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怪癖’讓你少釣到魚的真相
•
技巧
每天都有很多的釣友在我文章底部留言吐槽魚難釣,而難釣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資源不行,二是電工、網工猖獗,把魚給搞絕瞭。
每天都有很多的釣友在我文章底部留言吐槽魚難釣,而難釣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資源不行,二是電工、網工猖獗,把魚給搞絕瞭。這兩點確實是釣不著魚的根本原因,可我們也沒得選擇,畢竟要想憑一己之力改變現狀不太現實,所以不必太多糾結,我們能做的隻有努力提高自身技術,思考如何比別人釣得多。說到釣技問題,我就想到個很有趣的事,有些人釣不著魚是因為釣得時間太短,基本功不行、對於各種技法知之甚少或者不會根據魚情去熟練運用。但有些人釣不著魚,不是因為技術不行,而是自己有一些“怪癖”。我釣魚時間比較長、尤其是近幾年出釣率特別高,釣得多瞭遇到的釣友也就多瞭,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釣魚人都有同樣的怪癖。下面我總結瞭7個比較常見的,大傢可以看看,如果你一個都沒占那就純當娛樂文,如果占瞭多個那最好是能改掉,也許釣獲能因此改變不愛用活餌冬季釣魚,活餌一直都是首選,所以我把這項“怪癖”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其實在昨天的文章裡我也有說過,主要是針對蚯蚓和紅蟲。我們這邊用紅蟲的人很少,可能是因為網上的一些謠言導致大傢害怕吧,比如用紅蟲有可能染上“紅蟲病”、紅蟲汙染水質、用紅蟲釣起來的魚不能吃等等。不用蚯蚓的人也有,有些是覺得惡心、泥巴卡進指甲縫太臟,有些則是覺得麻煩,不像餌料一拉就成。蚯蚓紅蟲被稱為萬能餌、神餌不是沒有道理,特別是在水溫低魚活性差的時候,用活餌和用商品餌魚給口是完全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掛活餌垂釣浮漂信號會大一點,哪怕你晚一點提竿也沒事魚容易吃死口,某些特殊時候甚至會出現隻吃活餌不吃商品餌的情況。所以如果你不喜歡用活餌或者從來沒用過活餌,真的可以試試,沒準有驚喜。不想釣太鈍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什麼,我總覺得裝備越齊全越好的人越喜歡用精細、靈敏的釣組或釣法,而且當他們看到你用跑鉛、粗線大鉤大浮漂時可能還會帶點不屑的語氣來“指導”你:釣那麼鈍是釣不到魚,釣到也是運氣釣魚從來都是在大靈大鈍之間,而靈與鈍的好壞不是靠人來判斷的,符合魚情才是最好,如果釣得太鈍就是不會釣魚,那麼一味釣靈也可以說不會釣魚。野釣魚情復雜,雜魚鬧窩是傢常便飯,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能完全規避小魚,這時候想要達到更高的命中率,反而需要稍鈍一些。冬季還有種典型的情況是輕口多,浮漂信號小,這個時候大傢的第一想法就是換更小的線組和浮漂,那麼換小漂細線還不管用的時候你該咋辦呢?我覺得除瞭換餌料,想辦法多誘點魚進窩之外,你不如反其道而行,釣鈍試試。這不是隨便亂說,魚口輕你釣鈍點相當於起到一個過濾作用,就釣個頭較大、相對活躍的那幾條。拒絕用長竿就魚竿長短問題前段時間我發文分享過自己的想法,天冷不一定要用長竿,基本以釣深釣草窩為主,但是如果釣點沒水草離岸近的地方又是一大片淺灘,那就隻能用長竿釣遠瞭。還有一種情況是,某個水域大傢都在用長竿,窩子也打的遠,久而久之魚就不太會靠岸,這時候你也得用長竿。竿子長肯定就重,使用起來太累有點風還不好拋,我身邊有些朋友一年四季都隻用3.、.9最長也不超過4.,可能一個人釣還能搞幾條魚,遇上人多的時候,左右兩邊全是4.、,那就尷尬瞭。