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禁漁期誤捕二級保護魚,沒瞭5萬元還面臨刑罰,釣友們當心瞭
現在釣魚人在河邊最常談的一個話題恐怕就是這個魚是越來越難釣瞭,難釣的原因不是釣魚的越來越多,而是魚的數量是越來越少瞭。準確來說是種魚的數量,這意味著水域的生態平衡正在走向不可逆的崩塌。
現在釣魚人在河邊最常談的一個話題恐怕就是這個魚是越來越難釣瞭,難釣的原因不是釣魚的越來越多,而是魚的數量是越來越少瞭。準確來說是種魚的數量,這意味著水域的生態平衡正在走向不可逆的崩塌。
長江水域首當其沖水生資源瀕臨枯竭,於是今年就實行瞭一個《十年禁捕魚令》,主要內容就是長江流域及其支流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撈。當然,後續其它地方的水域先後也對捕撈作出瞭很大限製,比如設置禁捕期、禁止各種惡意捕撈行為。
條令實行之後各種濫捕的現象確實改觀瞭不少,但仍有一些人選擇無視。根據重慶地方的通告,最近就出現瞭一起在禁漁期違規圍網捕魚的事件。事情發生在重慶市開州區內,當地有一個湖叫漢豐湖是著名的4A級風景區。餘某禁漁期內開著船在湖裡放瞭4條長網進行捕魚,結果在收網返回的過程中就被有關部門發現。經過清查,餘某總共是捕獲瞭2.6千克的漁獲,其中包括一條0.1千克的二級國傢保護動物—胭脂魚。
為瞭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餘某主動申請放流魚苗恢復生態環境。於是他就購買瞭包括胭脂魚、草魚在內價值5萬元的魚苗,在有關部門的協同下將這些魚放進湖裡。為瞭2.6千克的漁獲,賠瞭5萬元進去自然是得不償失的一種行為,但禁漁期捕魚、涉嫌非法獵捕瀕危野生動物如果兩項並罰的話,除瞭生態補償之外,還可能會面臨更嚴厲的懲處。
小黑作為釣魚人同時也是漁民的後代,覺得有必要給大傢科普兩個知識點,第一個知識點禁漁期捕魚為啥屢屢發生,第二個水裡有哪些保護魚類是釣魚人要小心的。
禁漁期捕魚為何屢屢發生
禁漁期捕魚屢屢發生其實一共有三個原因。第一個禁漁期的設定一般都是根據魚繁衍的時間段設置的,在時間內魚會出現一個聚集的效應,在這個時間點捕魚往往效率會比平時更高一點,漁獲的總量也會有所提升。第二個原因禁漁期內魚類的價格會上升,現在市場上售賣的魚屬自然水域抓捕的仍舊占有一定的份額,所以禁漁期內產量的減少就會擡高價格,這時候捕到的魚能比平時賣出更好的價格。淡水魚的價格相對來說波動還比較小,海魚的話幾倍波動那是很常見的,平時幾塊錢能買一斤的豆腐魚,到瞭禁捕期能賣到25塊。第三個原因競爭小,現在捕魚基本上沒啥規矩,就靠一個習慣上的先來後到,禁捕期出來捕魚那肯定是沒啥競爭。禁捕期的設定原本就是為瞭讓魚資源能得到循環利用,如果大傢都隻顧著短期的利益,那最終的結果肯定是竭澤而漁,所以必要的打擊絕對是必要的。
避免誤釣保護魚種
另外作為一個釣魚人平時除瞭精進釣技之外,小黑覺得多多少少也應該認識一些保護魚類,以免惹上一些麻煩。當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查詢一下你當地有啥保護魚種,以免造成誤釣。
比如這次事件中提及的胭脂魚主要就是分佈在長江水域、福建閩江。特點如圖所示側面長橢圓形,背鰭起始點最高,身體分佈有條紋,總的來說特點明顯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大理裂腹魚,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種魚僅分佈在中國雲南洱海及其支流和瀾滄江水系中,雲南的釣友就要格外註意瞭。大理裂腹魚的特點是體型細長,一般重量不到半斤,背後淺褐或者黃褐,腹部呈現灰白,和胭脂魚一樣它是二級保護動物。
大頭鯉,對釣魚人最具誤導性的魚類之一,長相乍看之下和普通鯉魚差不多,但人傢確確實實是國傢二級保護魚種。大頭鯉和普通鯉魚的區別在於前者的魚頭較寬,尾巴呈現一個修長的狀態,細看的話還是可以分辨出來的。這種魚目前很是稀有,僅在雲南星雲湖和杞麓湖有分佈。
這裡小黑隻能列舉三種作為例子拋磚引玉,希望釣友多留意一下自己作釣水域所生存的保護動物,以免誤釣、誤捕惹來一些麻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