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習性揭秘:三喜三怕,釣魚技巧一網打盡

甲魚又稱為鱉,屬於卵生兩棲爬行動物,其分佈廣泛大到江河小到溪流、水溝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不過近幾年由於環境的破壞加之過度的捕撈,野生甲魚的數量急劇下降,很多釣友都反映“一鱉難求”,自然水域能夠釣一隻甲魚那可真是天大的運氣甲魚有“三喜三怕”,瞭

甲魚又稱為鱉,屬於卵生兩棲爬行動物,其分佈廣泛大到江河小到溪流、水溝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不過近幾年由於環境的破壞加之過度的捕撈,野生甲魚的數量急劇下降,很多釣友都反映“一鱉難求”,自然水域能夠釣一隻甲魚那可真是天大的運氣甲魚有“三喜三怕”,瞭解習性以後並不難釣,一逮一個準除瞭數量的減少,甲魚難釣的原因和自身的習性也有關,要想釣好甲魚必須要瞭解它的三喜三怕三喜:喜靜、喜陽、喜潔。與其說甲魚喜歡安靜不如說膽小更貼切,隻要有點風吹草動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釣甲魚切忌大吵大鬧,和釣草魚一樣喜陽和喜潔兩個特點可以放在一起說,甲魚喜歡曬太陽俗稱“曬甲”,既為瞭攝取溫度,也為瞭借陽光去除身上的細菌三怕:怕驚、怕風、怕臟。這三點和上面是相對應的,小飛就不做過多闡述瞭。總之大傢要想釣甲魚要根據這些特點來選擇釣位,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用這種民間釣法百試百靈,一個都跑不掉!前面說瞭甲魚是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出水換氣,尤其是夏季溫度高尤為頻繁最最簡單的就是主動出擊,看到哪裡有甲魚露頭換氣就在哪裡下鉤。因為甲魚有三喜三怕,其中有一項就是喜陽怕風,所以我們要在風平浪靜的地方找甲魚,這樣它露頭換氣也更加容易被發現當你發現有甲魚露頭,趕緊拿上魚竿在對應的標點下竿,餌料以豬肝、蚯蚓為宜,如果沒有,掛上魚肉或者普通的腥餌也一樣。但你會發現,剛拿上釣竿還沒下鉤的時候它便已經“逃之夭夭”。不過不要緊此時的甲魚並沒有離去僅僅是沈入水中或者泥中而已,隻要把餌拋到附近立馬會見到咬鉤信號再回過頭來說說甲魚的誘餌找甲魚的土方法本身是不錯,尤其針對水庫、魚塘等小範圍水域可謂百試百靈,但對於大江大河來說甲魚的密度畢竟沒有那麼高,也許你找一天都見不到一隻。即使有,大多也在江河中間,手竿難以夠到,這時就需要用到誘餌瞭甲魚素來吃葷,咱們的誘餌其實也特別簡單,準備一些傢禽的內臟,或者青蛙都可以,然後用塑料袋密封起來在太陽下捂一天即可。這樣製作的誘餌又腥又臭,味道極其“霸道”,可是對於甲魚來說卻是致命的誘惑為瞭節省成本,咱們可以用網袋把窩料包住,然後系上一根長繩,拋至釣點即可,假設效果不好再換一個釣點。釣甲魚的裝備及釣餌釣甲魚的線組其實不必多說,網上、漁具店都有專門的套裝,根據自己的目標設定好鉤子大小即可。或者用普通的伊勢尼串鉤、爆炸鉤也許釣餌最好就是豬肝、雞腸。用豬肝的時候要切成長條形,然後稍微在陽光下曬一會兒很多人不明白鮮豬肝和曬過的豬肝區別在哪。實際上效果肯定是鮮豬肝好,但是大傢要明白,吸引甲魚的就是豬肝那股腥味以及鮮紅的顏色。而鮮豬肝在水下泡半小時以上就會通體發白,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是太陽底下曬過的,水中保留時間會長一些。當然也不能曬很久,隻要把豬肝兩邊稍微曬幹中間保持鬆軟即可最後的嘮叨:腥泡也是咱們找甲魚的重要依據之一,甲魚腥泡一般分為兩種1、從嘴裡吐出來的泡泡一般是單個或者一兩個如豌豆大小2、爬行時扒泥土、餌料時泛起的泡泡,魚星小而密集,如帶狀緩緩移動,和鯉魚泡泡比較像文中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