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有釣魚的好地方嗎

推荐答案三)三号浮 三号浮是海中的一个塔浮标,位于薛家岛西北,黄岛西南,三号浮下为礁石,落潮时可见约3000㎡的形状怪异的岩礁,岩礁环周多为泥沙海底,伴有砾石,水深4-10米。该钓场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盛产梭鱼、鲈鱼、黑鲷等,其个体均大,是

推薦答案

三號浮子

青島有釣魚的好地方嗎

浮3號是一座海上塔式浮標,位於薛佳島西北部、黃島西南部。漂浮的3號是一塊礁石。退潮時,可以看到約3000平方米的奇形怪狀的岩礁。大多數岩石被沈積物和礫石包圍,水深4-10米。這個漁場是近年才发現的,盛産梭魚、鲈魚、黑鲷魚等。它們都很大,是青島周圍島嶼中最有希望進行海釣的漁場之一。自開始養殖以來,這裏出現了許多六倍體魚、鳗魚林和黑魚。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經常捕獲梭魚,其個體爲2-8斤。梭魚呈紡錘形。這種魚過去以海藻等爲食。近年來,這可能是由於生物進化。它在秋天吃活餌,喜歡成群聚集。爲此,如果你去一個地方時能一次又一次地釣到魚餌,因爲梭魚覓食凶猛,身體強壯,有一種特殊的感覺,所以往往很難提起和拉動魚,必須通過抄網來輔助,這是非常“刺激”的。

入秋後的梭魚肥美鮮嫩,無異味。可謂海鮮魚中的上等之品。坐船釣梭魚的獨特釣法一般爲2-3根海竿,主線爲0.45-0.55,釣柄線長度爲60-100厘米。餌料主要是沙蠶,其他餌料不是。2000年11月13日(農曆十月十八日),青島市釣魚協會的一個人創下了單捕200多公斤的記錄。釣場淺,基本不挂底。釣魚時,潮水開始回流,因此我們必須嚴格控製潮水。魚一旦咬鈎,往往會被一次又一次地抓住。

小青島

小青島又名琴島,是青島的象症,隸屬於市南區,位於青島灣南部、青島棧橋東南側。德國入侵膠東後,於1900年在其上建造了一座燈塔,因此聞名於世。雖然這個島很小(0.0247平方公裏),但它的岩石蒼翠,樹木翠綠,因此也被稱爲小青島,青島市以其命名。

小青島的形狀像一架漂浮在島上的鋼琴,所以它也被稱爲琴島。該島北部地勢較高,南部相對平坦。島嶼周圍的岩石裸露在外,潮間帶的礁石向外延伸很遠。周圍水域水深1-5米。小青島與前海棧橋隔海相望,風景秀麗,獨具特色。島上的燈塔高15.5米,呈八角形,潔白如玉,纖細窈窕,掩映在青山之間,爲進出膠州灣的船只導航。每當夜幕降臨,燈塔发出紅光,倒映在藍色的海面上,與棧橋的燈光相得益彰,形成一幅美妙的畫面。這就是青島十景之一的“青島浮燈”。

青島解放後,島上一直駐紮著部隊。爲了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式,這裏已移交給當地,並有許多地下餐廳和卡拉ok娛樂場所等旅遊設施。同時對其進行了綠化、美化和亮化。小青島以嶄新的面貌和更加迷人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從魯迅公園到小青島步行大約15分鍾。大多數遊客來這裏是爲了看山看水,專門來這裏的漁民是近幾年才出現的。這片海域經常有漁民乘船來此遊玩,他們往往收獲頗豐。在秋季,這片海域可以捕獲1.5公斤以上的紅鲷魚,其他魚種如黃魚和黑頭魚更多。周圍海域的礁石向外延伸很遠,非常適合各種魚類棲息,洄遊魚類往往在海中停留時間很短。雖然島嶼很小,但靠近大海的地形復雜。

團島鼻,團島

團島,又名“下鞍山”,“南山”屬青島市市南區,位於北緯36° 02′39.8″,東經120° 17′23.2″,面積0.0165萬㎡,最高海拔10.0米。團島鼻是一個半封閉海灣,即著名的膠州灣,位於薛佳島與膠州灣隔海相望的連線以西。該島是由團島向東延伸形成的,周圍有相同的鼻子,因此得名團島鼻。團島周圍岩石裸露,岩石向外延伸50-100米,頂部平坦,呈丘陵狀隆起。周圍的山脈深1-5米,東南部有強流和巨浪。膠州灣口的深水池位於島的南側,最大水深爲64米。

