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用餌配方

推荐答案浅谈冬钓用饵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天钓鱼难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进入冬季后水温低,鱼类几近冬眠状态,集群栖于安全之地,再就是秋末冬初,鱼类储存了足够脂肪为越冬做准备,此时几乎不采食或很少采食,既使可钓,吃口小,观标识鱼讯难度较大,对饵料的

推薦答案

與其他季節相比,冬季釣魚非常困難。主要原因是進入冬季後,水溫低,魚幾乎處於冬眠狀態,它們生活在安全的地方。然後,在秋末冬初,魚儲存足夠的脂肪爲過冬做準備。這個時候,他們幾乎不吃東西或很少吃東西,即使他們會釣魚,他們的嘴巴也很小,很難觀看魚的信息,他們對餌料的搭配也很挑剔,並且釣組應該調整得很仔細。不過由於體力充沛,水溫適宜,看到好吃的東西還是有力氣吃幾口的。北方冬釣的主要目標魚是鲫魚,在幾種情況下還是可以釣到的。首先,白天的溫度在8到0度之間。二是冬季大棚暖釣;然後是具有鮮明北方特色的冰釣。溫度還沒有達到最低或人爲升高,這使得魚的新陳代謝相對更快,這也促進了魚張開嘴,這爲冬季捕魚提供了機會。針對這種特殊的水情魚情,除了相應調整釣組配置和釣位選擇外,對餌料選擇、調配和狀態調整的要求也更加細致。就釣魚而言,餌料是與魚最直接的接觸,讓魚吃餌是釣到魚的前提。但是在冬季,當魚在小範圍內遊動且不積極參與食物時,需要使魚張開嘴,充分发揮餌料的性能,刺傷遊動魚的嗅覺、味覺和視覺並增加其對食物的食欲,因此餌料的搭配和調整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冬季釣魚用餌配方

11月上旬至中旬,北方白天平均氣溫8-0度,晚上平均氣溫0 -3度。此時,經過深秋的大量覓食,魚類已經積累了過冬的能量,並隨著溫度的逐漸降低遊回深水區。如果連續幾天氣溫穩定上升,它會遊到相對較淺的水域繼續攝食,但攝食量不是很大,魚鈎較輕,遊動範圍比秋季小。主要食物多爲底棲生物,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能量高。因此,在選擇餌料時,注意以動物蛋白爲基礎的餌料是首選。每年這個時候,你都要釣幾天的竿魚,今年也是一樣。因爲餌料對了,所以漁獲還是很可觀的。所選水域多爲大水面、深水和淺水交彙的地方。這時候釣魚總有兩種餌料。一是肉餌以紅蟲爲主,蚯蚓很少用。紅蟲比蚯蚓好得多。然後是粉餌,這是用相當數量的蝦粉、蠶蛹粉、雪花粉和顆粒材料製成的腥香餌。初冬進入自然水域時,只要溫度適宜,小魚也會上鈎。因此,它比溫室捕魚要復雜得多。需要考慮餌料的味道並克服小魚的阻礙。選擇的餌料組合主要是顆粒材料和魚腥味的商品餌,以減少霧化和溶解,並搓餌抓底。這種餌料顔色暗淡,腥味重,對小魚不刺激,不易引起注意。此外,浮標主要是降低打撈高度。我選擇的釣點水深近兩米,浮標標有中長身硬長尾11和目標2。此時半水的溫度相對低於水底的溫度,小魚不再半路搶食,因此不必考慮餌料的下沈速度。重要的是尋求海底撈的穩定性和精神性,目標不要太大。

