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不咬鉤,原因竟是釣層不對!老手教你正確深度!

魚不咬鉤,大傢首先想到的是餌料有問題,或味型不對、或狀態不對,然後反復研究配方。釣其他魚,你或許還可以懷疑餌料,但是釣草魚大可不用,尤其是野生草魚,很多釣友是不用商品餌的。用的最多的是玉米,剩下的要麼是草葉子(包括蘆葦芯)、要麼是各種昆蟲。

魚不咬鉤,大傢首先想到的是餌料有問題,或味型不對、或狀態不對,然後反復研究配方。

釣其他魚,你或許還可以懷疑餌料,但是釣草魚大可不用,尤其是野生草魚,很多釣友是不用商品餌的。用的最多的是玉米,剩下的要麼是草葉子(包括蘆葦芯)、要麼是各種昆蟲。

這些都是天然餌料,草魚就算沒那麼愛吃,也不會抵觸,所以沒口時不需要懷疑餌料有問題。

長時間沒口,首先考慮該釣點是否有草魚(密度高不高),其次是釣位有沒有選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垂釣深度!

草魚屬於中下層魚種,它不會老老實實待在水底,經常會上浮到中層,甚至有時還會跑到上層水域。

我相信大傢應該也看到過草魚在水表活動,或者是頭探出水面,吃一些水草、蟲子,之前有攝影師還拍到過一些草魚吃荷花的照片呢。

在實際垂釣中,我的看法是:如果草魚密度不是很高,那我們為瞭避免空軍肯定不能專攻草魚,也得兼顧一下其他的魚種,比如鯉魚對吧。

這種情況下,肯定是釣底為主,因為鯉魚是正兒八經的底層魚。除瞭釣底之外,我認為應該把位置選在水深2~4米的位置。

水底平且比較淺,如接近2米,咱們可以用長竿;水底是斜坡且普遍較深,那我們可以用稍短的竿子釣近點,釣個三四米的樣子就差不多瞭。

如果草魚密度可以,你想專攻草魚,那我認為可以釣離底,也可以一鉤釣底一鉤離底,後者的優勢是可以兼顧兩個水層。

這種情況下深度建議選擇在3~5米的樣子,你可以直接釣離底二三十公分,也可以用長子線+大鉤距的辦法,然後一鉤釣底一鉤釣離底,這種情況下你的上鉤離底高一點也是沒事的。

若水深3~5米,我直接釣二米或者三米多的深度可以嗎?

答案是完全可以的,如果專攻草魚,我們就不需要死盯著一個深度,本身就建議根據情況靈活的調整水層。

隻是有一點,要稍微有點耐心。你不能抽個十來竿就換水層,這樣隨意亂換魚進窩也難以找到餌。~5米的水深不算深,可以先從離底釣起,長時間沒口就釣淺一點,每次調整一漂左右的距離即可。

說完手竿再說拋竿,這裡不局限於“拋竿”,而是指所有可以遠投的作釣方式,比如現在很多人用路亞竿當拋竿、磯竿用,道理一樣的。

無論哪種作釣方式,隻要是遠投的,我都建議先釣淺,像一些本就不深的地方,你就是釣個一米多、幾十公分也是沒問題的。

特別深的水庫、窯坑,動輒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也不需要釣的太深,二米多、三米多也就夠瞭。

淺水釣淺就不解釋瞭,為什麼深水也釣那麼淺呢?因為深水沒東西吃啊,別說十幾米、幾十米瞭,就算是七八米的深度,水底也沒多少食物,草魚本就活潑、經常起浮,所以當它活性高、想吃東西瞭,它們肯定是要上浮的、或者靠岸。

另一方面,咱們用手竿垂釣,釣不瞭太遠,而越靠近岸邊,對魚來說就越不安全,你要是釣的太淺,很有可能驚嚇到它們。

但用遠投的方式就不一樣瞭,遠離岸邊就很安靜,魚膽子也會變大,況且咱們又不會頻繁起竿,你釣淺一點是完全沒問題的。

之前有釣友還問到水庫釣草魚如何選位置,這裡也順便回答一下。

如果天氣很熱、光照很強,最好是選在那種垂直的高坎位置,如果岸上有大量的樹木可以遮擋陽光在水面形成陰涼區就更好瞭。這種地形一般較深,釣近點就可以瞭,很適合中午至下午這段時間。

下大雨漲水,如果不是嚴重降溫的情況下,建議選擇庫尾等水淺且有大量植被的地方,因為草魚肯定要上淺灘找東西吃!這種情況下適合用長竿釣遠,就釣植被前面一點的位置,守株待兔。

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樺尖一個是灣子。樺尖是魚要經過的地方,水深達到兩米以上就能釣,也許釣不多,但死守著總能碰上幾條過路魚。但天氣嚴重變化、溫度很低時不建議。

灣子是魚棲息、找食物的重要場所,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考慮,如果灣子夠大夠深,一些惡劣的天氣魚也會躲在裡面。

以上是我對釣草魚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對,僅供大傢參考,下次出去釣草魚拿捏不準情況時,可以按照我說的試試,如果釣到魚瞭,希望能回來給我文章點個贊。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