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尾釣法:餌料非關鍵,這幾點才重要!

很多釣友有個通病,問一種魚怎麼釣總是習慣先問用什麼餌料。

很多釣友有個通病,問一種魚怎麼釣總是習慣先問用什麼餌料。

乍一看沒毛病,餌料不對路魚就不咬鉤,魚不咬鉤怎麼釣得上來呢?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大多數淡水魚都是雜食性的,你隻要不用辣椒、芥末、大蒜這些另類的餌料,正常的都會吃,尤其是商品餌,基本上都不會是單一的成分,廣譜性很強的。

例:

昨天是放假第一天,我一朋友出去釣瞭大半天黃尾,結果毛都沒釣著,回傢就給我發消息,問釣黃尾該用什麼餌。我就吐槽:每次爆護你都自誇技術好,但空軍瞭總讓餌料背鍋,這合適嗎?

釣黃尾的幾個關鍵點,一:出釣時機要把握好

想釣黃尾首先得有黃尾才行,這個毋庸置疑,我就不多說瞭。但資源問題咱們沒法控製就不說瞭,接下來就要數出釣時機最重要瞭。

我就拿我們這邊的情況舉例吧,這幾天我們這邊升溫瞭,白天溫度都是三十多度、大晴天。

溫度高、光照強,所以白天釣小雜魚非常鬧,水面全是小拇指長的餐條,餌料根本無法下水,還沒接觸水面,小雜魚都能跳起來搶。

用大漂、大餌、釣鈍也沒用,因為底下也有,前幾天我測試酒米拿水下攝像頭看過,水底也都是雜魚,很活躍。

所以我們這邊喜歡釣黃尾、會釣黃尾的,基本不會在大白天釣,要麼夜釣等夜幕完全降臨再出發,要麼釣淩晨,有幾個比較瘋的,淩晨三點就出發瞭,釣到早上六七點收竿,最遲也就釣到九點。

當然如果你沒那小魚沒那麼鬧,白天釣也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釣黃尾的關鍵點,二:釣位的選擇

選釣位的依據主要就是看黃尾的習性、食性,黃尾是以植物碎屑、藻類、青苔為食,所以首選就是石頭多的地方,其次就是有一些水草的地方,但不能釣草洞,這個和鯽魚不一樣。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位置,那就盡量選擇水底是沙石的區域,對於這種“硬底”,黃尾也是比較喜歡,或者出水口附近的灣子、深坑都可以。

在現實中,釣位其實沒那麼重要,因為大傢隻要不是第一次去,那多少都會有些瞭解,起碼也見過哪幾個位置出黃尾吧,早點去占位即可。

而且黃尾是比較活躍的,不會死死待著那一二個地方,所以很少出現這個釣位出魚,邊上釣位釣不著的情況,除非釣法有大問題。

釣黃尾的關鍵點,三:線組搭配和調漂

先說魚竿吧,有些人說釣黃尾宜用短竿,.5米左右就夠瞭,其實也得看環境,在大水面作釣如水庫、大江,用到5.、.3也不稀奇。當然瞭,水面小,能用短竿釣到的,肯定優先選短竿。

線組搭配還是得看魚體大小,半斤以下的,你用個0.6的線組也沒啥問題,普遍一二斤的,那麼2+1走起。我個人出釣,比較習慣用1.2的主線,.8的子線,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條件允許,釣黃尾的魚鉤盡量選擇質量好一點的,最好是細鉤條、小鉤子,但拉力比較強的那種。小黃尾可用袖鉤,大的就用海夕。

浮漂的調釣,可以帶鉤調平水,釣一二目,如果你想釣鈍一點那就用小跑鉛,昨天寫過文章的,有需要可以進主頁翻閱。

其他的調法當然還有很多,但我覺得沒必要整天研究這個,我的幾個朋友,有的用跑鉛、有的用調四釣二,時間對瞭、釣位對瞭,碰上黃尾成群出來覓食,都能釣到、釣好!

釣黃尾關鍵點,四:拉餌抽頻率

窩料不是重點、餌料也不是重點,但釣位卻比較重要,釣黃尾死守是不行的,想誘魚快你就得打頻率,魚成群進窩瞭,想釣得多還是得打頻率。

前面說瞭黃尾不會一直待在一個地方,如果魚群過來瞭,你頻率沒跟上,老是等口、放口,那麼就越釣越慢,後面魚就散瞭、去下一個地方找吃的瞭。

我相信釣過黃尾的都知道,要麼沒口,要麼狂口,能釣多少就看在狂口的時候你有沒有把握住。魚在窩子裡時,咱們一直拉餌抽頻率,既能調動它們的積極性,也能讓它們多留一會兒。

最後再來說說窩料和餌料

窩料可以選擇小雞飼料、菜籽餅、顆粒、酒米,選一二個混合打窩即可,建議是帶點粉餌,比如酒米+菜籽餅。

餌料的配比基本就是註意兩點:、霧化好點,比重輕點;、味道偏腥。

滿足這兩點就可以,你用鯽魚的餌料釣黃尾完全沒問題,我記得以前分享過配方,四號鯽+六號鯽就行,可以放些藻元素進去。如果是夜釣,水溫有點低,可以加赤尾青增腥,效果還是蠻好的。

以前的時候我還常用一個配方,就是老鬼的庫戰黃尾鯝+庫戰翹嘴+快槍手,三種餌料1::,效果也不錯,我估摸著很多釣友都用過。

其他的就不多說瞭,希望大傢能夠在十一假期能有好的收獲,如果想釣黃尾鯝就參考一下此文吧,釣著魚瞭回來給我點個贊就行。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