從10月底到11月初,我們進入了這裏的初冬季節,在此期間我們一直在我們的一條河流中釣魚,我們對這裏的水情和魚情非常熟悉,特別是魚隨溫度下降而遊回的方向和路線,因此很容易找到釣點,這自然是河流彎道的背風處。過去餌料只追求大腥味和大香味,溶解性好,霧化快。因此,小魚鈎挂的問題一直難以繞過,只有標不能動魚。經過長時間的探索,使用含有更多植物卵的顆粒材料和有魚腥味的商品餌料是很好的。正常情況下狀態比較硬,小魚的鈎控製住了。魚的信息是準確的。鲫魚,個體在二兩左右,還不錯,但是釣到小魚和吸引小魚的間隔較大,最多三斤左右。一天下來,氣溫3度左右時,魚的數量明顯少了,小魚也不再搗亂了。和他們一起去的釣友仍然使用紅蟲,但速度很慢。他們在三個小時內只釣到了五條鲫魚。由於天氣寒冷,手僵硬,很難挂上紅蟲。所以餌料不得不重新調整,釣位下移到更深的地方,三米四米半水深的竿,主線0.6,副線0.4。窩料中,浸泡在酒裏的小米加入了顆粒蝦粉,餌料以商品餌爲主。紅鲫加入紅蟲二號的一半,以及10%左右的拉絲粉、蝦粉和雪花粉。根據紅蟲進食的效果,將紅蟲打碎拌入餌料中。20分鍾後,有輕微的移動,標記只有半只眼睛或更少,而且不是很連貫。我沒理會,後來覺得不對。當標記稍微下沈時,我舉起了竿,我實際上得到了一條兩百多的鲫魚。接下來,雖然有一些間隔,但咬合非常準確。只要標記稍微有點鈍,我提竿的時候就有魚。分析一下,原因是魚可以保留在窩裏,而且大腥的餌料對魚的吸引力很大。這個時候,小魚爲什麽不上鈎?原因是氣溫低。大魚聚集在深水區,適合越冬。小魚會躲在一旁,基本保持沈默。這個時候吃魚鈎的大多是大鲫魚。因此,當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魚窩找到,餌料選擇正確,狀態適口,魚獲仍然良好。

後來,我在這裏釣過幾次魚。溫度很低的時候,我用魚腥味的魚餌打窩,在家把紅蟲搗成糊狀加到魚餌裏。效果也很好。同樣,搗碎紅蟲並將其添加到魚餌中,然後用紅蟲釣魚比不打窩更快,魚停留的時間更長。至於冰釣,我從來沒有參加過,因爲太冷受不了,但我聽釣友說,了解池塘很重要,知道哪個深哪個淺,找到魚窩。使用的大部分餌料主要是紅蟲和蚯蚓。如果條件允許,你應該打好冰眼,找好魚窩,用腥餌打窩,第二天的釣魚效果也很好。

通過近兩年的冬釣,我對餌料的使用有以下幾點體會。

首先,選擇商品餌,粉末細膩,上餌後柔軟,並適當混合不同的比重。成分主要是動物蛋白,這是針對冬季魚類的攝食規律。魚腥味是首選,魚腥味是主要成分。在冬季,魚的攝食反應較慢,不如其他季節。在冬天,魚的攝食本能會被餌料的味道刺激,魚腥味是最敏感的。此外,它還輔以紅蟲粉、蚯蚓粉、蝦粉、蠶蛹粉、糖、牛奶等。,都是用來提高餌料的誘魚效果,增加餌料的穿透性和刺激性味道。當然,根據魚情適當添加一些輔料。使用肉餌時以紅蟲爲主,特別是冰釣效果很好,蚯蚓效果較差。紅蟲又大又新鮮,粗火柴棍的蚯蚓最好吃。

二是國家的調整,主要針對的是商業誘餌。個人認爲,冬季特殊的魚情決定了餌料的狀態非常重要。如前所述,餌料顆粒粗糙,不好吃。即使魚進入了魚窩,它們也只能拾取魚窩中散落的細小顆粒。由於冬季魚的新陳代謝緩慢,它們吃得少,然後停止移動。溶解快、霧化大不利於吃魚鈎。同樣,魚遊得很慢,夏天和秋天也沒有尋找食物的熱情,所以很少有機會釣到快速的魚。因此,溶解和霧化的快魚只能停留在巢穴的邊緣,而不再進行進一步的搜索。這就是爲什麽只有少數魚沒有咬鈎的原因之一。所以相對來說,餌料要調得細膩柔軟,入水不能溶解太快。霧化面積要合適,不能太大,這樣誘魚和反應魚消息更準確。冬季用餌靠餌料的味道來吸引魚以最近的距離靠近魚窩,爭取第一口吃鈎,這是餌料適口性的關鍵。我們都知道魚餌用於季節性捕魚。爲什麽有些魚好,有些魚不好?除了技術運用上的差異外,主要原因是狀態沒有調整好。冬天氣溫低,保存餌料的時間要長一點,餌料要比平時軟一些。抽上來的餌料球有蓬鬆球的感覺,更有利於魚入水後的適口性。

