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天鯉魚藏身地,對位釣魚首要!

昨天寫瞭冬釣鯉魚的餌料配方,我寫餌料純粹是大部分釣友們都關心這個,其實要論重要性那必然是釣位排第一!天氣冷魚不愛動,也就是說如果你選的位置沒魚或者魚不喜歡到這活動,那麼再好的餌料、再厲害的技術都沒用。

昨天寫瞭冬釣鯉魚的餌料配方,我寫餌料純粹是大部分釣友們都關心這個,其實要論重要性那必然是釣位排第一!

天氣冷魚不愛動,也就是說如果你選的位置沒魚或者魚不喜歡到這活動,那麼再好的餌料、再厲害的技術都沒用。

還有,千萬別相信那些能把幾十米開外的魚都誘來的餌料、小藥,純純的智商稅。

再說回釣位,其實說難也不難,隻要記住水底結構和水深這兩點即可。

先說水底結構

釣鯽魚咱們主要是找水草,冬季釣草洞、草縫、草邊是最好的,反正就是圍繞著水草,在水草的周邊下桿。

而釣鯉魚,我一般不這麼選,不是說水草邊沒有鯉魚,而是釣水草並非最佳選擇。我釣鯉魚喜歡找坎位,其中二道坎最好,不知道什麼叫坎位、二道坎的,請看下圖!

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不容易,想找到二道坎除非是你對該釣點非常熟悉,或者在枯水期水位很低時親眼見過水底的結構,如果純靠一點點去試,那真不容易,也沒有多少人有這個耐心。

那怎麼辦呢?那就找一道坎,但選一道坎的話最好是選那種高坎、陡坎,就是說岸比水面高,且接近垂直下去的地形。

如果岸和水面差不多齊平,然後靠岸處的水很淺,往外則是一點一點的慢慢深起來,出去個七八米、十幾米可能還是隻有一二米的深度,那麼這種地方就不能叫“坎”,而是大淺灘!

這種地方,如果有些水草,春天可以釣,夏季夜釣也可以試試,但其他季節不建議,冬天基本空軍多。(下圖就是淺灘)

除瞭找一道坎、二道坎之外,還有就是找坑。相比坎,“坑”要更好理解,周圍淺中間略深的底型就叫坑,其實鯉魚鯽魚都喜歡躲坑,隻不過兩種魚活動的水深有點區別罷瞭。

當然瞭,如果你找的坑位,周邊還有一些石頭,地勢高低不平或者容易掛底,那就更好瞭,水底越亂鯉魚越愛。

再說說釣多深

我一直說釣鯉魚的深度整體在2~4米比較多見,春季和秋季一般釣淺為主,而夏冬兩季則要釣深,可以釣三四米,有些地方整體都深,那麼就可以釣更深,哪怕五六米也沒事。

上面說到瞭水底結構,有些人明明找到瞭二道坎可為什麼還是沒魚呢?問題可能就出在水深上,怕是你釣的太淺瞭!

反過來說,有些水域底下比較平整,沒有那麼多的結構,更別說二道坎三道坎瞭,這時你隻要註意水深,釣到合適的深度一樣也能上魚!

想釣的深很多時候都得借助長竿才行,一般情況下釣鯉魚我都是5.4米起步,冬天咱們可以大膽用7.、,雖然長竿比較累,但想釣到魚也是沒辦法的事。

一些大江、大水庫,天一冷魚就往中間靠,用短竿根本就碰不到它們何談作釣呢?如果實在沒有長竿,那就隻能用拋竿、磯竿遠投瞭,這是沒辦法的事。

天氣對作釣鯉魚的影響

天氣晴朗、溫度相對較高,那麼魚會稍微活躍點,可能會跑到淺一點的地方活動,有時候一二米的深度也能釣到,或者看到鯉魚活動的跡象。

而天氣冷,尤其是降溫後的幾天,鯉魚多半會躲進深水、障礙區,這時隻能拿長竿釣遠釣深,如果你釣不到那就是釣的還不夠遠不夠深,或者釣位選的有問題。

很多人覺得大降溫後魚不開口,降溫對魚覓食確實會產生一定影響,但不至於完全不開口,釣不到隻是因為沒有找到魚群,說白瞭就是釣位沒找好、釣的深度有問題。

同樣的,大傢認為天氣較熱的時候好釣魚那也是因為天氣熱水溫高,魚活性好、活動範圍變大,跑到淺一點的地方瞭,咱們用手竿能夠到瞭!

最後溫馨提示:

鯉魚膽小謹慎,就算是夏秋季節作釣它們進窩也是比較慢的,等個一二個小時很正常,而到瞭冬季溫度變低瞭,魚活性差、行動遲緩進窩就會更慢,所以大傢一定要有耐心,不能輕易放棄。

如果想要增加作釣效率,可以考慮打隔夜窩,或者幾天都蹲守在同一個地方,如若垂釣時間有限隻能釣個半天一天的,要記住認真找釣位、少打窩,倒是可以多打幾個位置。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