黑坑偷驢,滑魚都躲在限竿繩附近或增氧泵下面,用長竿夠的遠一點就有口,短竿隻能看別人上魚,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經常偷偷用非標竿、流氓線、流氓漂,就是為瞭比別人釣更遠一些。懶得走遠路不敢說全部,至少有相當一部分野釣場所都是“狼多肉少”的情況,我和朋友去釣魚時也經常開玩笑說,你看看釣魚的人比魚還多,野河弄的像競技池一樣。而且現在網絡發達,隻要某個地方出魚好,拍兩張圖片往群裡一發,馬上就會被圍個水泄不通,釣到魚的再拍照一傳十十傳百,不出一周估計就釣得差不多瞭。所以在釣魚人多或者魚資源緊張的地方,想釣到魚就得去別人不想去、懶得去的地方,那這些偏僻的地方車基本是開不到的,要是水庫可能還得背著裝備翻兩座山、穿幾片林子呢。要是懶得背裝備、不想走遠路的人,就隻能看著別人吃肉瞭,自己連 湯都喝不上。釣位要平整以前釣魚帶個小板凳、小馬紮特別方便,哪裡都能坐,隻要有魚站著蹲著都沒事,現在條件好瞭小馬紮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基本都是釣椅釣箱,去釣魚下意識會先找地面平整的老釣位。老釣位有好釣位的好處,新釣位也有新釣位的優勢,在一些被“釣爛”瞭的地方,我就不太願意坐老釣位,寧可選擇雜草叢生、路面不平但安靜、周圍也沒什麼人的新釣位。新釣位出魚好我不太會去修整,因為等你費勁千辛萬苦把位置整好的時候,自己就輪不上瞭,而且也容易招電工、網工。我們這邊的電工狡猾的很,每次都是後半夜出來電魚,專門找釣魚人多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經常打窩,下面有大量的魚聚集,可以說得來全不費工夫水底要幹凈掛底確實頭疼,老斷子線的話也浪費錢,但是如果水底很平整、一點障礙物都沒有,這魚也難釣,像現在這種季節包括之後的春季,魚都要往水草、枯樹靠。除非是整片水域都幹幹凈凈,那魚沒得選,正常情況下還是得選障礙物多點的地方,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嚴重掛底的區域盡量找到一個相對不那麼掛的。餵魚到手軟這應該是大多數新手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無論野釣還是黑坑都一樣,沒魚就打窩沒魚就打窩,撒兩把顆粒已經算最大的讓步瞭。想要魚上岸得用糧食換,這話不假,但也得分分情況吧,如果你打瞭窩一條魚都沒釣到,那說明周圍壓根就沒魚經過,打再多有什麼意義,還不如多抽抽頻率,靠餌料霧化誘魚呢。例:有次我在野釣,釣點是條小河道,寬度也就在三十米左右吧,那天可能是天氣不錯,魚口本來還算可以。後面來個人,這人很有意思,到釣位後第一件事不是調漂也不是開餌,而是先打窩,嘩嘩嘩撒瞭兩袋紅蟲顆粒。不找底就打窩,我還以為他對這地方很熟悉呢,可當他打完窩子把4.5魚竿抽出來調好漂找完底後才發現窩子打遠瞭,說遠麼也不是很遠,.4魚竿又用不上的那種。夠不著窩點怎麼辦呢?隻見他又拿出瞭一包紅蟲顆粒~釣瞭大概一個多小時,也沒見他有口,可能是自己坐不住瞭,就站起來走瞭一圈,十分鐘後回來背起裝備換瞭個地方,操作模式仍舊相同,一整包紅蟲顆粒打窩。大概是因為窩料太便宜瞭,10塊錢3包所以用起來不心疼吧,最後釣沒釣到我不清楚,反正魚是餵飽瞭一群。釣魚,應該把方便留給魚,把困難留給自己魚兒生活在自然環境中要面對太多的危險,如果不謹慎點早就沒命瞭,你想要釣它就得順著它來,要站在魚的立場上思考哪裡既安全又有食物吃,同時遇到危險又能全身而退的。如果隻根據自己的喜好,處處為自己尋找便利,那麼釣魚也僅僅是休閑娛樂瞭,很難有好的漁獲,更別說比別人釣得多瞭。釣魚,應該把方便留給魚,把困難留給自己,如果我記得沒錯,這話是老化講的,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不過要實踐真沒那麼容易。本文到此就結束瞭,不知道大傢看完後有何感想,這7個“怪癖”你又占瞭多少呢?【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