三是餌料的使用,冬季使用的餌料也與其季節不同。一方面,窩子不宜太重,突出味道以吸引魚,即起到去腥、增香和增甜的作用,一般十幾粒花生的大小就足夠了。如果魚口好,直接打窩,最好是空心窩,就是加一點水,基本上半乾粉狀態直接打窩,增加味道的擴散。釣魚餌料的使用,每種餌料都有不同的吸水性,而且只能參照其他季節的加水量來把握。保持良好的狀態非常重要。經常看到釣魚人把做好的餌球拿出來使用,這樣比較省事,但是在拉餌的過程中,每次都要反復拿住餌球,後期絲狀纖維會逐漸黏在一起,拉出來的餌球又鈍又亂。爲了很好地控製狀態,方法是將誘餌分成兩三份,取其中一份,使用一段時間後,发現拉出的誘餌球狀態不好,再換成另一份,這樣誘餌球基本上一直保持原始狀態。搓餌的大小,根據魚鈎的型號,可以包裹在表面,但不宜過大。餌料圓鬆整齊,如二號鈎,黃豆粒大小適宜。除窩外,抛竿不宜過於頻繁,抛竿和提竿的動作要小。另外,使用的肉餌主要是紅蟲。打窩時在基礎餌料中加入紅蟲粉和腥餌,有條件的在窩食中加入紅蟲。誘魚效果明顯。比如用紅蟲勾一條蟲比較好,容易下咽,而且準確。這裏提到了使用鈎子的問題。鈎子比大的小,比粗的細。關於冬釣的溫度和地域差異,尤其是大棚,溫度控製不同,魚情水情也不同。采用的釣法和餌料的選擇各有特點。相同的是釣組越小越好,溫度越低,魚沖擊越小,相對小的線組完全可以應對,小線組更有利於信號響應,隱蔽性好。

餌料的選擇也受到魚情的限製。沒有餌料,所有的池塘都用一個公式來釣,即使是一個池塘也要在不同的時間進行相應的調整。此外,還有許多適合冬季釣魚的餌料,包括添加的輔料和香料。只要搭配合理,狀態掌握得好,也會发揮作用,但總的原則是把握腥味。在這裏,我想談談我個人在冬季釣魚使用餌料的經驗。只是用來說明選餌的思路要根據季節、魚情、水情的變化,魚類攝食的規律和特點,狀態的調整和使用方法來確定,以最大限度地发揮餌料的性能,增加魚的適口性,使魚在魚的被動情況下舒適、方便地吃餌,使誘魚、釣魚的信號更快、更準確。

冬季餌料配方

配方一:(以釣鯉魚爲主,也釣鲫魚)

螺鯉+世界鯉+大田仗+2# 918(餌料比例爲1:1:1:1;餌料與水的比例是1∶1)

誘餌步驟:

1.1杯蝸牛鯉魚+1杯世界鯉魚,拌勻後加入4杯水靜置10分鍾;

2.向場中加入1杯,快速攪拌,然後靜置3-5分鍾;

3.加入2# 9181杯,快速攪拌並靜置3-5分鍾。

輕輕拍打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輕輕揉鈎打窩,另一部分輕輕揉鈎釣魚。

說明:螺鯉可分爲1#、2#和3#,區別僅在於風味類型。1#是蒜味,2#是魚腥味,3#是酒味,冬春的魚腥味更好。如果釣場水位較深,可以適當減少加水量,從4杯水減少到3.5杯水,然後輕微摩擦餌料,以確保其挂鈎;這種餌料曾經很受鬼友(老鬼釣友)的歡迎。

配方二:(主要釣鲫魚,也釣鯉魚)

三合一鯉魚+世界鲫魚+大田仗+黃金版2# 918(餌料比例爲1:1:1:1;餌料與水的比例是1∶1)

誘餌步驟:

1.1杯三合一鯉魚+1杯世界鲫魚,拌勻後加入4杯水靜置10分鍾;