該島是青島漁民經常去捕魚的漁場之一。因爲在市區,來回很方便,是船釣和岸釣的漁場之一。島嶼周圍有許多藻類和海洋生物,由於這裏的海底大多是礁石,水質因島嶼周圍的水流而混合。quot臥虎藏龍”的陸地上,有許多魚類品種,如鲈魚、紅鲷魚、黑鲷魚等。,其他如六線魚和黑魚可以全年捕獲。每年秋天後,有許多漁船在這裏捕魚,他們經常收獲很多。

團島隸屬於青島市市南區,位於北緯36° 02′55.4″,東經120° 17′13.0″,面積1.182萬㎡,最高點海拔24米。這個島離陸地很近,是我市許多公共汽車的起點和終點。交通很方便,和團島鼻一樣,也是漁民經常光顧的地方。團島的地質地貌屬於近海台地,頂部寬闊平坦,山坡極爲平緩,沿岸礁石裸露。島東部礁外海底爲粉砂質,島西部礁外海域爲粉砂質-泥質海,適合岸釣和船釣。

這裏的重點是團島周圍近海水域的漁船,從友誼國際遊艇俱樂部的碼頭出发大約20分鍾就可以到達。主要釣點靠近岸邊,只有100-300米左右,順風時可以聽到岸上的人。這個地區最大的特點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捕魚。六線魚、黑鲷等魚種的密度相對較高,也經常能釣到紅鲷、黑鲷等其他魚種。秋天過後,這裏是鲈魚遊回來的唯一地方,它們經常能釣到較大的個體。在這一海域,最好使用岩蟲或沙蠶作爲誘餌。例如,如果您專門釣鲈魚,則使用活蝦是理想的,並且使用小六線魚在本地釣鲈魚也是不錯的餌料。

竹茶島

竹槎島是黃島區薛佳島鎮的一個居民島,與薛佳島隔海相望。竹岔島位於北緯25° 56′33″,東西寬0.35公裏,南北長0.9公裏。面積0.3518萬㎡,島嶼海岸線長3.16公裏,按大陸最近點計算海拔34.4米,薛佳島距其3公裏,被竹茶島海峽隔開,東南距沱島0.3公裏。中間有一條10米寬的“馬道”,可以在退潮時來回行走。竹槎島與東部的沱島、大石島、小石島共同構成竹槎島群。

該島位於東亞溫暖季風區,屬海洋性過渡氣候,氣溫適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2.2℃,8月最熱(25.1℃),1月最冷(-1.2℃)。海霧也是這一地區的氣候特症之一,年平均霧日爲53d。環島海域水溫2.2℃-23.4℃,年平均水溫13.3℃。本區以潮流爲主,屬於規則半日潮流,其運動形式主要爲往復流。竹茶島東側的沱島、大石島、小石島海域存在左旋殘餘環流。該海域的潮汐屬於規則半日潮型,平均潮差爲278厘米,最大潮差爲475厘米。這一帶的波浪以風向爲主,其次是湧浪。竹茶島海域所有化學元素均處於正常海水含量水平,海水清潔無汙染,屬於一類水質。該島海域浮遊動物種類和數量較多,並有較多的藜科動物。這裏魚類資源豐富,有六線魚、黑鳗、星鳗、黑鲷魚、紅鲷魚、鲈魚、齒魚等。通常會被抓住。每年秋天,大量的黃姑魚和黃姑魚聚集在這裏遊回。

島上有兩個度假村,接待能力超過150人。這裏有獨特的漁民旅館和風味獨特的餐館。當地也有小漁船,可以出租捕魚。在旺季,定期往返船被派往該島,只需40分鍾就可以租一艘遊艇直接到達該島。水運十分便利。

釣魚方法:

一般來說,島嶼周圍到近海的距離不超過300米,海底礫石被選爲沈積物底部的混合場所,水深大多超過10米。用硬竿短竿時(一般竿長不超過1.8m),餌料以沙蠶爲主,以岩蟲和蝦類爲最佳。春秋兩季也可以釣到黑鲷和黑鲷。你也可以坐船去釣黃姑魚和黃姑魚。這個時候,你往往會得到很多收獲。您可以使用2-3根魚竿,每根魚竿使用3個魚鈎(304-302),浮動魚鈎使用兩個底部魚鈎。魚鈎線不要太長,40-60厘米即可,一竿往往有三魚。這個時候黃姑魚個頭大,經常能釣到2-3斤。

青島釣點:

岩釣:市區自西向東,白天可以釣黃魚、黑頭,晚上可以在村裏釣魚;三峽,你可以釣黃魚,但它少而舒適。你可以在中原碼頭趕上嘉積。小青島、小黃魚、黑頭、魯迅公園的情況一般;太平角是一個品種繁多的好地方。音樂廣場,晚上,村子裏有許多鳗魚和魚。北海船廠的防波堤裏有很多魚。台灣路射擊場,長鏡頭,有寨子魚、黑頭;麥島南側長鏡頭,黃花魚。最好的釣魚地點在崂山,比如巴水河、崂山頭、青山和惠玲。黃魚條都在半斤以上。

漁船:膠州灣黃島石油碼頭,有大量嘉吉;5號碼頭北側的養殖場裏有很多魚。團道頭有很多黑頭。彙全椒各種魚。音樂廣場外的魚寨子。

青島附近的一些島嶼:

三平島、水道、車道、張導、牛島、驢島、馬龍島、田橫島、龍口島、甘嘴島、牛島和小段島。

兔子島、獅子島、大觀島、馬耳島、長門燕南島、潮間島、勞宮島、大福島、托樓島和肖紅島。

青島有釣魚的好地方嗎

大公島、小魚島、貓島、竹槎島、大石島、小石島、坨島、連山島、唐島、鴨島、靈山島、齋堂島、鴨島、關目島、赤島、麥島、團島和小青島。

此外,靠近海邊有許多小島和暗礁,低潮時可容納約10人,漲潮時只能容納2-3人。

介紹兩個黃島的岩石釣點。

1.黃島電廠(俗稱:一號壩)碼頭的釘石

2.濱水公園(黃島水産養殖場院子後面)處於電廠排放的急流中。

以上兩個地方是黃島岩釣的好地方,盛産黃魚、紅魚、海鲷、黑頭、狗魚和夜釣,有時還能釣到鳗魚。

青島老嶺石岩釣點

老靈石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发區薛佳島(現更名爲鳳凰島)。這是一個水下暗礁,需要乘船穿過。上面有一座燈塔。水面很小,這裏水深很快,是黑鲷的棲息地。春夏季節黑鲷多,秋季是釣魚的最佳季節。任何爬礁的人都不是空手的,但秋天有很多小的(超過3421個)。

青島漁場選擇-普通溪

青島的漁場很多,關鍵是釣魚愛好者必須有選擇漁場的能力。

除了季節之外,根據釣什麽魚來選擇釣場也很重要。如果你想釣小黃魚(六線魚)和黑村(黑頭),你應該選擇海底有暗礁的地方,因爲這些魚的特點是穴居。從青島的團島往東到崂山腳下,是從事岸邊垂釣的好地方。在團島嘴海岸外,三號燈塔(中沙)、大小橋、竹岔島和大公島周圍的水域都是乘船捕魚的理想場所。

進入6月後,青島海水溫度明顯升高,一些洄遊魚類開始從深海遊向近海,如鲈魚、黃花魚等。這爲青島漁場增添了不少色彩。此時,漁民可以在洄遊魚類的必要場所和棲息地享受捕魚的“瘾”。如錢海乾流(主航道附近)、竹茶島海域、膠州灣養殖區等。都是很好的漁場

海蜇是一種稀有的海洋魚類,也是青島的主要捕撈品種,在前海和東部沿海都有分布。

“夜釣”也是一大樂趣。夜釣的主要目標是海鳗和黃花魚。與其他魚類不同的是,這兩種魚喜歡生活在泥濘的海底,因此釣魚時應遠離礁石。總之,釣場的選擇要根據魚的習性和特點,釣法多變,就像我們常說的“釣魚無法則,適者爲佳。”

在青島附近的膠州灣,每年4-5月,黑鲷從外海遊進膠州灣進行生殖洄遊,産卵後的親魚遊到深水區越冬。當年,黑鰓魚幼魚在膠州灣覓食、育肥,直到深秋才進入深水區越冬。因此,每年春天,有經驗的漁民都會在膠州灣捕撈黑鲷。

與淡水捕魚相比,海釣更高。許多高端漁民喜歡海釣,因爲目標魚的種類更多,未知性更大,樂趣更多。海釣可以選擇的目標魚種類太多了。在衆多海魚中,有一些是經常遇到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海釣中最常見的六種魚,看看你釣到了幾種?

