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走水魚聚集,無需打窩也能豐收
春季雨水多,雨水多的話江河湖庫勢必要漲水,那麼有些地方就要開閘,這導致河道走水瞭。一走水,部分釣友就會很愁、很煩,因為作釣會受影響。但如果從釣況、魚獲來看,走水也許是件好事,因為魚會變得活躍,甚至還會有其他地方的魚遊到你經常釣的地方。
春季雨水多,雨水多的話江河湖庫勢必要漲水,那麼有些地方就要開閘,這導致河道走水瞭。一走水,部分釣友就會很愁、很煩,因為作釣會受影響。
但如果從釣況、魚獲來看,走水也許是件好事,因為魚會變得活躍,甚至還會有其他地方的魚遊到你經常釣的地方。
走水影響作釣怎麼辦呢?首先是選位,這個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忽略瞭,其次就是大傢比較關心的釣法,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傢詳細解釋,一定要認真看到最後哦。
首先是選位,重中之重
如果是那種人工河道,筆直一條,既沒有彎彎繞繞的地形,也沒有任何水草等遮蔽物,甚至連底下都是平的(大多淤泥底),那沒啥辦法,選位這塊直接跳過吧,就選你經常釣的位置。
正常的野河道,我建議大傢不要盲目下桿,別隨便找個老釣位就開釣,一定要找灣子。對,走水的情況下我個人建議首選灣子!
碰上小走水,灣子裡面幾乎是不走水的,要是碰上大走水,灣子裡面也就是小走水,也就是說灣子裡的水流肯定比外面的水流慢。
這是極好的,對我們來說方便作釣,對魚來說可以暫時休息,或者覓食也很方便,畢竟灣子可以兜住食物。
同樣是灣子當然也有好壞之分,這裡首先建議選擇有水草的地方,哪怕就是零星的幾株也可以,魚就是喜歡。如果沒有水草等障礙物,那就選擇大一點的灣子,灣子越大,越靠內側的位置水流越緩、並且也可以容納更多的魚
還有兩種位置也很好
第一種是找大片水草:水草也是可以減緩水流的,水草面積越大、數量越多,減緩水流的能力就越強。有選擇的情況下,最好是選擇那種從水底長上來的草,抗水流的能力肯定更強,這點大傢應該能想通。
比如下圖,這是我們當地江裡的某個釣點,一般如果是小走水的情況下,挨著這樣大片的草區,浮漂基本都能停住。而且魚也很多,鯽魚鯉魚都會在附近躲藏、活動。
第二種位置是與江河相連的小野塘、支流:這種地方不一定有、也不一定好找,但找到瞭就挺好。比如有些野塘就挨著江河,平常水是不流通的,或者雖然流通但沒啥魚,可江河水一滿、直接就灌入野塘瞭,這種情況下魚也會大量跑入野塘,並且野塘可能不怎麼走水,釣起來就很好。
比如下面這張圖片,這地方都不能算是塘,黃圈中是陸地,黃圈外面是江,而前後都是和江相連的,隻不過口子不是很大。平常裡面也是有魚,但釣況一般般,和江裡差不多。碰上大走水,江裡釣不瞭瞭,就可以跑裡面釣,而且釣況也好很多。
再就是一些小支流,走水的時候魚逆流而上,有支流的話,魚也會跑進支流裡面,如果有合適的位置咱們也可以下桿。這類地方暫時沒有找到對應圖片,但我想大傢應該能明白。
小走水的話效果可能不是很好,大走水的時候小支流魚就很多,你千萬別看某些支流很小、很淺,覺得不可能有魚,實際上我碰到過好幾次,裡面有驚喜的,而且這種地方釣的人少,大傢都是一個想法,覺得沒魚、沒大魚。
走水該采用什麼釣法
首先我們要看走水的情況,也就是水的流速,如果水流不急,那不要小題大做直接上大跑鉛,這樣雖然也能解決問題,但釣得太鈍,會錯失很多真實信號。
一般小走水,大傢就用小跑鉛,我上一篇文章剛寫過,所以這裡就不贅述瞭。不過有一句話我還是想說一下,小跑鉛可不僅僅是應對走水。就像上篇文章講到小跑鉛,有人就評論不走水你用啥跑鉛!小跑鉛的好處很多,可以避免一些雜魚鬧窩產生的假信號,也可以過濾掉目標魚的一些試探性動作。對於新手來說這種調法是很友好的,比你們搞的花式調漂好用的多!
如果水流比較快,那咱們就是加鉛,直接在原來小跑鉛的基礎上加重鉛皮即可,但我建議一點點加,不要一下包一大塊鉛皮,隻要浮漂差不多能定住就行瞭,包的越多肯定越鈍。
如果加鉛還不能解決問題,那就換大一點的漂,越大的漂,抗水流能力也會更強些,這裡應對走水就不建議用細長身的漂,棗核型會更合適。
換大漂+大跑鉛仍然不能解決問題,那就隻能使用最終的絕招瞭,直接把浮漂拿掉,把你的竿架往上翹,魚竿稍微往水流的方向傾斜一點,然後拋滿竿出去,這樣線是繃緊的、竿稍稍微彎曲,咱們就通過竿稍的動作來判斷魚咬鉤。
一般來說彎曲的竿稍變直瞭,緊繃的釣線變鬆弛瞭,那可能就是魚咬鉤瞭,或者反過來,彎曲的竿稍變得更彎曲瞭,線變得更緊瞭,也是魚咬鉤。還有一種典型情況是竿稍抖動,這是99%中魚瞭,再不起竿可能竿都被拖走瞭。
溫馨提示:走水時建議用蚯蚓紅蟲等附鉤性強的活餌,如果用商品餌記得多加點拉絲粉,這時候你餌料味道大一點、霧化好一點是沒關系的,甚至會有助於誘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