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魚群:釣魚避免驚窩的4個竅門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在釣魚時,如果一些垂釣細節沒有掌握好,導致窩子裡的魚受到驚嚇,進而陸續地離開窩子,使釣獲大打折扣。這種情況被釣魚人稱為驚窩,很多釣魚高手在釣魚時都怕驚窩。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在釣魚時,如果一些垂釣細節沒有掌握好,導致窩子裡的魚受到驚嚇,進而陸續地離開窩子,使釣獲大打折扣。這種情況被釣魚人稱為驚窩,很多釣魚高手在釣魚時都怕驚窩。那麼,釣魚時如何才能避免驚窩?下面,我們來講下釣魚時避免驚窩的4個竅門。

釣魚時避免驚窩的4個竅門

一、垂釣時盡量保持安靜。魚類的個體越大,往往警惕性就越高,尤其對周圍環境的聲音非常敏感,稍微有一些異常的或者較大的聲響,往往就會驚擾到魚,甚至把窩子裡的魚嚇跑。所以,在垂釣過程中,要盡量保持安靜,不要大聲說話,也不要製造出其他的聲響。

釣魚時避免驚窩的4個竅門

二、單次補窩時不要過量。在釣魚時,打完窩子以後,為瞭確保窩子能夠持續誘魚和持久留魚,每隔一段時間,一般都需要補窩,補窩時也很容易驚窩。在補窩的時候,要盡量避免產生較大的聲音,也不要大量地補窩,如果補窩量過大,窩子裡的魚發現較多的窩料落入水底,警惕性會飆升,感覺到異常,也會逃離窩子。

釣魚時避免驚窩的4個竅門

三、學會正確的刺魚動作。許多新手釣友,刺魚動作不標準,導致刺魚的聲音過大,或者是在窩子裡跑魚,這是驚窩的常見原因之一。在釣魚時,拋竿以後,線組一定要繃直,確保刺魚動作能夠快速傳導到魚鉤,提竿刺魚的動作幅度不要過大,防止魚竿和魚線出現較大的提竿聲,才能避免在刺魚時驚窩。

釣魚時避免驚窩的4個竅門

四、中魚後快速領出釣點。提竿刺中魚以後,要根據感覺來大致判斷魚個體的大小,然後快速把魚領出釣點。之所以用領這個詞,是因為魚被刺中以後,短時間沒有反應過來,處於發懵的狀態,不會掙紮,在這個真空期,均勻用力,快速地把魚領出窩子,就可以避免在遛魚過程中驚窩。

釣魚時避免驚窩的4個竅門

綜上所述,就是釣魚時避免驚窩的4個竅門。可能其中有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各位釣友可以留言補充。在釣魚時之所以會驚窩,主要是因為魚的警惕性較高,安全感不足。如果要增加魚的安全感,降低魚的警惕性,可以在窩料中添加少量的魚安素,魚安素,是一種魚類安全信息素,可以提高魚的安全感,讓魚在釣點中感到安全和舒適,具有持久留魚的作用。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