在漂盒裡躺瞭兩三年瞭,一次都沒下過水。
我不用並不是因為不舍得或者不習慣,而是因為很多浮漂參數、功能都差不多,既然差不多就沒必要換來換去,換瞭還得重新調漂多麻煩啊。
我覺得應該有不少釣友也犯瞭相同的錯誤,買的時候隻顧著好看、順眼,而忽略瞭實用性,於是就導致漂盒裡一大堆漂但用來用去就那麼一兩隻,有時候魚情發生改變瞭想換個不同功能的漂竟找不到合適的。
當然瞭,還有一部分釣友是純粹的不會選,買漂都是靠身邊的朋友推薦,或者直接問漁具店老板、網店客服,要麼就是完全憑感覺,看到一款便宜的點進去看看,發現銷量很大、釣友們評價又不錯然後就直接下單瞭。
我們說浮漂不買貴的,隻買對的,但要想買到“對的”,一定得符合魚情才行,就好比一包餌料、一隻魚竿,隻有適合你垂釣的魚情,它才會好用。
今天,我就教大傢一個萬能的選漂方法,這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選漂經驗得出的,到底實不實用看完文章去試試就知道瞭。
買浮漂不一定要買貴的,但也不是越便宜越好
我看網上的釣友每次討論到浮漂都會聊到一個詞,叫做“性價比”,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沒錯,但很多人對這個詞有些誤解,他們總是認為越便宜的產品性價比就越高。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這是錯的!什麼叫性價比?所謂性價比,全稱是叫性能價格比,度娘給它的定義是商品的性能值與價格值比。光從字面意思上理解也不難,就是買產品既要考慮價格也要考慮性能,如果一味追求低價那就沒有性價比這個詞瞭!
5塊錢一根的浮漂,價格是便宜,但如果它是瑕疵品,或者一用就發現吃水,那有啥用,白送都覺得浪費瞭調漂的時間。
當然瞭,說這個話不是叫你們去買貴的,大傢都是成年人這點理解能力應該要有,我寫過很多關於浮漂的文章,從沒有建議大傢去買很貴的產品,反而經常說“買漁具一定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一步就是看價格
經常有人私信給我讓我幫忙推薦漁具,我回復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預算,就比如說魚竿,你問我買什麼魚竿好,我說波紋鯉、伽馬鯉比較好,你買不買?雖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事兒就是這麼一個事兒,每個人的經濟實力不同、對釣魚的態度也不同,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多少錢的呢?或者你加一句“價格無所謂,好用就行”,那也算讓我有個參考瞭是不?
讓別人推薦漁具你得先報預算,自己去買也是一樣,如果買東西沒有預算,就會變成本來想買個自行車結果買瞭個汽車回去,要麼就是看半天還沒選好。我買浮漂,如果預算是100~150,那麼高於或低於這個價的就直接不看瞭,沒啥意思。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不知道初學釣魚該買多少價位的浮漂合適,那麼我給你建議:
如果隻是偶爾釣一次魚且沒有很高的要求,買個10塊左右的就行瞭,再高別超過30,高瞭就是浪費錢。
如果釣魚比較頻繁,但是對釣魚沒有很高的要求,認為浮漂價格高低和魚獲沒有關系,那就和上面一樣,選擇10~30元價位的即可,不過我建議你至少備2根以上,因為出釣率高,浮漂損壞的概率會高。
有錢、有閑,對釣魚要求又比較高,30塊以下的就別考慮瞭。建議30~50左右的,出釣頻率高就多備幾隻,反之則少買。
我認為浮漂10塊左右是一個檔次,10~30是一個檔次,30~50是一個檔次,50~100是一個檔次,100~200是一個檔次,200以上又是一個檔次,決定自己買哪個檔次的,主要圍繞經濟實力、對釣魚的喜好程度、以及怎麼看待浮漂的作用這三點決定的。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二步是看吃鉛量,這個圈起來要考
別看第一點寫的篇幅那麼長,實際上非常的簡單,但這第二步卻是重中之重,因為吃鉛量是和魚情有直接關系的,吃鉛量選不對,別說影響魚獲,可能連最基礎的拋投都困難。
拿冬季釣鯽魚舉例,很多人都說浮漂吃鉛量越小越靈敏,這個隻對一半,我說這句話之前一定會加個前提即“在保證順利拋投的基礎上,盡量選擇小吃鉛量的浮漂”,試想一下如果浮漂小的連拋竿都困難,那還釣個P啊。
