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三個爆護的好習慣!你不會一個也沒有吧!第一個必須要會!

三个野钓爆护的好习惯,你不会一个也没有吧?早用,早爆护。随着钓鱼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实钓鱼人和钓鱼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现在很少有那种只有一、两个

本文共計3743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5分鐘。

三個野釣爆護的好習慣,你不會一個也沒有吧?早用,早爆護。隨著釣魚技術的日益發展,其實釣魚人和釣魚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現在很少有那種隻有一、兩個人或者是一小部分人知道的東西,其他釣魚人不知道的情況瞭。如果放在過去,這就是大師們的圈錢利器。隨著釣魚知識的普及和自媒體時代的來臨,現在釣魚人技術之間的差距,餌料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的縮小,現在就是比拼細節的時代瞭,可以說誰能掌握細節,誰能比別人多釣點的魚。好瞭,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也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上幹貨!就是楞懟!讓那些釣魚的科學傢無路可走。

在開始之前按照我們的老規矩,先說一下釣魚的底層邏輯,我們所謂釣魚,其實釣的就是魚的習性,而魚的習性主要就體現在釣位的選擇上和魚吃餌的狀態上。我們就以釣位給大傢簡單的解釋一下。魚不可能隨隨便便找一個地方停留。他所找的這個地方一定是水深,安全,食物,氧氣等滿足他的需求。既然這個地方滿足這條魚的需求,同樣也會滿足其他魚的需求。所以這就是釣位的魅力,他可以保證你單位面積下魚的密度。隻有這樣我們打下去的餌料或者是窩料才能在這一小片水域被魚發現。

這就是為什麼釣黑坑、釣競技的選手特別喜歡餌料味型、狀態。霧化的原因,因為黑坑或者是競技池水域面積小。水底平整,也就是說變相的讓你的釣位附近有魚而已。所以我們很多大師、主播在高密度的黑坑裡表演餌料的誘魚功能,其實說到底是一種廣告。在高密度的魚情下,誰傢的餌料也嘎嘎好使,哪種釣法也嘎嘎好使。而我們很多釣魚人偏偏就信,把這些所謂的爆連釣法,爆連餌料硬生生的搬到瞭野外垂釣環境當中,你覺得你能成功嗎?

直接步入正題。

一、拋竿動作。

1,我們上邊說瞭,現在是比拼細節的時代,那麼請問大傢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同樣是7.2m的魚竿,別人的浮漂就在兩節半的位置,而我們的浮漂卻在兩節半多一點或者是快到三節的位置上。或者是最明顯的例子,你想蹭別人窩子釣魚的時候,你會發現即使你把魚竿拋滿瞭,你的浮漂和別人的浮漂也差這麼十幾、二十厘米。總之你的浮漂就是比別人扔的距離短。同樣的道理,你的水深比別人深。

其實這種現象主要的問題你就是你的鉛墜過底瞭。你的主線在水中處於一種斜的狀態。而我們都知道當我們的主線或者是子線在水中傾斜的時候,那麼兩顆餌料在水中就都會躺在水裡,而此時你的浮漂還有什麼靈敏度可言?別說你是180買的浮漂,你就是3800買的浮漂他也不靈瞭。因為此刻你的兩個餌料都躺著,魚吃瞭一顆魚鉤,隻要他不把你的子線拉直,把你的鉛墜移動位置,那麼你就沒有信號。因為你另一個魚鉤還壓著線組呢!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問題就是我們拋桿過滿。或者是因為餌料的重量比較大,導致我們的魚鉤提前觸底。所以這就是大傢常說的用拉餌和搓餌的目數是不一樣的。我們就說個簡單的例子,快速的過一下。我們的線組是在水中形成一個拋物線的狀態下沈的。比如說我們的鉛墜在水中滑過以後,當他快接近和浮漂呈九十度的時候,浮漂會站立起來。那麼此時拉餌的重量很輕,也許浮漂站起來是滿目,搓餌的重量很重,也許浮漂站起來的位置是滿目加3目!

也就是這個浮漂比用拉餌的時候,在水中的位置低瞭,它就會導致我們的餌料提前落地。從而導致我們的餌料回不到浮漂的正下方。子線和主線就斜瞭。而你又想要你的釣目,所以你要向上推浮漂,才能讓浮漂露出你的目數來。自然而然你的水線就比別人的長,你的浮漂甩的就比別人近。

所以我們的第一個小技巧很重要,就是在我們完成拋竿以後,不要立刻就把魚竿放在架桿上,我可以采取一直挑著魚竿的辦法。就是讓我們的浮漂暫時先別下沈,就一直用線牽著他。等到過一會我們的鉛墜和子線在水中完成擺幅以後,讓我們的餌料把子線蹬直以後。我們在緩慢放下浮漂。這樣就能保證我們的子線和主線是一條直線。我們為什麼叫垂釣?就是要讓我們的主線和上子線是垂直的。這樣才能保證信號快速穩定的傳遞。