首先是黑鲷魚。黑鲷又名黑鲷,是鲷科底棲魚類。它主要生活在淺海礁石和海灘的交彙處,在水深5-50米的沿海地區活動和覓食,不會長距離洄遊。黑鲷是一種寬溫廣鹽魚類,能耐受鹽度的大幅度變化,喜歡高氧環境。黑鲷每年5-8月在近岸海域遊弋,9月後逐漸遊向有礁石的較深水域。黑鲷是雜食性魚類,吃各種肉類和蔬菜。

第二,紅鲷魚。紅鲷魚是鲷科魚類的一種,又名嘉吉、紅嘉吉、柏木、紅鲫、紅鲷等。,這是一種生活在近海地區的暖水底層魚類。真鲷主要棲息在離岸30-150米水深有岩石、礫石和沙沈積物的海域,喜歡在底棲生物集中的地方活動。紅鲷魚是雜食性魚類,主要以底棲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龜、蝦和藻類爲食。

第三種,黃鳍鲷魚。黃鳍笛鲷是鲷科常見的海魚,學名黃鳍多刺笛鲷,又名馬鲛魚、黃足魚、紅翅魚、黃足魚。黃鳍笛鲷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水域,在廣東省近海十分常見。因爲它的腹鳍、臀鳍和尾鳍大部分都是黃色的,所以被命名爲黃鳍鲷魚。黃鳍笛鲷是一種淺水暖水性底棲魚類,生活在近岸海域和河口附近的河灣,沒有長距離洄遊的習性。黃鳍笛鲷是廣鹽性魚類中的一種,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可以耐受鹽度的大幅度變化。每年10-11月黃胸鲷會進入高鹽深海區産卵,不適合捕撈,其他月份可以捕撈。黃鳍笛鲷是一種雜食性魚類,既吃肉也吃蔬菜,食物種類繁多。

第四種,海蜇。石斑魚是石斑魚屬的一種喜礁魚類,是典型的礁區底棲魚類,也是一種沿海底溫的中小型魚類。真鲷是一種肉食性魚類,以海洋中的底棲無脊椎動物爲食。它有鋒利的牙齒,可以壓碎貝類的硬殼,喜歡捕食海膽,因此被稱爲“海膽鲷”。

五、海鲈魚。海鲈魚一般指海鲈魚,主要有白鲈魚和黑鲈魚。白鲈是屬於銀鲈科的一種魚類,學名爲銀鲈,而黑鲈是屬於太陽魚科黑鲈屬的一種魚類,也被稱爲加州鲈和大嘴鲈。海鲈魚富含蛋白質,肉質鮮美,是常見的海洋經濟魚類之一。鲈魚是一種洄遊魚類。每年春季在海口水域産卵後,5月開始洄遊,順江逆流而上。十月,它向下遊遊回淺海。鲈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魚小蝦爲食。

六、虎頭魚。虎頭魚,又名石首魚、小狼魚、石虎、石九公等。,是一種溫性的小型底棲魚類,是典型的島礁魚類。虎頭魚喜歡鑽石洞穴。它們棲息在淺水時呈暗紅色至棕色,棲息在深水時呈鮮紅色,頭頂隱約可見“王”的凹形圖案,非常有力,因此被稱爲虎頭。虎魚是一種食肉魚類,食物範圍很廣。

其他答案

紅鲷魚主要分布於我國黃海、渤海、東南沿海及台灣省周邊海域。它們通常長期棲息在近海水域,通常在水深20至80米的岩石中下層遊泳。它們是雜食性魚類,主要以各種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沙蠶和小型魚類爲食,在食物匮乏時也會以海藻、海草等植物爲食。冬天,水溫會逐漸降低。這時,紅鲷魚通常會躲在深水中度過寒冷的冬天。當水溫慢慢上升到20攝氏度以上時,紅鲷魚就開始從深海遊到淺海,準備去那裏尋找食物。通常,它們會大量聚集在岩礁邊緣或繁殖區生活和覓食。

青島有釣魚的好地方嗎

每年農曆4月到11月,是紅鲷魚頻繁出來的時候,這個時候釣魚肯定會有不錯的收獲。另外,小滿到莽期間,也是紅鲷魚大量出來覓食的時候,此時垂釣也會有不錯的收獲。

最好去島嶼、孤立的礁石等地方釣紅鲷魚。紅鲷魚在大量覓食時會來去匆匆成群遊動。從初潮到漲潮通常需要12個小時,在東南沿海地區,退潮結束和漲潮開始是捕撈紅鲷魚的黃金時間。這個時候,還有2到3個小時的好釣魚時間,所以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