紕漏釣魚大師醜行為,解密競釣大師行為藝術及我們的釣魚初衷
觀看自媒體,已經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生活必不可少的項目活動之一,而釣魚,在網絡上,是第一大戶外運動。
釣王是很久的詞匯瞭,在當今的互聯網釣王就是流量的代名詞,而釣魚的大師們也紛紛現身出來尋找流量,甚至二級競技大師都能在手機屏幕上。
觀看自媒體,已經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生活必不可少的項目活動之一,而釣魚,在網絡上,是第一大戶外運動。
釣王是很久的詞匯瞭,在當今的互聯網釣王就是流量的代名詞,而釣魚的大師們也紛紛現身出來尋找流量,甚至二級競技大師都能在手機屏幕上。
大傢可以考慮一下,他們為什麼出來找流量?
錢。
甚至三級競技大師出來拍視頻指點江山,甚至耀武揚威,諷刺昔日釣王。
為什麼?
博取流量,有瞭流量,他,代理的品牌方,也就是他的金主會贊助他。
有錢瞭接著打比賽,不打比賽就沒分,沒分三級成不瞭二級。
比賽也打瞭,分也拿瞭,金主也給錢瞭,粉絲也過眼癮瞭。
看起來是全都贏?
隻有粉絲是輸的,為瞭博取粉絲的眼球,今天在某湖搏大物。哦,不對,大物是過去的叫法,現在叫巨物,搏巨物。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很厲害?
湖是養殖湖,位置是半個月前就每天固定時間打窩的位置,視頻是現場拍的沒錯吧?
你不會還真的以為拍個視頻就這點成本?
不是的,明天的釣點在某某水庫,同樣14天前就有人每天在“大師”明天來的地方定時打窩。後天的也一樣。這樣要不上魚,我們去野釣就更沒有道理釣到魚瞭。
我們理解這個思路之後,接著往下看。
他們坐在水邊嘎嘎上魚,我們看的心癢癢,摩拳擦掌想大幹一番。
“大師”們用的餌料,買瞭;
用的釣竿,買瞭;
用的浮漂,也買瞭;
甚至釣箱、釣臺都買的同款,然後他說怎麼打窩,咱怎麼打;他說怎麼開餌,咱怎麼開。結果去瞭,釣瞭個白皮,臨走還感嘆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對,用錯場景瞭,總之就是感覺人傢真是大師,自己水平不行!
是水平不行麼?
不是,主要是能力不行,鈔能力。
籃球,我們可以叫球星,姚明退役,我們可以稱姚明姚老師,你叫姚明大師你看他同意麼?畫畫的也是如此,齊白石老先生活著的時候敢稱大師麼?靳尚誼老師稱過大師麼?自稱是畫傢、是老師。釣魚就不一樣瞭,三級怎麼稱呼?三級競釣大師,牛不牛?
“大師”肯定有水平,但已經不純粹在釣魚瞭,教人釣魚的視頻就像是在教人買裝備,別的釣竿不行,你看看我拿這支,12H,你去野釣,你釣個鰱鳙什麼的,直接起飛。
這不笑話麼?
哪裡的河啊?鰱鳙這麼好釣?河裡鰱鳙是很少的。水庫多,但不讓釣,如果讓釣,那你玩手桿幹嘛?水怪籠啪的打進去,一排三根閥桿你就來不及收桿,你玩手桿?你猛啊?
很早的時候,差不多二十年前,有個釣王,調漂厲害,那時候他拿釣王沒幾年,網絡上有他講解的文章,有很模糊的視頻。那時候電子遊戲機廳遍地開花,網吧很少,大頭顯示器,我釣完魚就去網吧看,看看釣王講解調漂,真是知無不言,講的全是幹貨,超級實用。他自己也賣浮漂瞭,我率先買瞭幾支,就那麼回事。後來,我就不看瞭,因為天下浮漂隻有他的最厲害,誰說他浮漂不好他跟誰急。
為什麼我題目這麼寫?
因為你釣魚的初衷是為瞭什麼?
為瞭快樂吧?評論區可以打出來為什麼釣魚的。我是為瞭快感,我看見浮漂立在水中就踏實瞭,我喜歡野釣,喜歡黑坑,喜歡路亞,總之就是喜歡釣魚,你呢?
以前的釣魚人誰沒有一支3.6的桿子就不合格,現在不一樣瞭。因為漁具廠的資本傢不願意瞭,3.6是黃金尺寸,釣鯽魚手感好,碰到鯉魚能應付。可生產出來賣不出去瞭,人人都有,但是6.3以上,擁有的人很少啊。
大傢一商量,以後流量頭部釣魚人必須5.4起步,5.4米的桿就當曾經的2.7米小短桿用,流量是財富密碼,你看看現在,翻天瞭,3.6變6.3,是不是?
與此同時,碰到瞭大疫情,釣魚參與者更多瞭,大傢都6.3起步瞭。
6.3米的桿子用完再拿3.6米的桿子就像扔瞭雪茄拿瞭支細煙,手桿不要再好瞭。
明年的長桿註定難銷瞭,新人都擁有瞭長桿,頭部流量會不會拿著2.7米去拍視頻呢?
到時候你是否會去買一隻?
那你釣魚的初衷是什麼呢?你為什麼釣魚?歡迎評論討論。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