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骨魚少?釣法不當才是關鍵!

鯽魚可以說是大部分釣友的主要目標魚,但想要釣好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餌料狀態,味型要註意,線組大小,魚鉤大小,浮漂的調釣等等一系列的細節都要做好才行。特別是抓口,沒點功夫中魚率還釣不到幾條魚。

鯽魚可以說是大部分釣友的主要目標魚,但想要釣好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餌料狀態,味型要註意,線組大小,魚鉤大小,浮漂的調釣等等一系列的細節都要做好才行。特別是抓口,沒點功夫中魚率還釣不到幾條魚。其實有很多次路人甲都建議新手釣友去釣黃骨魚,因為這種魚非常適合新手釣友,不用折騰什麼餌料配方,調漂線組之類的,它咬鉤就是黑漂,誰都能釣到它。而且它的肉質還很鮮美,又沒啥小刺,不像鯽魚那樣擔心小孩子卡魚刺。黃骨魚有很多種叫法,有的地方叫嘎牙魚,有的叫昂刺,有的叫黃辣丁等等,作為肉食魚種它和別的魚有點不一樣。外邊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兇惡,身上的三根骨刺看起來防衛性質更多一些,如果忽略它紮人的大刺,它在你手裡“嘎嘎”叫的時候甚至有種呆萌的感覺。不過實際上它也確實有點蠢萌蠢萌的,咬鉤都是一口吞,提竿晚一點甚至會把鉤子吞到肚子裡,取鉤都沒辦法取。黃骨魚並不是一年四季都好釣,在溫度低的冬天和初春它們開口並不好,為啥呢?因為它們是以小魚小蝦和小蟲子為食的,溫度低的情況下水裡的小魚小蝦也沒有活躍起來,它們也不會到處活動覓食。但是現在到瞭4月中旬,大部分地區的溫度最低也在10度以上,小魚小蝦也比較活躍,黃骨魚自然也好釣瞭。不過黃骨魚的習性是喜歡弱光,在光線比較弱的早晚時分更好釣,光線較強的中午反而喜歡呆在一些石頭縫,水草裡。當然瞭,下雨導致水體比較渾濁的時候全天都可以釣。釣黃骨魚的釣位很關鍵很多人都奇怪為啥自己釣得到黃骨魚但是卻釣得不多,每次都隻能釣個2-3條的樣子。因為黃骨魚是有一定的領地意識的,在資源不是特別好的地方幾乎不可能會像鯽魚那樣有源源不斷的魚進窩。所以選釣位的時候最好多打幾個窩子,可以走釣。但前面 說過黃骨魚是以小魚小蝦為食的,所以釣位還是要以這些小魚小蝦比較多的地方為主。比如說河流的洄水灣,有水草的淺灘區,特別是黃骨魚這種遊泳能力不太好的魚種,緩流區能夠很好地彌補它們的這種缺陷大大增加捕食的成功率。而且這些地方容易沈積大量的食物來吸引小魚小蝦,特別是有水草的緩流區,水底還有足夠的軟泥,春天的黃骨魚還會在這裡做窩繁衍下一代。另外就是水庫庫位的灣汊淺灘處,亂石處,這些地方能夠給小魚小蝦提供足夠的躲避天敵的場所,也有足夠的食物,這裡是小魚小蝦的優質聚集地,黃骨魚是不可能錯過這些地方的。再就是春天下雨後的入水口附近,大量的食物被沖刷到水裡,水體也比較渾濁有利於黃骨魚乘機捕食,這裡也是個好釣位,而且不僅是黃骨魚,鯰魚什麼的也會來這裡找吃的。餌料和窩料釣黃骨魚路人甲還是建議打窩的,除非你這裡資源特別好,不然黃骨魚會來得很慢。窩料並不需要什麼高大上的東西,菜市場不要的雞腸子什麼的就行瞭,不嫌臟可以用紗佈包起來,懶人可以直接用濃腥顆粒,講究的釣友可以去菜地挖黑蚯蚓,綠蚯蚓砸碎瞭再用紗佈包起來打窩(也可以用泥巴捏成團打窩)。餌料可以直接用大的綠蚯蚓,黑蚯蚓(味道比較濃,誘魚效果比 小 紅蚯蚓好),岸邊有田螺可以把田螺砸碎瞭掛鉤。窩子可以多打幾個輪著釣,一個窩子停口瞭就去下一個窩子,這樣幾乎不會停口。最後:之所以很多釣友釣黃骨魚效果不好主要是不習慣打窩,也不喜歡換釣位,或者嫌棄這些窩料餌料很臟,用的釣法還是用釣鯽魚的那一套。沒口瞭總會懷疑調釣不給力,餌料不給力之類的,其實黃骨魚進窩瞭咬鉤都是黑漂,即使釣得很鈍也會黑漂,線組大一點,魚鉤大一點根本不影響。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