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子出問題,餵魚新方法:4種打窩方式揭秘!
“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要想魚上岸,得拿糧食換”,這兩句話相信大傢都聽過吧,同時也證明瞭打窩在釣魚中的重要性。
“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要想魚上岸,得拿糧食換”,這兩句話相信大傢都聽過吧,同時也證明瞭打窩在釣魚中的重要性。
可也正是因為打窩很重要,所以不能亂打,打好瞭事半功倍,魚獲多多,要打不好,就會起反作用,影響我們作釣!
也許你等待許久浮漂紋絲不動、遲遲不見魚咬鉤,就是因為打窩環節出瞭問題,窩子搞廢瞭!“窩子廢瞭”不一定是死窩,也可能是延長瞭發窩的時間。本文列舉瞭4種錯誤的打窩方式,希望能夠對大傢帶來一點幫助。
第一種:打隔夜窩,早打晚釣,打瞭等於沒打
野釣水廣魚稀,而打隔夜窩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提高作釣效率的一種方式。但隔夜窩不是簡單的把窩料提前一晚丟入水裡那麼簡單,要註意打窩的時間以及打窩的量。
冬天天氣冷水溫低,魚不活躍吃的也不多,所以你早一點打隔夜窩沒事,窩料少一點也能留住魚,但夏天就不一樣瞭,小魚多、大魚食量大,這都會導致窩料被快速消耗。
有些釣友傍晚就打窩瞭,第二天又等到早上七八點才下桿,這樣打隔夜窩是沒用的,窩料在晚上基本就吃完瞭,留不到早上!而且打瞭隔夜窩,第二天一早大多是不補窩的,掛上餌料直接釣,可是你的窩裡既沒窩料也沒魚,怎麼釣的上來?
夏季打隔夜窩越晚打越好,起碼九十點以後,並且第二天早上一定要早,四五點就應該到釣點,如果做不到寧可不打!要是釣大魚,窩料可以多打,打個二三斤也是小意思。
第二種:短時間釣大魚,重窩不可取
釣小魚打小窩,釣大魚打大窩,這是很多釣友的打窩觀念,理論上沒錯,但實際操作得根據實際情況來,比如你短時間作釣大魚,就不適合打重窩。
倒不是說重窩會導致死窩,夏天魚食量大,不至於死窩,而是重窩會延長發窩時間,可能等到發窩瞭你都要收竿瞭。
尤其是像鯉魚這種比較狡猾的魚,經常是隻吃窩料不吃鉤餌,而且它都不進窩,就在窩邊撿東西吃,吃一口就跑,過一會兒再來吃一口。
其實作釣時間短我個人是不建議釣大魚的,尤其是資源不太好的地方,空軍概率太大瞭,非要釣也最好是提前去打窩。如果作釣時間短,又不能提前打窩,那麼傳統釣是最佳選擇,多打幾個窩,每個窩子少量的窩料,這樣效率才高,當然瞭,釣位是重中之重!
第三種:該補窩時不補,不該補窩亂補
首先要說的是,在大部分情況下,當你沒有口的時候是不建議打窩的,沒口有好幾種原因,但幾乎不會是窩子裡沒窩料瞭,相反你亂補窩還會導致窩料太多,魚開口更晚。
另一種情況是,本來有口,但口不多、上魚慢,很多釣友以為是窩料被吃完瞭,於是就開始補窩,可是補瞭以後發現一口都沒有瞭!
在作釣鯽魚、鯉魚的時候我們盡量別補窩,鯽魚食量小、窩料多瞭它們吃不完,影響咬鉤;鯉魚警惕性高,大量的窩料投入會讓它們跑掉,或者說會延長它們咬鉤的時間。
但是在釣草魚、扁魚、翹嘴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吝嗇窩料,應該時不時補一點,量不需要太多,但頻率得跟上。特別是釣翹嘴,窩子裡一直有窩料掉落,會激發它們的攝食欲望。
第四種:陌生水域先打窩再下桿
很多人覺得窩料早點下水就能早點誘魚,而誘魚快人一步,自然魚獲也會比別人好。但有些時候打窩不用急於一時,不用爭那幾分鐘,相比較打窩,我覺得找個好位置更重要。
尤其是陌生釣點,我絕不建議大傢隨便找個位置就下桿,也不建議隻頂著老釣位。到陌生地方作釣,你可以先拿東西占個位置,但不要急於打窩下桿,應該繞著釣點走一走觀察一下,有釣友就和釣友聊一聊。
然後把魚竿線組弄好,測試一下水深並且看看是否掛底。
很多人為瞭搶時間會先打窩再下桿,先不說這樣不知道水深,窩料難以打準,就算打準瞭又咋樣,萬一掛底呢?萬一水深不合適呢?
窩料先入水,打完後再下桿發現水深不合適,但你可能又不想浪費窩料,於是硬著頭皮釣,最後空軍收場悔不該先打窩~
釣魚打窩很重要,但就是因為重要所以才更不能亂打,很多時候沒口、釣不到魚,不是因為資源差、不是因為技術問題,也不是因為釣點附近沒魚,而是打窩出瞭問題。
而且很多釣友把作釣的希望全放在窩料上我也是不建議的,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方位的考慮,而不是隻看某一點。如果非要排個一二三,那也是資源、天氣、釣位在前!
文章就寫到這裡瞭,天氣炎熱希望大傢做好防曬工作,健康第一娛樂第二,不可本末倒置。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希望可以點個關註,感謝各位。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