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無魚上鉤時的有效調整

每次釣魚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總有說不完的話題,除瞭研究釣技釣法以外有一大半時候都是在吹噓自己釣魚時發生的有趣經歷。比如說釣到大魚瞭,爆護瞭之類的,在這個資源日益匱乏的時代,這都是釣魚人炫耀的資本。

每次釣魚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總有說不完的話題,除瞭研究釣技釣法以外有一大半時候都是在吹噓自己釣魚時發生的有趣經歷。比如說釣到大魚瞭,爆護瞭之類的,在這個資源日益匱乏的時代,這都是釣魚人炫耀的資本。可是大多數時候咱們出去釣魚的時候漁獲都不是特別理想,甚至空手回傢都有可能。所以問題來瞭,資源不給力的時候釣魚就不能隻靠運氣,作釣方法一定要有針對性才行。死守是第一個要排除的策略釣魚有很多種釣法,掛上餌料扔水裡等魚吃餌是一種方法,精心選擇釣位搭配餌料,進行誘釣結合又是一種方法。很多人有這樣一種想法,總覺得自然水域食物匱乏,魚見到東西就會搶著吃。其實事情正在悄悄發生變化,人類排放到自然水域中的營養成分和食物其實很多,而且在過度捕撈的情況下魚的密度不高,真的不怎麼缺食物。尤其是現在釣魚人很多,魚的見識也在不斷的成長,每天釣魚的人那麼多,什麼好吃的東西都往水裡投,如果還用那種餌料拋下去之後愛吃不吃的態度,想釣到魚真的不容易。所以在資源匱乏的年代,發現情況不對一定要及時的調整策略,萬萬不可死守。不要總想著大小兼顧在自然水域釣魚,魚情並不是固定的,有可能釣一整天都是小雜魚,也有可能一天碰到幾次大物。所以很多釣友都想著兼顧一下,不怕大魚切線,也能對付小魚。但是路人甲覺得吧,在自然水域釣魚大多數碰到的都是小魚,沒必要為瞭預防大魚而特意用大鉤大線。如果資源特別好,那可以專門守大魚,在正常情況下還想釣大魚不妨一根長竿一根短竿,長竿守大魚,短竿釣小魚快魚好瞭。如果單竿線組過大很容易出現浮漂出不來動作的尷尬,特別是在天氣比較低的時候,線組略大一點都會讓浮漂動作大打折扣。為瞭出來動作不十釣九空,小鉤細線是我們的首選,實在運氣太好碰到大魚切線也是迫不得已。釣不到魚的時候不妨看看旁邊的釣友是怎麼釣的隻要是在同一條河釣魚,大傢就有競爭關系,因為魚就那麼多,不可能每個地方藏的魚都是一樣的。也不可能隨便一種味型和狀態釣上來的魚也是一樣的。如果你出門是想釣點魚而不是單純的曬太陽,而自己的浮漂一動不動別人卻經常上魚的時候不妨去看看別人是怎麼釣的。比如看人傢的釣位和你有啥不同,地形是否一樣,深淺是否一樣,障礙物是否一樣,甚至朝向,是否背風等細節都要註意。再就是浮漂的漂型,線組,餌料等細節也要考慮到,甚至餌料的狀態也要註意。如果不懂的問題可以向人傢請教,一般人傢都會說,就算不說自己站在那裡看也多少能看出來一點東西,比自己瞎折騰或者死守要強。就拿冬天釣魚來說,魚口輕,魚口弱,打窩後發窩很慢,但也不是教你死守,不然守一天也是白搭。如果打窩後窩子裡久久沒魚進窩,不妨試著換個釣位,主動去找魚。不要守在那裡一動不動,然後沒口瞭就補窩,最後窩料用瞭好幾斤,魚卻一條都沒釣到,這就虧大瞭。同時你的釣法,餌料,線組什麼的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比如說不妨試試傳統釣,不妨用活餌試試,有條件的可以提前打窩等等。最後呼籲一下:從今年起長江流域實行十年禁漁,雖說大部分地區還是允許釣魚但路人甲覺得咱們釣魚人也還是要盡量做到“留大放小”或者取自己所需。作為一個釣魚人真的不愁魚吃,沒必要每次都要把釣到的魚全都帶回傢,吃又吃不完,最後全都浪費瞭。另外,咱們釣魚的位置一般都比較偏僻不會有環衛工來清理,一些垃圾袋什麼的最好也帶回傢,以免汙染環境。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