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釣鰱鳙:80%的釣友都存在這3個誤區,怪不得總釣不到魚!
在大部分人的意識裡,釣鰱鳙是越熱越好,感覺隻要進入秋季,下幾場雨把氣溫一降,就別想釣到
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秋季不但能釣到鰱鳙,而且釣的多、釣的大
即使在秋末氣溫已經非常低時,仍然可以垂釣鰱鳙,當然一切的前提是你懂方法秋釣鰱鳙:80%的釣友都存在這3個誤區,怪不得總釣不到魚!
1、鰱鳙嘴巴大,所以線組粗、鉤子大沒問題。如果你去問10個釣鰱鳙的人,大概9個都會說這句話
鰱鳙嘴大、力氣大是事實,但也
在大部分人的意識裡,釣鰱鳙是越熱越好,感覺隻要進入秋季,下幾場雨把氣溫一降,就別想釣到
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秋季不但能釣到鰱鳙,而且釣的多、釣的大
即使在秋末氣溫已經非常低時,仍然可以垂釣鰱鳙,當然一切的前提是你懂方法
秋釣鰱鳙:80%的釣友都存在這3個誤區,怪不得總釣不到魚!
1、鰱鳙嘴巴大,所以線組粗、鉤子大沒問題。如果你去問10個釣鰱鳙的人,大概9個都會說這句話
鰱鳙嘴大、力氣大是事實,但也得看個頭大小、活性強弱,當魚口旺盛形成搶食時你弄根麻繩也行,但魚口不好時就得換小鉤小線瞭
特別是氣溫較低時,鰱鳙活性降低、活動量減少,吃餌時的力度並不大
如果你用粗線大鉤就太鈍瞭,平衡系統很難被打破,所以給你的感覺是難釣
2、釣鰱鳙講究霧化,卻忽略瞭附鉤性。釣鰱鳙第一步是誘,隻有先把魚引過來才能談釣,而誘鰱鳙的精髓就是霧化
霧化雖重要但餌料的附鉤性也不可忽視,如果魚進窩以後,餌料化的太快一樣釣不上魚,或者經常矛魚。
我們一般釣鰱鳙都是前期幹散,餌料到底就抽掉;等浮漂出現晃動或者小魚炸水時說明鰱鳙進窩,應該將餌料打黏或者加面粉調黏,多等口
3、鰱鳙是中上層魚,所以得釣淺。我敢說這一點就是大部分人在秋季釣不好鰱鳙的原因
釣鰱鳙該如何選釣位我分兩點講:
1、要在深中找淺。釣鰱鳙要釣的淺並不是說找一片淺灘來釣,而是要在深水區通過釣法來實現釣淺。比如水深6米,我們釣2米
2、釣鰱鳙也得找水層,並不是永遠釣淺。夏天溫度高,魚活躍,你釣1米、2米都沒關系,即使魚不在這一層,通過你的拋竿頻率也能快速誘魚進窩
可是天冷鰱鳙就喜歡呆在深水比較恒溫的地方,而且活性很差,即使你的餌料霧化很好也不見得他會主動誘上去
所以秋冬季節釣鰱鳙,一定要找水層,可以從下往上找、也可以從上往下找,每個水層至少拋幾十竿,可以以一隻浮漂的長度換水層
隻要你掌握這3招,漁獲就比別人多一倍!
說實話釣魚就是這樣,魚口瘋狂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訣竅可言
一旦魚情發生變化、大傢都束手無策時,稍微做點改變就會有很不一樣的結果
文中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