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窩技巧:打窩半天無魚咬鉤,試試這方法,下竿就有口
•
技巧
打窩,這是釣魚人做得非常多的一件事,甚至一到水邊就打窩的釣友也不少,因為釣友們都知道打窩是個最簡單直接的誘魚方式。
打窩,這是釣魚人做得非常多的一件事,甚至一到水邊就打窩的釣友也不少,因為釣友們都知道打窩是個最簡單直接的誘魚方式。從而衍生出瞭各種各樣的窩料和配方,不同的窩料之間效果也有所不同,而且自然水域一貫都是水廣魚稀,如果窩料不對路誘魚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但路人甲也同樣認為除瞭窩料的材料和配方以外,打窩的方法也是直接影響魚口的一個環節。比如說同樣的窩料打窩,人傢下竿就有口你打窩瞭半天卻沒口,特別是在水溫較低時候或者資源較差的地方,本身發窩就比較慢,一旦打窩的方法不合適基本就是看別人表演瞭。所以路人甲在這篇文章想給新手釣友幾個發窩比較快的建議。打隔夜窩為啥要打隔夜窩,在溫度低或者魚的密度比較差的水域,提前打窩能夠有效聚魚。你想想,即使一個小時沒魚進窩,難道一晚上都誘不到魚進窩嗎?隻要你選的釣位不是特別離譜(比如說溫度隻有個位數還選瞭個不到一米深且光禿禿的淺灘)多多少少都能誘到幾條魚進窩的。特別是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魚都不怎麼愛動,活動範圍不大,隻要窩子裡有足夠的食物,魚兒不會離開窩子很遠,第二天你去釣的時候基本上直接開釣就有口。(也可以上午打窩下午釣,總之提前打窩就行)如果有條件的釣友可以連續多天打窩,不但鯽魚能連竿而且還能碰到大傢夥。多打幾個窩很多時候窩子裡沒魚都是釣位沒選好,特別是新手釣友和氣候變化比較大的時候。最典型的就是早春,溫差大,氣候多變,早晚時分溫度隻有個位數,中午卻快20度,魚情變化也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魚情判斷出錯選的釣位也會出問題,釣不到魚也就不奇怪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早上出釣發窩慢,等瞭一兩個小時才發窩,釣瞭沒幾條就停口瞭,為啥呢?魚感到不適應換地方瞭。所以如果拿不準該怎麼選釣位可以多打幾個窩子,比如說深水和淺水都兼顧一下,亮水和草洞也兼顧一下,這個窩子沒口大不瞭換另一個窩子,難道全都沒魚嗎?精準打窩精準打窩是什麼意思呢?不是說用手拋就不精準,用打窩器或者抽窩就精準,而是說要找準窩料的入水點,也就是說打窩之前最好探測一下水底地形。如果是水底比較平坦的地方倒是無所謂,但是自然水域水底就不一定平坦瞭,說不定你打窩的前面是個深溝呢?水底是個斜坡呢?有個凸起的平臺呢?反正路人甲是在這上面上過很多次當的,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我去一個 陌生水庫用5.4米的魚竿釣魚水深1.5米樣子,結果半天都沒口,換瞭幾種餌料也沒用,後來當地釣友告訴我說前面是個深溝,這裡他們都用6.3或7.2的魚竿來釣魚,結果我換瞭個7.,水深3米多,短竿釣得到才怪瞭。打窩要註意的細節打窩並不是說一把窩料撒下去就可以的,提前打窩要根據你的目標魚大小當地資源來決定,比如你想釣鯽魚用酒米即可,但你想兼顧鯉魚,可以適當加點玉米粒。資源比較差,窩量少點沒關系,資源好或者想釣大魚就要舍得瞭,太摳門瞭很難釣到大魚,而且提前打窩的時間越長窩量就要越大,水越深窩量越大。如果不是提前打窩,打窩時最好不要鬧出太大動靜,尤其是在釣淺水的時候,動靜一定要小,不然這不是打窩而是砸窩。特別是補窩的時候,稍不註意就停口,會很容易形成不補窩還有口,一補窩就停口的尷尬。最後:打窩看起來很簡單,一把窩料往水裡一砸就可以,但實際上效果天差地別,除瞭上述幾點以外還有一些小細節也要註意。比如說在一條小河釣魚,用同樣的材料打窩,有的釣友隨手一拋就算打窩瞭。但有的釣魚則有目的的中間多打,然後兩側和前面少量的打窩,你說誰誘魚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