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魚不咬鉤,錯在方法非魚也
•
技巧
釣魚作為一個非常大眾的休閑活動其實算不上什麼需要很高技巧,但這個活動也沒那麼簡單,因為釣魚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很多時候都不是人能夠控製的,從這方面 來講釣魚也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透的。
釣魚作為一個非常大眾的休閑活動其實算不上什麼需要很高技巧,但這個活動也沒那麼簡單,因為釣魚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很多時候都不是人能夠控製的,從這方面 來講釣魚也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透的。所以很多釣齡不長的釣友或者沒用心琢磨的釣友漁獲都不會怎樣,或者單純地碰運氣。特別是隨著漁業資源的匱乏,釣魚的人越來越多,魚也越來越難釣。不過如果別人能釣得到魚你卻釣不到,那多半就是自己的問題瞭。特別是最近這段時間開始入夏瞭,很多人釣一整天都沒釣到幾條像樣的魚。那麼怎麼辦呢?調整作釣時間入夏後氣候發生變化,再也不是整天都好釣魚瞭。至少中午的時候天氣熱,魚很容易躲到深水區,陰涼區去納涼。特別是有些釣友早上起得比較晚,到瞭釣點都十點瞭,很容易出現剛開始有口,釣瞭一會兒就停口的現象。為啥會這樣?天氣熱瞭,魚情也變瞭,而且你仔細觀察每天的中午時間段氣壓也是最低的,這時候的魚很容易感到不適,有時候並不一定全都在深水區,反而會上浮到溶氧量相對較高的中層水域。特別是在無風的天氣,特別悶,溫度特別高的時候,這時候我還是建議你不要浪費時間瞭。或者幹脆選擇早晚時分,早點起床釣到上午十點收竿,下午4點出發,釣到晚上十來點回傢,這段時間溫度比較舒服,也是魚兒的傳統覓食時間,魚口會好很多。選擇合適的天氣過高的溫度不僅人不舒服,魚也會不舒服,而且溫度過高還會帶來大量的不利因素,比如溶氧量低,魚兒覓食欲望低,小雜魚比較多。最好選擇刮風的天氣,陰天,多雲天,小雨,或者雨後的天氣。特別是入夏之後經常有雷暴雨,短時大風,在這場雨沒下完之前就別浪費時間瞭。前幾天我就上瞭這樣一個當,朋友約我去水庫釣魚,當時也沒看天氣預報,隻看是晴天就去瞭,下午三點半到達釣點,到瞭之後一看魚情當時心就涼瞭,岸邊釣友連竿小雜魚,水面上一群群的小魚上浮。打開天氣預報一看,傍晚時分有短時雷雨。來都來瞭舍不得回去,開瞭點餌料試試,結果一條正經魚都沒有,唯一的鯉魚還不到半斤,魚護都沒機會下水。因為我後面有事就回去瞭,我那個朋友等到雨停瞭晚上再釣,他一個新手都釣瞭十來斤魚,折騰瞭一個通宵。釣法適當調整說到這裡可能有些釣友會吐槽說自己時間不夠,沒機會選擇天氣和時間段。這個真的理解,因為大傢都要生活,不可能為瞭釣魚放棄工作。但是在釣法上咱們還是可以適當變通一下。比如說當溫度過高讓魚離底的時候,我們可以釣浮,釣飛鉛。特別是在夏季,因為溫度的原因導致魚上浮,飛鉛釣法很管用。比如說你在釣魚的時候發現有截口,浮漂的表現不太自然,中途有魚碰線,提竿錨魚,這些時候就可以用飛鉛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鉛墜往上推(魚層離底越多上推越多,從餌料入水的一瞬間就要註意魚口),把餌料比重降低一些,霧化好一些,讓水中的魚有更多機會追到餌料,霧化也能將周圍的魚聚集在一起,有時候甚至魚會越釣越多。換個目標魚溫度高瞭有些魚不開口,但有些魚卻是比較偏愛高溫的,最典型的就是鰱鳙,草魚,如果有鯿魚還可以釣釣鯿魚,翹嘴。實在沒有資源,那你抽白條也好過你釣底浮漂一動不動吧,至少白條下酒就超過瞭很多魚。這些魚都是可以釣半水的,特別是鰱鳙,翹嘴,這些,很多時候都在中上層活動。即使是草魚它們在吃草的季節也更喜歡在中上層活動(可以看水中的草魚糞便,如果這段時間它們吃草,糞便是綠色且上浮,沈底吃的東西糞便不會上浮)最後:釣魚不一定非要釣多少魚,但路人甲覺得還是要把魚釣明白,多折騰,多試驗,多總結,把理論和實際作釣結合起來之後漁獲一般都不會讓你失望的,至少漁獲不會低於主流水平。不過釣魚釣久瞭對漁獲也就不在意瞭,我今年釣瞭很多次,帶魚回去才兩三次,魚還送人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