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釣到這三種魚要註意,尤其第三種,不能起鍋燒油,吃瞭會中毒

經常野釣的選手,有我。
我喜歡野釣的原因是下一竿不知道會上什麼魚,有意外驚喜。

經常野釣的選手,有我。

我喜歡野釣的原因是下一竿不知道會上什麼魚,有意外驚喜。

可是現在的環境,大傢也都知道,很少能有意外。

如果真的有意外撞上,保不齊是國傢二級保護動物,惹不起呀!

但是有幾種外國“偷渡”過來的魚種,我們釣到就不要讓它再回水裡瞭。既然來都來瞭,耶穌是不歡迎瞭,留下見見我們的閻羅王吧!

為什麼一定要阻止外來物種的魚類呢?

你平時釣魚的河流,包含你在內,這是一個正常的生態圈。

正常轉的,很絲滑,突然來瞭一群鱷雀鱔(來自北美洲的一種怪魚,適應能力很強,嘴巴像鱷魚,有兩排利齒,並且得老美真傳,喜歡多吃多占),小時候它們吃點小魚,醜惡嘴臉沒有暴露;長大瞭,肆無忌憚,你去釣魚,老釣不到,它們把別的魚都吃瞭,你怎麼釣?這個圈還怎麼轉?

下面我們來說說幾種入侵比較厲害的魚種,我們釣到就不要留情,尤其第二種,直接就起鍋燒油,為生態做出一點貢獻吧。

一、臭名昭著的清道夫

這種魚屬於甲骨鮎科,身上的鱗片像一身盔甲,又因為它身上沒有肉,又瘦又硬,所以沒有天敵。

在魚缸中它還挺嬌病,水溫低瞭,死,吃不到食,死,被欺負瞭,死。總之各種死,養魚人就各種買,事實上它並不會清垃圾,隻是不良商傢的虛假宣傳。

它可以與鸚鵡魚一起養,因為清道夫有個不能放生的特症,就是愛吃魚籽;而鸚鵡魚呢?愛甩籽,鸚鵡魚屬於雜交魚,甩的籽是無法繁殖的瞎卵,籽甩在魚缸壁上,它自己吃不完就會壞水。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魚嘛!清道夫那瘦小的身板一會便能把半面玻璃上的魚籽吞噬幹凈。

不是說它嬌病嘛?

並且它是來自南美的熱帶魚,仍在我們的河裡過不瞭冬就全部凍死瞭。

可結局往往都會有偏差,我曾也是這麼想的,我在護城河釣,熱帶魚好幾種,想著過瞭冬天就全部死完瞭。

其實第二年,又卷土重來瞭,並且帶著它千千萬萬的子孫,來吞食更多的魚籽。

我們都知道海水中的魚無法來淡水裡生活,而同樣的道理,淡水的魚無法去海水中生活,但是近海處的淡水往往就有海水魚,它們逆流而上,慢慢淡化瞭。

可能清道夫就寒化瞭。

我釣到清道夫,直接就隨手扔岸上瞭,希望大傢也這麼做。我的魚缸多,但是魚缸壁都是掛的,清道夫沒有用的,請不要交智商稅!

二、快要變成土著的羅非魚

很多南方地區,羅非魚已經泛濫到不可控的地步,這類魚也是沒有天敵,還背瞭一背的硬魚鰭,其它魚吃它會感覺紮嘴,所以沒有天敵。

危害在哪?

與清道夫一樣,它愛吃水草,尤其是春天,本土魚把魚籽產在水草上,羅非魚會連籽帶草一起吞食。

而且,羅非魚的魚籽一旦孵化,雌魚會把幼苗吞在口中,以防別的危險發生,這種育苗率是很高的,從而也導致瞭羅非魚的泛濫。

我們釣到羅非魚是可以吃的,但是多數時候,都是小個體的羅非魚,什麼指甲非,麻將非多不勝數。

各位釣友釣到的話,就讓太陽消滅它們吧,雖然我們無法把它們消滅幹凈,但是起碼減少一條是一條吧!

打的羅非魚吃起來還是不錯的,不論是清蒸還是紅燒。但是,大傢要是在水環境很差的地方釣起來的羅非魚,還是不要食用瞭,因為臟水中的羅非魚有一股臭味,浪費瞭我們的調料。

三、清瞭整湖水也要打撈出來的鱷雀鱔,千萬不要食用

當時動用所有力量清湖捕捉鱷雀鱔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是小題大作瞭。

大傢可以換位思考,汝州的中央公園是因為捕捉鱷雀鱔上瞭頭條,評論褒貶不一,但若是中央公園的雲禪湖是因為鱷雀鱔咬到遊客而上頭條?那結果能一樣麼?

一個是故事,一個就是事故瞭。

鱷雀鱔在魚缸中並不是很暴躁,因為魚缸限製瞭它,而把它到自然水域,自助餐整天吃著,很快就長成大個體瞭,一旦水中自助餐被它吃完,很可能會把血盆大口朝向人類。

不僅如此,它繁殖起來更是恐怖,且不能食用。各位釣友釣到鱷雀鱔的話千萬不要食用,而是利用物理法消滅它!

這三種魚對我們的生態威脅太大瞭,請各位釣友盡微薄之力,減緩一點它們擴張的腳步吧!

還有哪些入侵進來的物種呢?大傢補充一下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