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對腥臭餌料與香餌的偏好解析

講到釣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是要講到魚對腥臭餌料與香餌的偏好,可能就少有人知道了。這不,今天老編就來給大家解析一下,這其中的奧秘。

來說說腥餌。一般來說,肉食性魚類喜歡腥餌,而雜食性魚類則不太喜歡腥餌。但是,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要看具體的季節和環境。比如,冬天和春天,因為水溫較低,魚類更偏向於吃腥餌;夏天和秋天,因為水溫較高,魚類更偏向於吃香餌。這種說法也有一句話概括:“冬春腥;肥水香,瘦水腥,常釣魚的也有以下說法:夏秋香。”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魚類對於腥臭味和香味的偏好。據研究,正常情況下,魚對腥臭釣餌的欲望要比腥香釣餌強烈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釣魚人傾向於使用腥臭味餌料的原因。但是,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魚是討厭腥臭味的還是香味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也並沒有絕對的答案。不同的魚種對魚餌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有些人喜歡用阿魏來做釣餌,因為它有蒜臭味,但效果好像也沒有多突出。當然,我個人釣魚的新技術也不行,我也曾經用過阿魏、白酒泡玉米渣做過魚窩。另外,市面上很多魚餌當中本身就已經加到阿魏了。

那麼,腥臭味型的餌料對釣魚人來說,是不是就難以接受了呢?也許會有人這麼想。實際上,這也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問題。這主要還是要看釣什麼魚,釣魚的地方,以及當地水質等各方面的因素。

舉個例子,比如你在家鄉的池塘裡釣魚,那麼就可以盡量使用一些當地的食材,因為這樣的釣餌更容易引誘到魚兒。但是,如果你去了一個不熟悉的地方釣魚,那麼可能就需要特別注意釣餌的製作和選擇了。

另外,釣魚時還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防止香味泄漏,導致擾民。這就需要在保存釣餌的時候,一定要密封嚴實。這樣,既可以保證釣餌的香氣,又可以避免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講到這裡,我們再來看看釣餌的製作方法。以下是一個釣餌的製作流程:

釣餌製作流程

1.選料—洗凈—采肉一漂洗一脫水一精濾一排斬

2.調料

3.成型

4.水煮一冷卻

5.包裝

這裡再給大家介紹一個釣餌的輔料配方,以魚肉50kg計:

食鹽1kg,澱粉3kg,砂糖0.5kg,味精0.075kg,薑汁適量,含水量一般為魚肉重量的50~60%。

在操作過程中,還有一些要注意的點:

1.選料:選擇重1.25~2.5千克、肉質厚實、鮮度較高的魚。

2.刮肉:魚剖殺洗凈,從尾到頸,去內臟,去脊骨,取下背部兩塊肉,先冷藏一下再刮取魚肉。

3.排斬:將魚肉平放在砧板上,用雙刀有節奏地按順序排斬,至魚肉稍有轉白,手感有黏性時為好。

4.攪拌:將魚肉泥放於容器內,先加7成左右的清水,水的總量為魚肉的1.7倍,用竹筷將魚肉泥劃散,成黏糊狀後,放入輔料。

5.擠丸:潔凈鐵鍋—口,盛以清水,另備邊緣光滑的羹匙一個,左手攥魚糜,從虎口處擠出成圓形顆粒。

6.煮:煮負丸要用旺火,火不旺魚漂丸隻熱不熟,時間—長會變味。

總結一下,釣魚是一件既有趣又有學問的事情。了解魚類的喜好,選擇合適的釣餌,才能讓你的釣魚之旅更加順利。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