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不上鉤?原來是餌料沒找對!春釣鯽魚必看
上面的大鯽魚是前年冬天釣的,釣點是我們這邊的一個野塘,這個野塘的邊上還有一個差不多的塘,但是那個塘更深,差不多有上圖野塘的兩三倍這麼深。
上面的大鯽魚是前年冬天釣的,釣點是我們這邊的一個野塘,這個野塘的邊上還有一個差不多的塘,但是那個塘更深,差不多有上圖野塘的兩三倍這麼深。
圖片上的野塘,我是釣瞭不少鯽魚的,既然一個塘有鯽魚,那理論上另一個塘也會有,而且另一個塘更深,理論上魚更多才是。但實際上我釣瞭好幾次,從沒釣到過一條鯽魚,並且也沒見其他人釣到過。
年前的時候我買瞭個水底攝像頭,前兩天突然想到這事瞭,於是就跑到那個塘打算一探究竟,我倒想看看底下究竟有沒有魚。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攝像頭到底後居然一片漆黑,剛開始我以為是沒丟對地方或者設備接觸不良,拖動瞭一下才知道,原來是水底太“臟”瞭。淤泥厚就算瞭,關鍵是水綿還多(水青苔),直接就把攝像頭給“吞噬”瞭。我反復丟瞭幾次都是這樣,難怪釣不到魚。下圖就是那個塘,拍攝於2020年。
野釣時魚在窩子裡光冒泡不吃鉤,也有可能是水底太臟、太亂
魚光冒泡不吃鉤的原因有好幾種,但水底太臟太亂導致鉤餌被遮蔽甚至掩埋,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種原因。上面提到的那個事,如果我不用攝像頭去查看一下水底的情況,絕對想不到水底的景象居然是這樣的。
釣鯽魚我們一直是找水草,在草洞下鉤或者釣草邊,那麼在草區附近作釣鉤餌也是有可能掉入草縫中的。可能你在水面上看著是很幹凈,但是水下的情況你不瞭解,如果不是人為去處理過,那麼水草絕不可能很規則的生長。
比如說下面這張圖片,浮漂位置是亮水區、周圍都是水草,你以為那個草洞正好是下鉤的位置?我也這樣覺得,但結果是釣瞭幾個小時都沒見到口,泡泡倒是一直冒。後面我把三爪鉤丟草洞抓瞭一下,大把的水草就被撈上來瞭!
除瞭水草就是水綿,這個更不可忽視
水綿也叫水青苔,就是綠色的、棉絮狀的東西,摸上去軟軟、滑滑的,一般在淺水區都能直接看見,基本是成片的,或者一坨一坨的分佈。
這玩意兒就像棉花一樣,厚厚的一層,如果鉤餌陷入其中,那魚就是光聞到味道但吃不到。春天咱們都是釣淺水,而水越淺這種東西就越多,因為陽光充足嘛。
之前我應該寫文章特意講過的,如果你看到近岸處有水綿,或者在垂釣中鉤子上時不時的帶一點上來,那就要小心瞭,如果沒有工具清理建議及時換釣點,否則是大麻煩。
水底太臟太亂該怎麼辦?釣浮釣離底行不行?
除瞭水綿、水草,可能還會有枯枝爛葉等臟東西,那怎麼辦呢?我們釣浮,比如釣離底二三十公分,要鉤餌懸在這些臟東西上面,這樣是不是魚就可以很好的吃到餌料瞭呢?
理論上是可行的,隻要將鉤餌和水底的障礙物分離,那魚就能發現瞭,既然發現肯定就能吃瞭。但實際上野釣采用釣浮的方式我感覺對鯽魚尤其是對鯉魚效果是不好的,除非是釣小鯽魚、並且數量挺多,這樣還湊合,一般是不太好,不信大傢可以試試。
如果是水底有臟東西,首先能夠借助工具清理掉那是最好的辦法,建議出釣的前一天清理,然後打上窩料,第二天早點出發下桿。如果沒有工具、懶得清理,那就隻能遠離,我之前寫文章講過釣鯽魚找水草,比如找到一片暗草(從水底長上來的那種水草),不要貼著草下鉤,稍微要保持點距離。
要是水底有水綿,魚鉤時不時的帶一點上來,那你就可以換長竿釣遠釣深一點,深水的話這玩意兒相對少點。要是深水也有,或者你不想換竿,那建議釣跑鉛,用稍微長點的子線,鉤條較細的鉤子,並且配合比重輕一點的餌料。這樣一來,鉛墜雖然躺底,但是鉤餌是能附在障礙物表層的,釣死口。
除此之外,還建議經常去提提竿,這樣也是為瞭防止鉤餌被埋入其中。比如同樣是釣草洞,水底都不幹凈,為什麼傳統釣能釣到魚,而用臺釣就隻見魚泡不見口?
原因是傳統釣會經常提逗,而且是上下提逗,這樣即使水底有草鉤餌也不會一直被埋著,餌被提起時魚能發現,然後落下時魚可以追上去吃。玩臺釣應該也能見到類似的情況,就是餌快到底或剛到底,浮漂是有動作的,但是越等就越沒口,因為後面鉤餌完全被水草給遮蔽或掩埋瞭。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大傢的重視,有的時候釣不著魚真不是窩子裡沒魚,也不是魚挑食,隻不過是鉤餌掉入障礙物,魚找不到罷瞭。
有類似經歷的朋友可以留個言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不然有些釣友可能會以為我在故弄玄虛胡說八道。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