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為何無魚上鉤?找原因讓魚兒重咬鉤!

總是聽釣友們說自己釣魚是“為娛不為魚”,可就算是這樣也沒一個釣友說希望自己浮漂在水裡一動不動的。可見就算是不為魚也希望自己在釣魚的時候享受“釣到魚”的樂趣,不然在水邊吹一整天的風也挺不是滋味的。

總是聽釣友們說自己釣魚是“為娛不為魚”,可就算是這樣也沒一個釣友說希望自己浮漂在水裡一動不動的。可見就算是不為魚也希望自己在釣魚的時候享受“釣到魚”的樂趣,不然在水邊吹一整天的風也挺不是滋味的。可是有時候就是那麼奇怪,餌料丟下去真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就和丟在水桶裡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傢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然後做針對性的調整。釣位沒選對雖然咱們常說“屁股決定漁獲”可有些釣友就是不信啊,總覺得水裡有魚怎麼都好釣,水裡沒魚怎麼釣都沒用。河裡有魚嗎?當然有!可你為啥釣不到呢?因為水裡雖然有魚但不是到處都有魚,如果選的釣位魚兒不喜歡待在這裡當然釣不到魚瞭。有些釣友還特別相信神餌和神窩,一天到晚研究這些配方,其實這是典型的走瞭彎路。如果你選的釣位不好,餌料再好也沒用,魚根本不會去那個地方。比如說我這裡有條河,岸邊的淺灘一年四季都釣不到魚,因為電魚的太多瞭,.4以下的魚竿釣的魚全都是趴地虎麥穗這種雜魚,想要釣到目標魚一定要6.3起步,釣近瞭再好的餌料都沒用。從另一方面來說,隻要釣位選對瞭,窩子裡有魚,你的窩料餌料差點也不會空軍。打窩的方法不對打窩的目的是為瞭誘魚,但有時候如果方法不對,打窩就等於毀窩。比如說現在大傢都喜歡釣淺灘,如果這時候打窩不註意方法就很容易把魚嚇跑。要盡量避免打大窩,打響窩,水越淺魚的警惕性就越高,特別是個頭比較大的魚,不是繁殖原因一般都不會靠岸太近,就算是靠岸也比在深水區的警惕性高很多,吃餌也是小心翼翼的。所以打窩和補窩的時候不要將窩料揉成團砸下去,最好用打窩勺,打窩器來打窩,動靜小,窩料集中比較容易聚魚。天氣不給力春天雖然從大勢上來講有利於我們釣魚,但很多時候魚也不那麼好釣。氣候不穩定,溫差大,很容易引起魚情變化,哪怕是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天氣也不一定好釣魚。魚很容易溫差的因素離底,分散,臨近魚兒的產卵期後魚兒也沒有什麼精力去吃餌, 遇到這種情況浮漂一動不動也就不奇怪瞭。如果你那裡很容易因為溫差問題導致魚離底,建議選擇釣早晚,釣溫度比較穩定的天氣,盡量避開溫度大幅上升的天氣。比如說釣陰雨天,多雲天之類的反而比大晴天更好釣。人為因素有很多時候釣不到魚是自己造成的,但有時候也可能是別人造成的。比如說你明明提前打瞭窩,第二天去釣一點動靜也沒有,天氣也不錯,釣位也是釣熟瞭的老釣位,遇到這種情況你最好向別人打聽一下晚上有沒有人電魚,下網,如果有這些因素在內沒口太正常瞭。另外,春天的風光是比較美的,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很多人也開始拖傢帶口的出來放風瞭,如果岸邊有人來回跑動,戲水,玩鬧,魚是不敢靠岸的。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會換到比較偏僻的地方,不然一整天都隻能欣賞美景瞭。最後:釣不到魚的原因有很多,但隻要能分辨出問題出在哪兒就好辦瞭。比如說大傢都沒口,多半是天氣問題,或者有人電魚之類的,這種情況下調整餌料什麼的是沒用的,天氣問題直接回傢,有人電魚就換個釣點。如果別人能上魚自己沒口,那問題多半都出在自己身上,看看人傢釣位怎樣,用的什麼餌,是怎麼釣的,你照著學一般都會有所改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