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原因導致野釣鯽魚死窩,找準根源多釣魚
•
技巧
水中魚兒嬉戲遊,岸上釣友愁白頭。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廣,例如天文、地理、魚類學、氣味學等。
水中魚兒嬉戲遊,岸上釣友愁白頭。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廣,例如天文、地理、魚類學、氣味學等。釣魚需要較高的悟性,悟性高的人,一年就能成為釣魚高手,沒有悟性的人,從小釣到七八十歲,依然釣不好魚,這樣的人很多,甚至釣瞭幾十年魚,連釣鯽魚都沒研究明白,野釣鯽魚時還經常死窩。下面,我們來講下野釣鯽魚死窩的5個原因。
野釣鯽魚死窩的5個原因
一、水體清澈見底。都說水至清則無魚,其實並不是水清一定就沒有魚。當水體較為清澈時,人能看到水底的魚,魚也能看到岸上的人,魚的警惕性就會大幅提高,尤其是膽子非常小的鯽魚,如果在釣魚時能夠看到窩子裡的鯽魚,可它們就是不敢咬鉤,就是因為水體過於清澈,增加瞭魚的警惕性。野釣鯽魚死窩的5個原因
二、打窩嚴重超量。很多釣魚人在野釣鯽魚時,打窩都是過量的,有的釣友釣一次鯽魚,打窩量甚至達到一斤多,想不死窩都難。打窩過量之所以會死窩,是因為鯽魚的攝食量很小,並且隻吃散碎的魚餌,窩料太多,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吃完,而且重窩還會讓鯽魚變得非常警惕。正常情況下,野釣鯽魚的打窩量在50克左右即可。如果隻用拉餌抽窩,單開拉餌50~100克就足夠瞭,也可以搭配10~20克的酒米打窩。野釣鯽魚死窩的5個原因
三、拋竿過於頻繁。野釣鯽魚非常需要控製節奏,打完窩子,休養20分鐘左右再開釣。每隔1~2分鐘拋一次竿即可,不要高頻率拋竿,因為頻繁的竿影晃動能夠大幅提高魚的警惕性,讓窩子裡的魚感到非常恐慌,不敢吃餌,甚至是把魚給嚇跑。所以,野釣鯽魚時非常休閑,慢節奏反而釣得多。野釣鯽魚死窩的5個原因
四、垂釣環境吵鬧。野生鯽魚的膽子遠比我們想象的還小,對聲音非常敏感。哪怕在野釣鯽魚時用力跺一跺腳,都可能把窩子裡的魚群給嚇跑,直接就死窩瞭。所以,野釣鯽魚時,一定要避免發生異常的聲響,比如開關車門、跺腳、擡釣箱等發出的聲音,都可能導致死窩。野釣鯽魚死窩的5個原因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