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技巧:鯽魚的三種釣法 - 戳拱釣法詳解

戳拱釣,這個名兒在我們這江淮地區,大家都愛叫它“點鉤”。這可是一種特別有意思的釣法,有點兒像跟魚捉迷藏,而且還有著明顯的季節性。春季嘛,大約是4月20號到5月20號,秋天就是8月20號到10月15號,但秋天的機會還是比不上春季那麼多。而且,這個釣法最好在早上6點到10點,或者下午3點到7點這個時間段。那麼釣的對象主要是什麼呢?就是那些在水草茂密的地區,產完蛋後還在那裡拱草找吃的鯽魚。有時候還能遇到鯉魚和魴魚,這種釣法不用打窩,不用漂,也不釣底,也不用墜子,但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裡,比普通釣法能收獲多好幾倍呢!特別是那些長滿浮萍的池塘,沿岸水域的水草那可真是茂密得很哪!你若想在那裡打窩,剛剛開始扒開一個洞,想放釣,結果洞又合上了,真是讓人頭疼。這時候,釣拱釣就成了解決方案。

一、釣具

  釣竿:我們一般選擇竹製的插接竿,三節,長度在3到5米左右,竿梢要硬一些。

  釣線:高強度透明線或者五色線都可以,粗細大約在0.15到0.2毫米左右,如果強度夠,再細一點也沒問題。線長一般1到1.2米,一條線兩頭系鉤。

  釣鉤:一般選擇6到7個中下層上嘴鉤,鷹嘴略差,鉤要有倒刺。

  釣餌:紅色蚯蚓是最棒的,比如大平2號。

二、釣法

  清晨或者下午,帶著釣具到水草茂密的地方,把釣竿和釣線裝備好,然後上餌。接著,輕輕將鉤子遞向水草中有咂咂聲,冒著泡,拱著草的地方,把鉤子送到水草下6到10厘米,然後輕輕地上、下提動鉤子,這時水草下的魚見瞭以為是蟲子,就會吞鉤,這時就可以提竿得魚了。如果1到2分鐘還是沒吞鉤,可能魚已經走了,可以換個地方。

三、技巧

  在釣“點鉤”的過程中,有兩點是關鍵。

  如何將鉤子快速準確無誤地送到有魚的水草下面,因為只要在魚沒走之前將鉤子送到草下去,就有很大的希望。由於水草茂密,要想鉤子一下子就送到有魚的水草下並不易。

  可找水草中有小孔的地方遞進去。

  可輕輕在魚窩的上面抖動鉤子,這樣一般也能將鉤子抖下去,但一定要輕,以免把魚嚇走。如果鉤子掛在水草上,則不可硬拽,可輕輕抖動掉鉤子上的水草,以免嚇走魚。

  也可待拱草的魚走動時跟著魚伺機下鉤。

  如何判斷魚已吞鉤,何時提竿?

  當鉤子送到水草下後,如果魚不再吹泡、拱草就可判斷魚已吞鉤,或已經溜走,這時可以提竿。

  下鉤前可將漁線刮曲一節,當魚吞鉤後,見卷曲的線向下伸動,可以提竿。

  可將送下去鉤子後的線搭在水草上,當魚吞鉤後搭在水草上的一部分可見向水草下移去,可以判斷為吞鉤,應及時提竿。

  當看到聲響處有鯽魚拱動浮萍,或凸起一個浮萍包,甚至伸出頭在水面吸氧。遇到上述現象後,就要不失時機地把餌鉤送到鯽魚活動處。如果遞鉤後,沒見魚上鉤,要上下提拉釣,以此誘魚和顯示釣餌可見度。如有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魚。還有當魚吞鉤後不要猛拽,遇到個體大的魚可不拉出水面,可伸手在水草內將魚拿住,這樣以免跑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