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釣魚腥餌更有效?四種情況證明如此!
野釣用餌,在不同的魚情、不同的季節用法是不一樣的,就比如大傢比較關心的味型,一直有“春腥、夏淡、秋香、冬濃”一說。
野釣用餌,在不同的魚情、不同的季節用法是不一樣的,就比如大傢比較關心的味型,一直有“春腥、夏淡、秋香、冬濃”一說。
這裡的“夏淡”指夏天要用清淡型的餌料,一般是說用玉米麥子面團米粉等不含香精的純糧食餌料,但如果談到商品餌,就是用本味(穀物香)或者偏香味。也就是總體來說,大傢比較偏向於天冷用腥,天熱用香。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認為不一定,具體情況還需具體分析,夏季有的時候腥餌會更好用。其實用味型釣魚,本身就存在問題,本文就當娛樂來說說吧。
夏季小魚多,而小魚則喜“大腥大香”,純糧食才是避小魚最好的
夏季不用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魚鬧窩,很多人認為小魚喜歡腥。但實際上小雜魚食性廣什麼都吃,對於霧化好的、味道大的,它們都愛,最愛的就是大腥大香等化學香精多、顏色鮮艷且霧化好的商品餌。
小魚真的要是多瞭,商品餌直接可以棄用瞭,哪怕是穀物香的本味餌料都沒用,直接掛玉米、麥子、皮筋顆粒這些沒有霧化,味道清淡的餌才會好一點,起碼不會兩口就吃完。
小魚要是沒那麼多,隻要不是濃腥我覺得也沒啥問題,當然瞭,要是打破砂鍋問到底,腥和香哪個更招小魚,那還是腥餌吧。腥餌主要是動物蛋白,營養更好點,有利於小魚生長,我覺得誘惑力更強點。
釣小鯽魚、鯝魚等小體型魚種,偏腥的更好
上面說瞭如果非要問腥和香哪個更招小魚,那肯定是腥,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目標魚就是小魚,那就直接用腥餌好瞭,釣麥穗、白條可用濃腥!
而小鯽魚、鯝魚、土鯪也是小體型魚,所以主攻這些魚也是腥一點好,隻不過不需要特別腥,腥香就可以瞭,市面上一包單開的餌料基本就是腥香。
對於餌料味型,還有一句話叫做“香餌釣得大,腥餌釣得多”,我認為也有一定道理,自然水域肯定是小魚居多,而小魚喜腥,故用腥餌釣得多,而且腥餌誘魚速度也會更快點。
平時作釣遇到口比較差的情況,我們一般也是加腥,放一些南極蝦粉之類的東西來增加誘魚性,效果比較明顯。
想兼顧黃辣丁、鯰魚等肉食性魚,應該用腥
黃辣丁、鯰魚這類肉食性魚,用葷餌釣效果更好,最簡單就是蚯蚓,既是葷餌又是活餌,誘惑力很強。
但如果你喜歡用商品餌,隻不過想兼顧一下這類肉食性魚,那麼相比較而言我覺得還是腥餌更好。包括咱們用腥餌也更容易釣到翹嘴、鱖魚、鱸魚。
鱖魚鱸魚很多時候倒不是真的想吃商品餌,隻是商品餌招瞭很多小魚過來,鱖魚鱸魚在捕食小魚時會誤咬魚鉤,或者蹭到線被鉤上來瞭。而腥餌又比香餌更招小魚,所以按照這個理論,腥餌釣到肉食性魚的概率就更高。
腥味也分很多種,比如紅蟲腥、蝦粉腥、魚粉腥、藻腥等等,一般使用我覺得蝦粉類的用得多點。
夜釣可以用腥餌,魚口會更好點
白天小魚實在多的地方是不建議用商品餌的,一定要用肯定也是優先選擇穀物香,其次是薯香、奶香、果香等等。
不過到瞭晚上,小魚就沒那麼鬧瞭,這時我比較傾向於腥香餌,之前就說過腥香的廣譜性最好,否則市面上那些一包搞定的餌也不會都采用腥香瞭。
要是資源好、或者你主攻大魚,那不一定要用腥香餌,隻是現在野釣的資源大部分地方都好不到哪去,很多釣友心心念念守大魚,但掛個玉米紅薯守幾個小時也看不到一口。還不如用腥香餌釣小鯽魚小鯉魚,可能釣著釣著大魚反倒進窩咬鉤瞭。
我以前就經常有這樣的經歷,掛玉米守鯉魚連續幾天都空軍,守到後面沒信心放棄瞭,用藍鯽+螺鯉釣鯽魚,反釣經常碰到鯉魚,線拉斷鉤拉直。
經常換釣點、去陌生水域作釣應該用腥香餌
去不同的釣點、尤其是陌生釣點,最好是根據魚情配餌,這對老釣友來說是基本操作,但新手就不一樣瞭。
相比較而言,香餌能釣得大點,在釣魚人很多、被釣爛的地方,也是香餌最能出奇跡,比如人人用腥香,魚被釣猾瞭、口越來越刁越來越不愛咬鉤時,馬上換香餌就容易釣大傢夥。
但前提是你要學會判斷魚情,像新手的話由於經驗不足、對魚情的分析欠佳,那就還不如直接上腥香餌,腥香的廣譜性是最好的,誘魚快、適口性好、可釣的魚種又多!
文章就先得到這裡吧,關於餌料味型的問題不知道釣友們是怎麼看的,在夏天你還會用腥餌嗎?你覺得腥餌和香餌的區別在哪?歡迎各位留言評論說出自己的觀點。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