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就停口?教你一招打開魚口

之前說過,春季出釣最好是選擇小雨天,其次是陰天,隻要不遇到大降溫魚獲應該都是不錯的,資源過得去一天都能見到口。說陰雨天好釣魚,並不代表晴天就不適合瞭,晴天也能釣,隻不過魚口基本會集中在早上和傍晚。

之前說過,春季出釣最好是選擇小雨天,其次是陰天,隻要不遇到大降溫魚獲應該都是不錯的,資源過得去一天都能見到口。說陰雨天好釣魚,並不代表晴天就不適合瞭,晴天也能釣,隻不過魚口基本會集中在早上和傍晚。尤其是溫度很高、光照很強烈的那幾天,很多釣友都應該發現瞭隻要一到十點以後,口就馬上變少瞭,等到十一二點則完全沒口連個過路魚都釣不到。晴天出來釣魚,釣到中午停口瞭怎麼辦?我看大多數人的做法就是補窩+死守,有點想法的則會嘗試釣浮。如果你要是通過這兩種辦法順利釣到魚瞭,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接下去的內容你也可以不看。但根據我的經驗,中午停口以後補窩死守是沒用的,純粹是浪費窩料,甚至還可能起反作用;至於釣浮,不能說完全沒效果,而是我認為效果不明顯,對於一些經常走水的地方,釣浮也不合適。為什麼一到中午就停口,是魚吃飽瞭嗎?“魚吃飽瞭”興許也是一種原因,但並絕非主要原因,你可以想一想我們在陰雨天作釣的時候經常是一整天都能看見口,難道陰雨天魚就吃不飽?中午的魚口相比早晚要差點,可以用“魚吃飽瞭”來解釋,但直接停口肯定不是吃沒吃飽的問題。正確的原因應該是光照和氣溫導致水溫發生瞭變化,準確地來說應該是導致上下層的水溫溫差變大。魚是變溫動物,哪裡水溫高就去哪裡,太陽把水面曬熱以後就導致水表溫度明顯高於中下層水溫,這樣魚就離底起浮瞭。雨天沒光照、陰天光照不強烈,這就意味著水表面溫度和水底溫度相差不大,魚就沒那麼容易起浮。我之前在寫釣魚看天一類的文章時應該說過,春季最好選雨天出釣,其次是陰天,但同樣是陰天有風又要比無風好。下雨天雨滴打在水面上,水表溫度肯定高不瞭,魚也肯定不會起浮,但陰天就說不準瞭,隻有刮風時魚才會老實點。一到中午就停口,別補窩、別死守,最好的辦法是換位既然知道瞭停口的原因是魚跑到溫度更高的淺水去瞭,那我們的解決辦法自然就明確瞭,隻要換到淺水即可。比如早上的時候如果你釣2米水深,那麼到中午你就可以換到1.5米或者1米的水深。很多釣點是鍋底型的,即四周淺中間深,那麼有釣友就會問瞭:我本來是用4.5米長的魚竿,釣的2米深,等到中午停口能不能不換位,直接在原釣位上用短桿釣淺,因為釣點是鍋底型,所以用3.、.7米長的魚竿時水深就變成一米多瞭。除非你的釣點比較特殊,靠岸附近有大量水草覆蓋,一般情況下是不建議換竿不換位的。魚往溫度高的淺水跑,肯定是選擇那種大面積的淺水,因為那邊一整塊的水溫都是明顯要比深水高的,要麼選深淺交界,交界處有明顯落差(即深淺差比較大)的地方。當你把釣位從深水換到淺水後還沒完,首先如果你選的“淺水區”障礙物比較少或者水的能見度比較高,那麼一定要用長竿,水越淺、障礙物越少、水的能見度越高,那麼魚竿用的越長,幾十公分的水深那你就準備5.4米以上的竿子吧。一到中午就停口,最佳辦法是換位,但是換位前你還得註意幾個問題大部分地區的野釣資源沒那麼好,所以不可能出現深水沒口一換到淺水就能立馬上魚的,除非運氣爆棚。想要盡早發窩,減少等待的時間,那麼你就需要註意一些事情。第一個事就是提前補窩。你經常在一個地方作釣,應該不難找到規律,比如某條河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每天一到十點口就少瞭,到十一點就徹底沒口瞭。這個規律被找到以後,那麼你應該在十點左右發現魚口變少後,就馬上跑到淺水去做個窩,等到十點半十一點深水區徹底停口,就可以馬上換位,經過半小時一小時的“晾窩”,淺水區應該已經聚到魚瞭。第二個事就是對窩量的控製。春季的魚食欲是強,但這個季節是產卵期,魚肚子裡有魚籽,腸胃被擠壓得很小,吃不瞭太多的東西,魚兒們通常是少食多餐,所以說,你的窩子千萬別做大瞭。如果提前半小時一小時在淺水區打窩,或者釣點鬧小魚,那麼可以打點實在的窩料,比如酒米、麥子一類的東西,窩量大概一兩左右即可。如果你是直接換位、直接釣,那就別把窩子做的太實,抽幾桿搓餌做窩即可,或者在餌料裡加些酒米,快速抽幾桿拉餌。第三個事還是換釣位。不是光從深水換到淺水就行瞭,沒人規定位置隻能換一次,你從2米水深換到1.5米水深,釣瞭幾條魚之後又沒口瞭怎麼辦?先快速抽拉餌,看能否用霧化吸引下一波魚,如果抽瞭二三十分鐘一點動靜都沒,那可以考慮接著換位,換到更淺的地方。咱們臺釣東西多,換釣位十分不便,所以你每次換釣位不需要把裝備全搬過去,可以先拿竿和餌去做個小窩,等上一段時間後下桿試試,有魚再搬。關於釣餌的補充:冬季釣魚更多的是人找魚,加上水溫低魚活性差、食欲低,所以活餌占據瞭絕對的優勢,但春季天氣回暖、水溫上升,魚的活性變強瞭、活動範圍也變大瞭,這時商品餌的優勢就漸漸顯露,畢竟有霧化的東西誘魚確實更快。春季作釣,我個人的習慣是活餌為主,商品餌為輔,你可以準備一款霧化好、比重輕的腥味餌料,剛下桿或剛換位時就抽拉餌誘魚、聚魚,等魚進窩後再換活餌釣。(有小魚鬧窩的情況下,比重不應該太輕,反而應該加些碎米進去留窩用)如果你用商品餌,魚進窩以後能夠很順利地釣起來,浮漂信號看著也舒服,那就不需要換活餌,等到瞭中午完全停口後,準備換位瞭再掛活餌。為什麼這樣操作?有時候你感覺停口瞭,但其實窩子裡魚還是有,隻是數量變得很少,這個時候活餌要比商品餌更好用,所以你可以用蚯蚓或紅蟲把窩子裡最後幾條魚釣完,再換位。【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