二、保證你第一次開的餌料吸足水。

第二個習慣就是保證我們第一次開的餌料要充分的吸飽水。餌料吸不飽水的缺點有很多,就比如它會導致我們的拉餌過於瓷實。在入水以後會再次吸水、膨脹。這樣就會導致我們的餌料在水中再大一些。小魚或者是我們的目標魚鯽魚的話根本就把魚鉤吃不到嘴裡去,它隻能拖動著你的魚鉤移動。造成浮漂有信號,但是空桿率極其的高。

餌料吸飽水是比較軟的,沒吃透水是硬的。為什麼我們釣魚人寧可要軟、黏、大。不要硬、黏、大。什麼叫做一款好餌料?當魚把魚餌吸到嘴裡以後,這個魚餌能裂開或者是散開。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魚鉤輕鬆的穿透魚的嘴巴,如果我們的餌料又大、又硬、又黏,我們在提桿的時候可能直接就把餌料從魚的嘴巴裡拔出來瞭。

這裡說一下為什麼說,一定是第一次開的餌料要吸足水,因為我們在釣鯉魚或者是大個體的鯽魚的時候,有的時候水加多瞭,或者是希望有一些粗顆粒在水中留魚,或者為瞭保持餌料粒狀。那麼我們會選擇幹撒一些粗顆粒的餌料在我們已經開好的餌料表面。此時二次加的餌料是不需要吸足水的,如果吸足瞭水。就會霧化,就會慢慢的融化掉。在水底堅持的時間不長。起不到誘魚、留魚的作用。就比如我們使用的某些鯉魚餌料。如果我們做搓餌的話,會破壞他的粒狀。幹撒一些,則會讓它在水裡保持顆粒狀和完整度。

三、時刻保持刺魚的動作。

我們一直推薦的釣魚方法,就是即使沒有魚吃餌料,我們也要時刻的保持刺魚的動作。有事沒事,就刺一下魚。

1,如果我們使用拉餌垂釣鯽魚的話,那麼我們如果輕輕把魚竿提起來,這個餌料會隨著我們的魚鉤緩緩上升。起不到誘魚的作用。我們之所以被稱為抽頻率。是因為我們在魚竿一抽,魚鉤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水的阻力可以讓我們的餌料在水中炸開。這樣可以讓我們的餌料中被抽碎的碎屑在水中漂一段距離,更又更利於誘魚。同時也能保證我們把餌料留在水底,起到留魚的作用。

2,我們很多時候釣上來的魚並不是魚吃餌料,我們的浮漂就立刻產生比較大的信號。更多的是魚已經把魚鉤吸到嘴裡瞭,並且沒吐出去。他轉身遊走時帶來的信號。關於這個話題我們已經說過多次瞭,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有。感興趣的,大傢可以去翻一翻,看一看。也就是說我們的線組上有盲區。而魚想透過這個盲區,讓我們的浮漂發生動作,其實他需要的時間是比較長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推薦大傢浮漂稍微有點動作。比如是一陰一停,一小頓都要擡桿,都要保持刺魚的動作,這樣可以大大的增加我們的魚獲。

3,關於我們上邊說的臺釣的盲區,其實在天氣寒冷或者是天氣炎熱,中午水溫分層現象嚴重的時候。也就是說魚活性不高的時候,那麼就會出現魚即使是吃瞭魚鉤,他也會保持在原地不動。此時我們的浮漂根本沒有動作,隻有我們在擡桿的時候才能感覺到中魚瞭。有人說這是因為浮漂調整的不夠靈敏造成的,其實不是!就是魚的活性低。在水裡不動造成的。我們多擡桿可以有效的把這一部分的魚釣上來。

4,多提桿還能達到逗釣的效果。逗釣為什麼厲害?是因為他的餌料。總是在水中成動態的,也就是說它的餌料很多時候都是上邊落入到窩點裡的。而魚偏偏對這種動態的食物很感興趣,所以他會下意識的去追我們的餌料。這也可以大大的增加我們中魚的概率。

當然我們這裡說的主要是釣鯽魚,還有鯉魚。那種動不動就是垂釣幾十斤,上百斤的大青魚的,大草魚的。不適合這樣的做法。不過話咱們說回來,真正的野釣人。這一輩子能釣到過多大的魚呢?有那樣資源的終歸是少數,還是平時以鯽魚,鯉魚釣的時候多。如果真有那樣的資源,那就要時刻保持安靜。讓魚鉤安靜的躺著。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