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入侵瞭全世界,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在我國卻遭到釣魚人嫌棄
而在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非常多,水里面的水葫芦就是外来入侵物种,是世界上十大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至今都没有有效的彻底根治措施。
本文共計3235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3分鐘。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前言:外來入侵物種是一種物種,因為某種途徑到瞭其它地區,並適應其它地區的環境,在其它地區生存繁衍,並對其它地區的環境生態造成危害的動植物都稱之為外來入侵物種。
而在我國,外來入侵物種非常多,水裡面的水葫蘆就是外來入侵物種,是世界上十大惡性入侵雜草之一,至今都沒有有效的徹底根治措施。臭名昭著的小龍蝦也是入侵物種,但是好在味道還能被大眾接受,有需求,就會有傷害,所以,在野外,還是有很多抓蝦人。
我們人盡皆知的外來入侵物種還有巴西龜,巴西龜也是世界級入侵物種,它的入侵嚴重占據瞭我們本土草龜的生存空間,草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烏龜,有人推測,如果巴西龜繼續肆無忌憚的活躍在市場上,我們的烏龜極有可能走到滅絕的邊緣。
另一種外來入侵物種的名字叫清道夫,學名叫豹紋脂身鮎,是水族小白開缸必備的魚種,商傢的虛假宣傳忽悠瞭不少養魚小白,豹紋脂身鮎搖身一變,成瞭傢喻戶曉的清道夫。而其本身的食譜中就有青苔,喜歡在魚缸壁上啃來啃去,於是,就真的誤導瞭消費者。而清道夫的本性是偏肉食的,喜食魚卵,當一個水域中清道夫多的時候,其它魚種會被打壓的非常厲害,甚至魚卵會被全部啃食幹凈而導致該魚種的消失。我非常納悶的是清道夫屬於熱帶魚,為什麼在魚缸中非常嬌病,到瞭野外,冬天也不怕冷瞭。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種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外來入侵物種—羅非魚。
羅非魚的老傢在非洲,是世界級的入侵物種,在極度發達的美國、日本都能深受人們的喜好,而在我們這,就變得臭名昭著瞭。
尤其是釣魚人,提起羅非魚,甚至是談魚色變,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繁殖能力強,成活率極高
說到羅非魚,釣魚人討厭的不是一斤大的羅非魚,因為三兩以上的羅非魚,垂釣起來的手感也很不錯,能臺釣,能傳統釣,還能路亞。
但是令釣友們不悅的是“指甲非”,每當夏季來臨,大量入侵的羅非魚也完成瞭繁殖,盡管羅非魚被稱之為非洲鯽魚,但是羅非魚的嘴比鯽魚要大一些,指甲蓋大小的羅非魚就能吞下三號袖鉤,這麼小的羅非魚,手感遠遠沒有白條魚好,並且密度特別大,導致整個垂釣的過程都在釣“指甲非”。雖然“指甲非”的個體非常小,但是它的一排背刺非常細,去鉤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被尖刺紮破手。
“指甲非”的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羅非魚的成魚保護機製,羅非魚產卵後,是用嘴孵化的,就是清道夫也拿它的卵沒有辦法,在成魚口中把卵孵化,並且還有自己的口腔當做幼魚的避難所,直到幼魚有一定生存能力之後,才會離開母體。這也保證瞭羅非魚幼苗的成活率,所以,它們的幼苗很快就長成瞭指甲蓋大小,具備瞭咬鉤能力,被釣魚人稱為“指甲非”。
肉質糟塌、味道腥臭
因為羅非魚耐低氧,對水質要求低,食性又雜,這直接說明羅非魚不挑水,不挑食的特性。
耐低氧和不挑水是兩個概念,比如說我們常說的黑魚,或者鱧科魚,它們耐低氧能力更強,但是水中的酸堿度要求比較高,在偏弱酸的軟水中,黑魚就不容易出病,但凡是偏弱堿,就會出各種毛病。
羅非魚就不同瞭,完全適應。
這一結果導致水質很差的水域,羅非魚完全可以生存,好水養好魚,那水質差的水養出來的魚也不會好吃到哪,不僅肉質糟蹋不緊實,土腥味還非常的重,重到發臭。
然而羅非魚不僅耐低氧、耐差水質,還不挑食,這也是很多土質結構的河床或者養殖場出來的羅非魚土腥味嚴重的主要原因。
養殖戶想賺錢,就要把養殖對象研究的明明白白,把養殖對象的生命底線與生長速度的上限這兩個指標卡的死死的,養不死、長得快就夠瞭,其它多一毛錢的花銷都別想,所以,市場上的很多羅非魚都很難吃。
而河裡的羅非魚屬於本土魚的競爭對象,自己的孩子又多,食物又少,競爭又大,導致羅非魚很小就開始爭先繁殖,結果就是一代比一代小,這卻傷到釣魚人的心。
破壞鯽魚、鯉魚等本土魚的生存空間及繁殖環境
羅非魚土腥味重是因為土質底,而羅非魚本身也更喜歡土質結構的水底,它會在水底造出一個大坑,作為羅非魚求偶的新房,同時也喜歡啃食水草,尤其喜歡啃食帶有魚籽的水草,這一點是我多次垂釣時發現的,把蜈蚣草或者金魚藻從水底咬斷,啃食上面的葉子,最後隻剩莖部。
而啃食最多的就是帶魚卵的水草,我試著用水草釣浮,發現瞭一個現象,我做在岸上,沒辦法打撈水草,就去瞭鉛皮,鉤子上掛上岸上的草葉,羅非魚見到水面的草葉會追上去涮餌,也就是吸進嘴裡,在草葉上過濾一遍,再吐出來,而目的大致就是想從葉子上找到魚籽,並吞食。我利用羅非魚的這一性質,在它吞進嘴之後就立刻揚竿,刺中它的嘴部。
羅非魚的危害不僅在此,羅非魚還非常喜歡追逐並吞食其它本土魚的幼魚,導致本土魚種急劇下滑,尤其是鯽魚和鯉魚。在很多羅非魚的水域中釣魚,鯽魚、鯉魚是很難尋覓的,羅非魚不僅占據瞭鯽魚、鯉魚的成魚生存空間,還吞食、打壓下一代的鯽魚、鯉魚,所以久而久之,鯽魚和鯉魚的數量就會下降。
好水出好魚
盡管羅非魚的種種惡劣行為令人作嘔,但是水域好的水庫、河流生長出來的羅非魚還是非常好吃的,口感上賽鱖魚,價格上比鯽魚,極具性價比。
水質好的水域,沒有土溴素,是土黴味化合物的一種,是淡水魚腥的關鍵因素。並且氧氣含量高,盡管羅非魚耐低氧,但是在高氧中的魚肉質緊致,口感細膩,又沒有土腥味,那口感可想而知,可清蒸、可紅燒。
所以釣友們,我們在戶外垂釣的時候,水質很好的水域中釣出來的羅非魚口感還是很棒的,希望大傢可以嘗試一下,不要被不良養殖戶惡劣養殖環境下養殖出來的羅非魚臟瞭大傢的嘴,隻要水源好,羅非魚還是非常好吃的!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是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