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釣與直接釣:有何不同?我來解答!

在釣魚的時候,有些人是打完窩直接開釣,而有些則是打完後等一段時間再釣。對於這兩種行為,大傢是各有各的說法,直接釣的認為可以誘釣結合、邊誘邊釣,喜歡“晾窩”的則認為這樣可以消除魚的警惕,老在那抽竿,魚反而不敢輕易進窩瞭。

在釣魚的時候,有些人是打完窩直接開釣,而有些則是打完後等一段時間再釣。

對於這兩種行為,大傢是各有各的說法,直接釣的認為可以誘釣結合、邊誘邊釣,喜歡“晾窩”的則認為這樣可以消除魚的警惕,老在那抽竿,魚反而不敢輕易進窩瞭。

其實兩種說法都成立,主要是看釣什麼魚、多大的魚!今天咱就來說說兩者的區別。

釣小魚和釣大魚的區別

小魚通常成群,而且群體又大,本來小魚的膽子就大,成群以後膽子就更大瞭,所以釣小魚的時候打完窩直接釣效果更好,甚至可以不打窩直接以“抽頻率”的方式來釣。

因為釣小魚主在誘,而窩料的“誘魚性”挺一般,遠沒有快速抽頻率的效果好,如果餌料偏腥、霧化強烈一些、比重輕一點(比重輕到位慢),那麼效果就更好瞭。

而大魚則相反,一是不成群或群體很小,二是數量少,三是膽子小(謹慎)。所以釣大魚別說直接釣瞭,甚至連商品餌都最好不用,至少不能用味道很重、霧化很好的餌。

而且野釣大魚還要記住,除非是“養窩”的釣法,正常隻釣半天一天的,連窩料也不能打太多,代表魚種是鯉魚,打多瞭當天很有可能不發窩。

魚種的區別

在看第一點的時候想必有些人就已經忍不住要吐槽瞭,別急,咱們一點點說。

魚種不同,釣法自然也不一樣。有些魚哪怕還是大體型魚,也是需要邊誘邊釣的,鰱鳙就是代表魚種。

鰱鳙是濾食性魚種,是靠不斷過濾水來獲取食物,釣這種魚你可以不打窩,但一定不能忽略餌料的霧化、抽竿的頻率。

其次就是翹嘴,不管是小翹嘴還是大翹嘴都一樣,都是需要打完窩直接釣的。唯一區別是小翹嘴可以用拉餌抽頻率,而大翹嘴則應該用鮮玉米,用打窩勺一直補窩,釣餌也要一直重復拋投,形成一種“動態誘魚”。

當然瞭,野釣嘛這種機會不多,畢竟資源有限。

再值得一提的是草魚,草魚兩種方法都可行,具體要結合環境、魚體型大小來確定。

比如是養殖草魚、小草魚、或者密度特別高的,那麼它的釣法和翹嘴是差不多的,隻不過翹嘴主要是釣水皮(偏上層水域),而草魚釣的是中下層。

但如果草魚密度很小、個頭很大、比較難釣,那我們可能會用到青草、玉米葉子、蘆葦等東西打窩,而這些東西發窩很慢,咱們也是要等等再下桿,有時等二三個小時、半天都正常。

單獨說說鯽魚

鯽魚和草魚是有點像的,密度高、魚個體小或者是養殖魚,那麼打完直接釣就行瞭。

但是如果你想在小中取大,那就需要換餌料、換釣法,這個時候打完窩等一等可能更好。

為什麼這樣說呢?

你如果想釣大鯽魚,那麼肯定需要用一些偏自然的餌料,麥子、米飯、面團等等,或者是空鉤蘸小米。釣法方面,傳統釣比較占優勢,即使不用傳統釣,也應該把節奏放慢點,而不是抽頻率。

除非是資源挺好、大鯽魚挺多的地方,在這些地方釣,你抽頻率,小鯽魚引過來以後,大鯽魚也會慢慢來的。

那麼既然用這些味道偏淡、沒有霧化的餌料,就不存在“誘”瞭,而是主釣已經進窩的魚。所以這種情況下,你打完窩直接開釣並沒有優勢,反而浪費時間和精力,反而會使得大板鯽不太敢進窩。

那麼反過來說,如果你想釣大鯽魚,不僅要“晾窩”,還得換餌料換釣法。如果你打瞭窩,等瞭半小時一小時再下桿,但一下竿還是用商品餌抽頻率,那就又把小魚誘來瞭。

打窩直接釣和打完等等再釣,分別有什麼註意事項

如果打窩直接釣,那咱們的重心應該在釣餌釣法上,窩料隻需要一點點,某些時候甚至不需要打窩,比如釣鰱鳙、比如釣小魚。

隻需要註意頻率和節奏,頻率是指多少時間換一次餌,節奏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你需要保證這個換餌的時間一致,不能這一桿等個一分鐘,下一桿等個五分鐘,那就沒有“節奏”瞭。

至於打完窩等等再釣,咱們要根據魚情來掌握下桿時間,像釣鯽魚一般來說最起碼二十分鐘後再釣。二十分鐘以後你可以去試探性的釣一下,窩子裡要是有魚、魚多,肯定下去就吃,反之如果沒動作、或者很久才咬一口,還需要等。

冬天釣鯽魚,等待的時候就要適當延長,有的時候等個一小時也正常。

釣鯉魚等待的時間更久一些,正常來說等個40分鐘至一個小時。

釣草魚咱們要是用草打窩,那等待時間就更長瞭,二三個小時甚至半天都有可能,不過既然用草打窩,想必也是釣很大的個體,多等一會兒正常。

當然瞭,這隻是一個理論值,實際上我們肯定需要根據情況來調整下桿時間。比如釣鯉魚,你才等瞭半來個小時,就看見窩子裡冒泡瞭,這時馬上就可以下桿。

釣草魚同理,你看見窩點不斷有魚星、碎草冒出,也可以釣瞭。

反之,如果等瞭一二個小時,窩子沒有反應,餌料下去也不吃,那就說明沒魚,可能需要等的更久一些,可能今天都不會發窩瞭~

有釣友問瞭:釣大魚的時候,打完窩等等再下桿,那在等的這段時間幹點啥呢?

幹啥都可以,玩手機、和釣友聊天、睡覺、發呆都行,隻不過最好不要待在窩點附近,起碼不要在水邊走來走去溜達。

即使隻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嚇到魚,我們也還是寧可信其有!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