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的各種“丟”,“丟漁具”遺憾,“丟人”那可就難堪瞭!

我有一次独自去七里河钓鱼,新买的鱼护,第一次使用,甚是爱惜,临走收拾渔具时先把渔获装活鱼袋,鱼护展放在旁边灌木上晾晒,然后再收拾的其他渔具,临走

本文共計1742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我有一次獨自去七裡河釣魚,新買的魚護,第一次使用,甚是愛惜,臨走收拾漁具時先把漁獲裝活魚袋,魚護展放在旁邊灌木上晾曬,然後再收拾的其他漁具,臨走時把魚護忘那瞭。直到再次釣魚才想起忘瞭收晾曬的魚護,心疼瞭好幾天。

還有一次去沙河的大沙坑釣魚,夜幕降臨時才“收攤”,收線時怕損傷浮漂,隨手把摘下的浮漂插到身後的沙堆上,走時忘瞭拿,到傢收拾漁具時才發現。

那支浮漂是我最鐘愛的一支,異常靈敏,陪伴我斬獲瞭無數漁獲,可以說是和我“磨合”的最好的一支浮漂,心疼得我一夜難眠。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驅車20多公裡趕往那個大沙坑,幸好浮漂還“孤零零”在那插著,失而復得。

經歷瞭這幾次教訓,現在我每次收桿時都在心中默念,別丟東西。同時也提醒同去的夥伴,臨走時回望一下釣位,看有什麼遺漏的。即便如此,釣友老陳的一把挺貴的工兵鏟還是丟瞭。

那是一次去八一水庫夜釣,我借用老陳的工兵鏟修釣位,還回去時插到瞭老陳身後不遠的地上,隨口告知瞭一聲,也可能工兵鏟沒插牢,後來倒地瞭,釣魚結束收拾漁具時老陳忽略瞭收,反正一把挺好的工兵鏟沒瞭!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哥幾個一起去談話水庫夜釣,期間老趙因為久守無口溜達到我那裡諮詢魚情,還互敬香煙閑聊瞭一會,早起走時老趙發現掛腰間的車鑰匙不翼而飛,哥幾個在他的釣位以及來我這的一段路,包括草叢中搜尋瞭個遍,楞是沒有找到。

好在老趙用手機上的APP打開瞭車門,一鍵啟動,才避免瞭讓傢人送備用鑰匙的麻煩。

當然瞭,老趙這種丟和上述的丟有些區別,比較罕見。上述的丟在釣友中普遍存在,甚至有人說“沒有丟過的釣友,不算真正的釣魚人”。釣友們在日常垂釣中丟釣箱配件、炮臺架、魚護架,以及另外的傘叉、剪刀、毛巾、和餌盆也時有發生。

面對釣友們的各種丟,大傢不妨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在每次收竿時,進行仔細的檢查和清點,確保每一件小物件都歸位。此外,歸堆收納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將大件小件分類歸堆,一並收拾,既方便又快捷。

對於那些貴重的漁具,更需要我們用心看管。例如,在收竿後,浮漂卸下不亂放,及時放進漂盒,這樣既能保證浮漂的安全,又能在下次使用時方便找到。而剪刀等小工具,使用後應立即放回釣箱的固定位置,避免隨手放置導致丟失。

有些釣友可能會覺得帶太多漁具麻煩,那麼可以選擇簡裝出行。隻帶上必需的漁具,如釣竿、線組、浮漂和一些基本的工具,這樣不僅減輕瞭負擔,還降低瞭丟失的概率。畢竟,漁具的價值在於使用,而不是成為我們負擔。

另外,我們還應該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如果真的不幸丟失瞭某件漁具,不要過於糾結,而是應該總結經驗教訓,並專註於接下來的釣魚體驗。畢竟,釣魚是為瞭放鬆和享受,而不是為瞭累積裝備。想著有得有失,心態自然平和。

說到心態平和,就不得不提那些難以讓心態平和的“丟”,就是“丟人”,這裡說的人不僅指自己的婆姨,我相信大傢網上也瀏覽過,某釣友熱衷釣魚,導致媳婦出軌,發現後鬧離婚,媳婦丟瞭!

“丟人”更指某些遵守“不空軍”原則的釣友,具有摘豆角、挖紅薯、掰玉米、拔花生等等不檢點行為,被老鄉逮著不讓走,難堪的要命,這才是真正的丟人,還丟人丟到傢瞭。

我曾經有一個下屬單位的釣魚夥伴,他就是那樣,每次出釣不走空,甚至釣到瞭魚,還弄些農副產品回傢,以至於現在成瞭孤傢寡人,沒人願意和他一起出釣。

最後還要說說那些自我感覺“丟人”,實則不丟人的“空軍”。劉志強大師還偶爾在收桿時說:再也不來這個鬼地方瞭!更何況我們一眾業餘愛好者們;加之現在自然水域魚資源匱乏,釣魚又是一項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的活動,大傢要享受過程,不要在乎結果,“空軍”瞭也沒有什麼可丟人的。大傢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釣友們可以在評論說說自己曾經丟失過哪些心愛的釣具,也算是一種懷念吧!#頭條首發大賽##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