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釣鯽魚技巧:掌握高效釣魚法

前兩天要準備

前兩天就要開始準備,找個深水區,挖個冰洞,不要太大,就像臉盆那麼大就可以。冰要夠厚,夠結實,最好能遊泳,防止危險。長桿短線,細線小漂,小鉤活餌,釣靈,酒米打窩,腥甜為主。

冬天釣鯽魚的科學原理

好釣,真的好釣!冬天釣鯽魚的技巧,寒冷的冬天,也能釣到魚,特別是鯽魚,這是向科學根據的。從物理學角度看,水面溫度即使降至0度,甚至更低,深水區的水溫也能保持在4度。而一般魚類的最佳生長水溫是15~25度,超過30度或低於4度時即不吃不動。鯽魚屬耐寒魚類,在4度時還是照常進食。它們為廠生存和次年的繁殖,只要自食可吃仍不會錯過機會,所以寒冬也能釣鯽魚,如果得法,甚至可以做到鯽魚滿簍。

釣具要小巧靈活

釣諺雲:“冬釣鯽魚三大巧,竿長、線細、魚鉤小。”手竿宜長,以5.4-6.3米為好,因寒冬釣點離岸邊較遠,竿長才能釣遠、釣深。漁線易細,以進口0.l-0.15毫米為宜。魚鉤宜小,以進口4-6號鉤為宜。此外,墜子宜小而重,可將粗保險絲捶平、捶薄,剪成小長方形裹在漁線上。浮漂宜用細長漂,以“七星浮漂”的三粒為好,一粒在水中,一粒在水表,一粒平躺在水面。這樣小巧靈活的釣具配置,主要是針對寒冬鯽魚活動量小、吞食時嘴張得小、攝食動作輕微等特點而設計。此外,釣組整體靈敏度高,有利於觀察鯽魚拱餌咬鉤的微弱信號,以便把握提竿時機,擴大約獲量。

天氣要晴暖無風

寒冬釣鯽魚,要選擇晴暖無風的好天氣。魚在寒冬時節,對天氣的陰、晴、風、雨、雪等各種因素都有敏感的反應。因此,嚴冬釣鯽魚,天氣便成為影響獲魚多少的重要因素。理想的天氣是:晴暖無風、陰但溫暖、寒潮1-2天後氣溫陡升時。不理想的天氣是:陰雨連綿、風雨交加、寒潮襲擊、雖晴但冷等。這是因為晴暖人風的天氣,氣溫相對高些,鯽覓食較活躍。

釣午

釣諺雲:“冬釣午”,寒冬一日之中鯽魚咬鉤的最佳時間是9-15時,此時氣溫、水溫較高,是魚兒活動覓食的好時機。其他時間,由於氣溫、水溫較低,鯽魚處於冬眠或半冬眠狀態,少吃少動,很難有魚上鉤。中午出釣正合時宜。

釣場宜小水域

寒冬釣鯽魚要避開大水域和流動性水域,宜選擇小水域。水面小吸熱快,水溫相對高些。水深的池塘更理想,一是魚多,二是容易上魚。

要釣潭、釣陽

潭者,指水域的深水區。寒冬,鯽魚遊到深水區“避寒”。因此,釣點應選擇在水深1-2米處下鉤為宜。寒冬釣深,並不是說水越深越好。水深超過6米以上,光照不足,天然餌料缺乏,沒有鯽魚棲息、覓食,豈能釣到魚!陽者,是指垂釣水域中向陽的地方。鯽魚對水溫變化極其敏感,在同一池塘,魚兒多棲息和覓食於向陽的一側,故釣點應選擇朝南的一側。如果向陽一側伸竿有障礙,側陽亦可。

魚餌要香、要活

寒冬釣鯽魚,誘餌要香,以“藥米”為上乘。其做法是取靈草50克、排草60克、香鬆50克小茵30克、滑石30克、大黃10克,放人高粱白酒浸泡,一個月後就可使用,但泡的時間越久,效果越好。垂釣前夕,將藥酒倒入少許盛有大米的塑料瓶中,製成“藥米”,“藥米”下水之後,香味很濃,鯽魚特別喜歡吃,而卻久留不會遊走,若釣行手中無“藥米”,也可用麥麩、酒浸碎米、玉米渣。菜籽兒餅。啤酒糟、食品屑兒等,攙人少量的食用香精或曲酒、糖,效果也不錯。寒冬釣鯽魚的釣餌一般是活食唱主角。線蟲、蚯蚓效果最佳這兩種釣餌腥味濃、蛋白質含量高、顏色紅艷,下水後又能蠕動,鯽魚見到如此美餐,豈能放過!

把握握竿時機

寒冬水溫低,鯽魚遊動、覓食的速度慢,以釣守窩為佳。打窩後,鯽魚遊進窩點需半小時左右,故要耐心等待,切不可“蜻蜒點水”,頻頻換位。下鉤之後,還應隨時提動釣鉤,使死餌變活餌,刺激魚的食欲,誘它上鉤。適時提竿同樣重要。寒冬,鯽魚攝食時嘴張得很小,動作極其輕微,因此要集中精力觀漂,稍有顫動即應提竿。按照前述釣具的組合,鯽魚吃上鉤後,如果用“七星浮漂”,三粒漂一般是水中和水表的一、二粒徐徐上冒;如用立漂,一般是浮漂慢慢上升或平倒於水面或慢慢下沈,這就是提竿的最佳時機。一見浮漂有微動,便適時提竿,一條歡蹦活跳的鯽魚,便被從“魚間”拉到人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