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魚的喜好與垂釣技巧:瞭解其覓食習性與味型偏好
•
技巧
黃花魚,又名黃魚,石首魚,是石首魚科黃魚屬魚類的統稱。黃花魚的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耳石。魚腹中的白色魚鰾可作魚膠,有止血的功效。黃花魚分為大黃魚和小黃魚,都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
黃花魚:你不可不知的垂釣秘籍
,讓我們來聊聊黃花魚,這種又名叫黃魚、石首魚的魚類。它屬於石首魚科黃魚屬,頭部兩側有兩顆堅硬的耳石,魚腹中的白色魚鰾還能作魚膠,具有止血功效。黃花魚分為大黃魚和小黃魚,都是我們國家重要的經濟魚類。海釣愛好者大多都曾經釣過黃花魚,釣法簡單,且容易釣到不少魚。由於大黃魚已經瀕臨滅絕,所以本文主要介紹的小黃魚。
黃花魚的生活環境
黃花魚在我國海域廣泛分佈,從黃海南部開始,經過東海、臺灣海峽,一直到南海雷州半島東部。它是一種暖溫性集群洄遊魚類,通常棲息在60米以內的近海中下層。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天向沿岸洄遊,產卵後分散在近海索餌。黃花魚的生存臨界水溫是8~℃,最適水溫在18~℃。當水溫低於17℃時,黃花魚的食欲會逐漸減弱,低於15℃時,攝食量會減半,低於10℃時則完全停止攝食。
黃花魚的覓食習性
黃花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其食性隨著生長階段的不同而變化。魚苗階段主要以浮遊動物為食,幼魚階段則以橈足類、蔓足類等為食。亞成魚階段主要以小型甲殼動物為食,成魚階段則以甲殼類、頭足類為食。小黃魚具有浮遊底棲與遊泳動物食性,對食物選擇性小,主要攝食浮遊動物、魚蝦等。在黃海南部、東海北部海域,小黃魚主要攝食遊泳動物,在不同的生活時期攝食強度不同,其中越冬期(約3月)攝食強度最弱,產卵期(約5月)居中,索餌期(約12月)最為旺盛。
黃花魚的垂釣方法
黃花魚性情溫柔文靜,釣具選擇上應以輕便靈巧為主,手竿、海竿都適合。手竿長度最好在5.~.2米之間,選用4~8號尼龍線。船釣黃花魚時,應選用長約2~.5米的甩竿,並配上20號鉛砣,貯4~6號尼龍線200米左右。垂釣黃花魚的最佳季節是暮春,黃花魚會到近岸來產卵。釣點可以選擇磯岸、沙灘、防波堤等。將釣鉤甩至釣點後,靜靜等待魚訊。當魚咬鉤時,竿尖會微微顫動,這時要迅速起釣。
打窩和用餌技巧
無論是哪種釣法,釣餌都可以選擇活蝦、沙蠶、海蟲、魚肉等。掛釣餌時,應讓鉤尖露出餌外面,以更好地鉤住魚嘴。如果遇到黃花魚的魚情,可以打窩誘魚。窩料和釣餌中可以添加魚可因和魚冷丁,這兩種物質能夠大幅增強釣餌的誘魚和促食效果。魚可因是一種海水魚專用的誘魚劑,具有舒適的腥香氣味,含有各種類型的優質氨基酸,能夠提高釣餌在海水中的集魚能力。魚冷丁則是一種海水魚饑餓素,能夠刺激海水魚的味蕾,產生強烈的饑餓感,迫使產生攝食動作。將這兩種物質搭配使用,垂釣效果會更好。
總結來說,黃花魚是一種優秀的垂釣對象,了解其生活習性和垂釣方法,將會使你的垂釣之旅更加愉快。如果你對黃花魚垂釣有更多的興趣,不妨關注我們的網站中國鱼竿网,我們會提供更多有關黃花魚的資訊。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