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子裡光冒泡?非魚也!

當你在釣魚時,突然發現浮漂附近開始冒起泡泡會是什麼感覺呢?是不是立刻就打起瞭十二分精神,隨後眼睛死死頂住浮漂,手牢牢握著魚竿,心想隻要浮漂一頓,馬上就揚竿刺魚!可等啊等,等啊等,浮漂始終都沒動一下,於是你就急瞭,開始嘗試逗釣,嘗試釣窩邊,甚

當你在釣魚時,突然發現浮漂附近開始冒起泡泡會是什麼感覺呢?是不是立刻就打起瞭十二分精神,隨後眼睛死死頂住浮漂,手牢牢握著魚竿,心想隻要浮漂一頓,馬上就揚竿刺魚!

可等啊等,等啊等,浮漂始終都沒動一下,於是你就急瞭,開始嘗試逗釣,嘗試釣窩邊,甚至餌料都換瞭幾種,但依舊不見咬口,最後泡泡消失不見,你釣得懷疑人生。

這種情況很多釣友都遇見過,能想到的辦法都試瞭,可無論如何都解決不瞭,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該如何做才好呢?

光冒泡卻不咬鉤,可能那不是魚!

水裡冒泡通常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魚製造出來的,另一種則是沼氣泡。沼氣泡就是夏天天氣熱,溫度高,水底的一些腐殖質在發酵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一般來說,水質比較差,水底淤泥多、臟東西多的釣點,更容易產生沼氣泡。

作為釣魚人,大部分人肯定都知道“沼氣泡”,不會一看到泡就覺得是魚製造出來的。但很多釣友隻限於知道,並不會準確分辨,或者說分辨方法壓根就是錯的。

比如我看很多釣友是這樣分的:出水即破的是沼氣泡,出水過一會兒破的才是魚星,因為魚有黏液,所以吐出的泡泡不容易破。

此方法就有問題,隻能說大體上是這樣,而不是絕對這樣,不能當做標準。比如有些地方水質比較差,水表面好似附著瞭一層油汙一樣的臟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沼氣泡出水也是不會破的。

別說黑坑、魚塘這種死水的環境下,就是江河裡面,偶爾也會遇到水面不幹凈的情況,風一吹,臟東西全集中在下風口,此時你可以去觀察一下,沼氣泡冒出來也不會立馬破。

另外,有釣友說魚星是有規則的,而沼氣泡沒有規則,一冒就是一串,並且速度很快。我想說有些沼氣泡確實是一連串的,而且還一直在同一個位置冒,但有些卻是單個的,東冒一個西冒一個,時間上也沒規律,這會讓人很難分辨。

我就上過好幾次當,因為看起來真像魚星,但釣不起來我又很懊惱,於是就把攝像頭丟下去看,才發現根本不是魚吹的。

最好的分辨方法就是看泡泡是不是在移動,如果泡泡一會兒在浮漂的左邊,一會兒又跑到浮漂右邊,那基本上就是魚瞭,如果一直在同一個地方冒一點都沒動,那不管有沒有規則 、不管出水破不破,都是假魚星!

確定是魚,但就是光冒泡不吃鉤咋辦?鄧老師這樣說

如果你確定窩子裡的是魚,那不吃鉤就得想辦法調整,關於這個問題,早幾年前我記得鄧剛老師就說過解決方案。他的方法很簡單,就隻要剪鉛皮。

剪鉛的目的就是增加浮漂上牽力,讓餌料起來一點點,避免和水底的淤泥、臟東西混合在一起,這樣魚更容易發現。

鉛皮剪多少合適呢?這個並沒有一個標準,如果是新手就隻能建議慢慢剪、一點點剪,剪到浮漂能出信號就可以瞭。

這個方法是鄧剛老師說的,我隻是轉述一下,至於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大傢試試就知道瞭。

魚光冒泡不咬鉤的問題其實還可以預防

通過我的實戰以及借助水下攝像頭觀察窩子裡魚進食的狀況來看,魚光冒泡不咬鉤還有一種可能是窩料太多瞭,或者說窩料比釣餌好吃,在低溫、魚活性差的時候更為明顯。

知道瞭這一點,所以就建議大傢平常釣魚少打點窩,別把釣魚當餵魚瞭!窩料打得少,後面可以補,可一旦打多瞭,那是很難搞的。

要麼就是長時間守,一直要等到魚把窩料吃的差不多瞭才有可能吃釣餌,當然也有可能它們吃飽就溜瞭。

另一種辦法就是釣窩邊,這個對大魚很好使,大魚謹慎,不敢輕易進窩去吃那一堆食物,它們習慣先吃邊上散落的碎渣,確保無事後才會一點點往中間吃。

像釣鯉魚,咱們釣窩子邊上一米多都沒關系,別怕離開瞭窩子魚就找不到鉤餌瞭,反而是釣餌丟在窩料中間,魚找起來才困難。

結語:

窩裡有泡不咬鉤,很多釣友會想到換餌料甚至加小藥,我個人不建議這樣做,尤其是野釣大魚,亂換餌料很有可能讓它察覺到異樣從而逃之夭夭。

一定要換,咱們也是往清淡自然的方向換,比如將商品餌換成玉米小麥,純糧食餌料,大魚的警惕性會下降很多,至少不會跑。

如果是商品餌換商品餌,我建議以本味為主,釣鯉魚草魚可以輔助添加一些酵香型的餌料,然後多打揉,減少多餘的霧化。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