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野釣發窩慢?遵循這三個打窩技巧,可提高發窩聚魚速度

钓鱼人都知道,不论是黑坑垂钓还是野钓,能不能钓到鱼有个好收获,打窝这一步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老话说想要鱼上岸就拿窝料换,打窝这一步做得不好,那么想要钓到鱼是很困难的,它远比其它的垂钓技巧要重要。

本文共計1339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釣魚人都知道,不論是黑坑垂釣還是野釣,能不能釣到魚有個好收獲,打窩這一步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老話說想要魚上岸就拿窩料換,打窩這一步做得不好,那麼想要釣到魚是很困難的,它遠比其它的垂釣技巧要重要。

釣魚打窩的重要性大傢都明白,但是如何去打好這個窩很多釣友並未掌握,也可以說完全不懂,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冬季野釣打窩的一些技巧,如果你在冬季釣魚時窩料沒少打,卻發現釣不到魚或者發窩很慢,那不妨看一看這些技巧知識做個參考。

一、冬季野釣窩料的品種

很多人釣魚隻會註重餌料的味型和品種,他們會把餌料弄得很好容不得有半點錯誤,可是就會疏忽窩料的使用,這也導致瞭釣魚時窩料沒少打,可到最後釣到的魚卻很少,要論餌料和窩料哪個更重要,我個人認為是窩料,因為魚進不進窩,能否留住魚,窩料起著引導性的作用。

冬季氣溫低,對窩料的選用其實和餌料是差不多的,都需要很濃的腥味,低溫下魚的活躍度不高,如果窩料比較清淡沒有味道,這時很難激起魚兒攝食的欲望,和餌料運用是一個道理,冬季可以用腥味的粉餌窩料,可以用細小的酒米窩料,也可兩者混合,粉餌快速誘魚,酒米則是留住魚。

二、冬季野釣窩料的狀態

冬季釣魚,窩料的狀態也很重要,冬季我們能釣到的魚類品種並不是很多,例如草魚、翹嘴、鰱鳙、羅非魚等,這些魚在冬季基本不會開口,氣溫低它們會選擇一種避寒休眠的模式,就是餓瞭也不會吃,主釣的魚隻有鯽魚和鯉魚,因為這兩種魚比較耐寒,一年四季都在活動覓食。

打窩發窩慢,除瞭窩料品種使用不正確魚不愛吃,還有一點,那就是窩料的狀態不對,這裡說的狀態是指窩料在水中的擴散速度,打個比方,一個用玉米粒打窩,一個用粉餌酒米打窩,玉米本身不會霧化,肯定發窩很慢,冬季也不適合使用,再說粉餌酒米,粉餌在水中霧化快,酒米又有酒香,在水下有更好的揮發擴散,自然聚魚更快。

三、冬季野釣窩料的用量

有些釣友存在一個錯誤的觀點,說窩料打的越多釣到的魚也會越多!打窩隻是誘魚,魚最終是吃魚鉤上的餌料我們才能把它釣上來,窩料打多瞭可能魚是過來的比較多,但這不證明你就能釣到很多,兩者是不同的意思,這點大傢一定要分清,窩料打多瞭會造成魚隻吃窩料,而不來咬鉤。

魚在低溫環境下不活躍,每天不會到處活動,覓食的範圍也是有限的,打窩不控製窩料用量,幾大盆的往水裡倒,大傢想想水下都是窩料,魚過來吃窩料都吃不完,誰還咬鉤?冬季釣魚窩料的用量要控製好,正確的做法是寧願少打後補,也不要一次性打很多窩料,也許這釣點周圍就那麼幾條魚,這幾條魚窩料都吃飽後也沒其它魚在過來。

寫在最後:

冬季野釣打窩主要圍繞窩料品種、窩料狀態、窩料用量這三個方面進行,窩料要腥、要味道重,狀態要有霧化發窩聚魚快,用量要知道控製,有時都不用直接打窩,用抽大餌團就完成打窩,來一條釣一條,隻有掌握好這幾個知識才能在冬季更快速的釣到魚,大傢學會瞭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