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鉛技巧大揭秘:80%釣魚人竟都用錯瞭!
跑鉛大傢應該都知道吧?野釣經常用,操作也很簡單,往鉛皮座裹一塊大鉛皮,隻要鉛皮的重力大於浮漂的浮力就行瞭。在使用跑鉛釣法的時候,釣友們還會習慣性的把鉛墜上方的太空豆打開,認為這樣會靈敏一些。
跑鉛大傢應該都知道吧?野釣經常用,操作也很簡單,往鉛皮座裹一塊大鉛皮,隻要鉛皮的重力大於浮漂的浮力就行瞭。
在使用跑鉛釣法的時候,釣友們還會習慣性的把鉛墜上方的太空豆打開,認為這樣會靈敏一些。
為什麼覺得這樣就能靈敏一些呢?
大傢的想法是,鉛墜到底不動,魚吃鉤餌拉動子線,然後子線拉動主線直接讓浮漂產生信號,也就是整個過程鉛墜都是不動的,隻是線在動。
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
說實話,以前我也想當然地認為隻要打開太空豆,魚吃餌就能直接拉動魚線,而不牽扯鉛墜。
但後來知道錯瞭。
你們大概覺得跑鉛在水底是下面這個狀態,也就是完全躺平的。
然而實際上未必躺平,可能是傾斜的,甚至是直立的,因為很多水底是軟的,是淤泥底、泥沙底!
用那種長一點的鉛墜,或者加重鉛皮,倒是可以讓鉛墜完全躺底,但即使這樣,魚吃餌依然要拉動鉛墜,而不是直接拉動線。
原因是鉛墜和上方的魚線是呈90度的狀態,加上水底有摩擦力,所以魚吃餌還是會拉動鉛墜。
如果各位不信,大可以去看看那些水下視頻,看看跑鉛狀態下魚咬鉤是什麼情況。
又有釣友說瞭:釣跑鉛是要打滿桿的,這樣魚線就會傾斜一點而不是完全的90度,魚就可以直接拉動線瞭。
我隻能說這隻是你的想象而已,沒有90度又怎麼樣,除非是鉛墜兩端的線都與鉛墜呈180度,這樣魚吃餌才有“可能”隻拉動線不拉動鉛墜!
而且也僅僅是可能,並非絕對!
大傢看下圖,這是跑鉛下線組在水裡的狀態吧?那麼想要魚咬鉤直接拉動魚線而鉛墜不動,理論上來說,必須往箭頭方向拉動才行吧,也就是往外拉。
那如果是下圖這種情況呢?魚往鉛墜的左邊或者右邊甚至是往反向拉動呢?畢竟我們不能控製魚的遊動方向,它想怎麼遊都行。
如果它往左往右或者往鉛墜後面遊,那麼魚線必然和鉛墜形成夾角,這樣一來魚線滑動自然受阻,而且阻力還很大。
除非你的鉛墜有半斤或者一斤,那小鯽魚什麼的拉不釣鉛墜,隻能拉動線~
我寫這麼長一段,就想告訴大傢一點,大部分情況下跑鉛根本就跑不瞭,準確地說應該是不會出現墜不動、魚線動的情況。
也就是說大傢在玩跑鉛的時候,鉛墜上面的太空豆打開或者不打開沒啥區別!
還有一個更有價值的事情,同樣是跑鉛,你加一塊鉛和加兩塊鉛靈敏度是不一樣的。
對,即使是跑鉛,還是有靈敏度高低之分!
因為通過上面的說明,已經知道瞭,即使在跑鉛情況下魚要使浮漂產生信號,還是得拉動鉛墜,那也就很容易理解,鉛墜越小越容易被拉動,鉛越大越難被拉動。
但同樣的,鉛墜越小,抗雜魚的效果就會差,因為對雜魚來說也是墜越小越容易拉動。
鉛墜重量小一點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夠讓魚沒那麼警覺。因為跑鉛釣法是釣死口,而不是抓餌入口的第一動作。
就是說跑鉛狀態下,魚吃餌的第一信號是傳遞不出來的,要等魚吃完餌後轉身、遊動,拉動瞭線組才能讓浮漂產生信號。
如果鉛比較小,魚在拉動時收到的阻力小,相對來說就沒那麼警覺,如果鉛比較大,魚一拉動,就感覺有重物拉扯著嘴唇,它肯定會察覺到危險,然後就會吐餌,這一吐有可能就把魚鉤吐出來瞭。
大傢明白我的意思嗎?釣十幾斤的大魚,當然不差這一點重量和靈敏度,但是釣小魚還是不能忽略的,想釣跑鉛也不是隨意裹一塊大鉛皮!
釣那些二三斤的鯉魚,咱們用小跑鉛(八字環觸底的狀態)也比大跑鉛好一點。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如果你覺得有些幫助,希望可以點個關註轉發一下,感謝大傢閱讀。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