2.向場中加入1杯,快速攪拌,然後靜置3-5分鍾;

3.加入金盤2# 9181杯,快速攪拌,靜置3-5分鍾。

輕輕拍打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輕輕捏鈎,另一部分輕輕摩擦鈎釣。

注意:如果釣場水位較深,可以適當減少加水量,從4杯水減少到3.5杯水,然後可以輕微摩擦餌料,以確保其挂鈎。

冬季如何搭配釣餌

冬季釣魚用餌的主要配方:根據四季不同,不同季節用餌的側重點也不同。冬季的餌料主要講究腥、香、甜,腥味的主要成型餌料是南極蝦粉、魚粉、蚯蚓粉、紅蟲粉;香味常用丁香、香蘭素、酒精;甜度主要用蜂蜜、紅糖和白糖,那麽這幾種我們怎麽調配呢?

冬季釣鯉魚的配方合成1:我們知道鯉魚在冬季喜歡吃腥甜的味道,所以在使用商品餌時要對症下藥。我們來匹配比例。餌料的比例爲:螺鯉(40%)+世界鯉魚(30%)+918(30%),原塘水(河水)與餌料水的比例爲1:1,拉絲粉可添加原料的20%-30%(作餌料使用)。所用窩料比例:藍鲫魚(40%)+龍王恨鯉治(40%)+南極蝦粉(10%)+蜂蜜(10%)。

釣魚可以說是人們最喜歡的休閑方式之一,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快樂。釣魚不僅要有釣技,而且釣餌也很重要。接下來讓我告訴你。

冬季釣餌的搭配技巧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冬季釣魚餌料的搭配技巧,所以我們必須知道魚在冬季對食物的需求,然後我們可以根據需求來搭配餌料。

在低溫季節,魚需要吃動植物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來儲存越冬所需的能量,所以我們要根據這個原則來搭配餌料。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冬季鲫魚和鯉魚餌料的搭配技巧。

在冬天,許多漁民認爲他們不能捕獲鯉魚,這取決於當前的溫度。一般來說,當水溫不低於8度時,鯉魚會進食和咬人,但頻率比其他季節低得多。冬季釣鯉魚時,釣魚者應使用富含天然穀物香味和甜味的餌料,如烤紅紅薯。

冬季釣魚用餌配方

加入高蛋白質含量的蠶蛹粉、蚯蚓粉、蛆粉或紅蟲粉。紅心紅薯的配料應占餌料總量的30%,以突出餌料的天然甜味。

餌料不要太硬,以柔軟爲原則,揉好的餌球不要太大。在覆蓋魚鈎的前提下,餌球越小越好。因爲魚在冬天身體僵硬,開口小,過大的餌球不利於它們吞咽。

冬季鲫魚的目標魚會咬人是因爲鲫魚耐寒,水溫不低於5度。而大多數釣友只能在冬天釣鲫魚。因此,冬季釣鲫魚的餌料搭配成爲許多釣魚人關注的焦點。冬季釣鲫魚時,漁民應使用紅蟲鲫、腥鲫等蛋白質含量高的商品餌,並添加南極蝦粉改善腥味。

秋末冬初釣鲫魚,腥味重、蛋白質含量高的餌料是必備的,但被譽爲萬能餌料的紅蟲和蚯蚓並不是釣大魚最有效的餌料。根據筆者多年的垂釣經驗,在秋末冬初,用紅蟲或蚯蚓釣小鲫魚效果很好,但用素餌釣大鲫、鯉魚的獲率較高。

隨著冬季的深入,水溫越來越低,魚口越來越弱,這就要求釣魚人在搭配和開餌時要注意餌料的狀態。最好選擇比重小的餌料,因爲餌料比重太大,在水中的阻力也會相應增加,必然會影響開口小、吸力弱的魚吃餌,會出現浮標動了卻漏魚的現象。

開餌時的挂鈎性可以比其他季節稍強。這個季節水溫低,不適合小雜魚活動。魚鈎上可以有更多的殘留物,它會吸引小魚上鈎,但不是越多越好。此外,在準備餌料時,禁止使用過多的強氣味添加劑或小型釣魚藥物。南極蝦粉、蠶蛹粉、蚯蚓粉或溶解在白糖中的蚯蚓液都是很好的添加劑。味道濃烈的新添加劑會使魚感到警惕而不是咬鈎。此外,隨著漁民越來越多地使用捕魚藥物和新添加劑,水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要成爲一名合格的漁民,你需要爲保護水環境做出貢獻。

