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魚放生難題:原因與建議

漁釣樂事:東海岸水庫夜釣奇遇上次去我們東海岸的水庫夜釣,原本想著在自然水域垂釣,晚上能釣到一些小雜魚或者輕鬆一些的魚,可到瞭那裡,卻發現比預期的要艱難許多。

漁釣樂事:東海岸水庫夜釣奇遇

上次去我們東海岸的水庫夜釣,原本想著在自然水域垂釣,晚上能釣到一些小雜魚或者輕鬆一些的魚,可到瞭那裡,卻發現比預期的要艱難許多。

整個晚上,拋竿下去就沒有停過,後來換成瞭玉米和皮筋粉餌料,情況依舊,還是老樣子,黑漂不斷,上來的魚幾乎都是小鯽魚,偶爾能釣到一條大魚。同去的趙師傅拿起小點的魚竿開始釣小鯽魚,到天明時,魚護裡大約有十幾斤瞭。

後來才聽說,有人在東海岸水庫放生瞭八千斤的鯽魚,大魚苗,數量不少吧?在這個規模小小的水庫裡,密度應該相當大,難怪一夜之間小鯽魚上鉤不斷。

我們幾個垂釣愛好者對放生鯽魚所持的態度是:歡迎放生,但也不完全是水產業專傢。不知道這麼多鯽魚放到這個小水庫裡,會不會對生態造成影響,但影響正常垂釣是一定的。

說起放生,不論是在網絡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引發瞭很多爭議。比如,前些日子報道說,長江流域監測到有30種外來魚種,這些外來魚種侵占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可能會造成生物滅絕,甚至還會與本地產魚類雜交,造成基因汙染。

本土魚類也不能隨意放生。國內水產科學研究院的危起偉研究員認為,我國內陸分為七大獨立流域,包括鬆花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珠江。不同流域的魚類種類相同,但地理種群和遺傳基礎存在差異,不適合進行跨流域放生。

人工養殖的物種也不適合放入自然水域。這是因為魚類是生物,是生物鏈中的一環,其數量過多或過少,都會打破生態平衡。加上海岸線過長,管理難度極大,百廢待興,缺乏科學常識,盲目放生會對生態造成嚴重影響。

在進行放生前,必須對放生的環境、物種和數量進行科學評估和管理,以確保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

如果我們從垂釣的角度來看,放生鯽魚還是受歡迎的。因為鯽魚作為垂釣資源,具有一定的補充作用,能讓水域中的魚密度變大,使得垂釣變得更加容易。隻是,像東海岸水庫那樣一次放生八千斤鯽魚,還是過於誇張瞭。

如果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放生鯽魚並不是非常必要。因為魚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是持續的生態平衡,而不是人為的幹預。隻有當生態平衡得到保障,魚類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放生鯽魚是一件好事,但需要科學管理和合理規劃。隻有這樣,才能讓放生真正成為保護生態、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手段。

我是個釣魚愛好者,以後會繼續分享有關釣魚的所見、所聞、所感,期待釣友們的關註和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