如何確定吃鉛量?這要從魚竿長度、水深以及魚個體大小三方面去確定,魚竿越短、水越淺、魚個頭越小,就用吃鉛小的浮漂,反之則用大的,但這三點有時候會起沖突,比如你用長竿釣小魚,比如用短桿釣深水等等。
當三點產生沖突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長竿和深水這兩點,記住是長竿和深水,因為桿子長瞭浮漂吃鉛量一定要加大、釣深水同理。
這樣說比較模糊還是舉例吧:
釣鯽魚,正常都是4.5以下的魚竿,即用短桿居多,桿子短拋投的問題不大,剩下的隻要考慮水深,如果是2米以內的,我用的最多的是1克~1.5克的。
如果水特別深達到瞭三四米或者你用到瞭4.8、5.4這樣的魚竿,那麼浮漂可以用1.5~2.5克吃鉛的。
釣三五斤的鯉魚、草魚,正常都是4.5以上的魚竿,即用長竿居多,而且水一般也比釣鯽魚要深,此時浮漂吃鉛量得達到2克以上,像四五米的水深、5.4、6.3米的魚竿,用三四克吃鉛量的浮漂也沒問題。
如果短桿、淺水釣大魚怎麼辦?比如說帶輪的桿子你用的短點也不擔心遛魚問題,像夏天秋天我們可能會選擇靠近岸邊的樹蔭下,這時水深可能就兩米多,這個時候你浮漂不需要太大的吃鉛量,可以用小漂釣鈍,參考七星漂+朝天鉤即可。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三步是看漂型
這個就比較簡單瞭,目前市面上主流漂型是棗核型,有短棗核、長棗核等等,你可以選,但野釣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細長身,當然瞭如果釣大魚漂身可以粗壯一些。
看下圖有兩款浮漂,一款是短腳長身長尾的(這種就是細長身),另一款是長腳短身長尾的(棗核漂),那麼這兩款在實際中我會怎麼用呢?如果是野釣主要以釣底為主,我偏向於前者,如果是黑坑,要兼顧行程的,我會選擇後者。
有釣友要問瞭,能不能反著來,用細長身釣黑坑,用棗核漂玩野釣呢?當然也是可以的,黑坑用細長身我是比較少,但野釣我經常用棗核,因為我手上有幾款棗核漂用習慣瞭,有時候懶得重新調漂所以野釣也用它們。
也正是因為可以調換著用,所以我才說漂型相比吃鉛量並不算太重要,大多數情況下你是感覺不出來差異的,什麼時候會有差異呢?
如果你用短腳長身長尾去釣黑坑,恰巧碰到魚情好、起浮接口,那麼這種浮漂會錯失掉一些信號,因為他到位快、行程較短。
如果用棗核漂去野釣,恰巧碰上輕口魚,那麼相比較細長身,棗核漂漂身的橫截面積較大,出來的信號就沒細長身那麼明顯。這個是在同體積、同吃鉛量的前提下比較得出的。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四步是看浮漂長度
黑坑通常來說是長一點比較好,因為浮漂越長就能釣的遠一點,如果僅僅是野釣,那麼隻需要考慮水深即可,水越深浮漂越長、水越淺浮漂越短。
淺水用短漂的原因相比不用解釋瞭吧,操作起來會比較方便而已,深水用長漂是因為浮漂越長穩定性越好,包括有風浪的時候也是長漂用起來舒服點,短漂的話它會發生傾斜。
那麼問題來瞭,具體選擇多長呢?野釣的水深如果在1.5~2.5米之間,我常用的浮漂是40公分左右,實際上在黑坑我基本也是這個長度,釣鯽魚、釣鯉魚或者釣草魚都一樣。如果有三四米以上的水深,那麼你也可以考慮45~50公分的,釣大魚再長點也沒關系。
要是釣1.5米以下的,那就選擇30~35公分的即可,冬天長竿短線釣草洞,有時候水深隻有幾十公分,如果你選擇用立式漂,可以買10公分左右的小漂,大傢可以去買那種“氣泡漂”,塑料製成的,漂身大多呈圓形、空心的,那個釣草洞蠻好,又比較便宜。
寫在最後:
以上四點是買浮漂的萬能公式,剩下的就是看你在什麼地方釣,什麼樣的魚情和水情,如果你釣的魚情比較單一,比如隻是在傢門口的野河裡釣釣鯽魚鯉魚,桿子尺寸也比較固定,那麼浮漂很好選,買個兩隻左右即可。如果釣的魚情比較復雜,比如今天去野河明天去水庫過段時間還想到黑坑玩玩,那就需要多備幾款不同的漂瞭。
文章寫得比較長,我是想盡可能說得詳細點,畢竟看文章的釣友有些可能是新手,不把事情交代清楚、看瞭半天沒理解進去,那還是沒有用。而且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純粹教大傢選漂,也想和大傢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以及內心的想法。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