一種適合冬季釣魚的餌料配方

1.醉面餌

對於醉面餌來說,恐怕是很多釣魚人沒聽說過也沒用過的餌料配方。這個東西需要自己製作,如下:取適量醪糟水,加少許糖和味精,與乾面粉混合並充分揉搓。這種誘餌應在冬季在肥料池中與酒香誘餌一起使用。豆粉用來黏餌,醪糟水用來蘸餌。這種餌料配方在冬季釣魚時有非常好的效果。

2、麻油面條餌

這種餌料配方估計大多數釣魚人都用過。新手釣魚人恐怕不清楚,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冬釣餌料。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製作方法。具體製作方法如下。

香油幾滴就夠了,蜂蜜、味精、奶粉都合適。混合後,加入適量水稀釋,用力攪拌或搖晃形成乳液,然後與乾面粉混合。揉透後,放入帶蓋的小瓷碗中,放入冰箱冷藏幾個小時。如果面餌變稀,加入一些勾芡粉,繼續揉面,直到不黏手。這種餌料有一定的光譜,鯉魚和鳊魚都喜歡吃。使用時請注意:這種餌料可以用一半香油和一半水浸泡稀釋劑,用生熟大豆粉或豆粉浸泡黏性餌料。要搭配素餌,水域不限,尤其適合冬季垂釣。

3、奶粉面餌

當許多漁民聽說這個餌料配方時,他們以1: 1的比例使用奶粉和面粉,而不管比例如何,這是不可接受的。只要牛奶的氣味合適,不要添加太多。正常情況下,奶粉和面粉的比例是1: 10或1: 20。這種奶粉誘餌的具體製作方法是取5克脫脂奶粉,先將其與100克乾麝香面粉混合,然後加入適量的糖和水混合並充分揉搓。這種餌料用於冬捕季節,最好是初冬,水域環境不限。麝香米餌的效果很好。蘸餌可用蜂蜜或魚肝油稀釋,黏餌可用奶粉和乾麝香粉等量混合製成。

4.紅蟲誘餌

紅蟲,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冬釣好餌。這裏所說的紅蟲是指北方地區的搖蚊幼蟲,並不是商品餌。紅蟲是鮮紅色的,它像火柴棍一樣粗,有三分之一長。釣魚時,可以在鈎尖穿上單只蟲子,也可以用細細的紅線把三四只紅蟲綁在一起,挂在魚鈎的倒鈎下。在冬季,它可以在有搖蚊的北方地區的池塘和溝渠的凍土下的潮濕淤泥中挖掘,直到嚴冬仍然可以使用。這種紅蟲也可以和一些粉餌混合製成紅蟲餌,在冬季釣魚時特別有效。看過它的人會看到:

其他答案

在冬天,當天氣非常冷時,水溫會突然下降。在台灣釣魚時,大多數漁民選擇天然餌料,最常用的餌料是紅蟲餌和蚯蚓餌。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商業誘餌,但他們不能吸引魚作爲天然誘餌。因爲冬天比較冷,味道不容易散去,所以我們在準備餌料吸引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的酸味。

蚯蚓誘餌

蚯蚓餌和紅蟲餌最好使用最新鮮的餌料,這樣味道會很好,吸引魚,爲緊急情況帶來更多的餌料。將活蚯蚓鈎在魚鈎下方,將表面鈎在上面,上浮並降低3-5目,使餌料不太高或太低並剛好放入底部,線組應較細以提高靈敏度。

冬季釣魚用餌配方

曲酒配料

可在餌料中加入少量曲酒,以提高餌料氣味的擴散速度。但使用曲酒時,曲酒中的酒味會沖淡餌料的腥味,因此在配餌時需要增加餌料中的腥味成分,否則會削弱用餌釣鯉魚的效果。一些有經驗的漁民在冬天經常選擇紅蟲粉或浸泡在蛤蜊中的酒,效果也很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