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巧:池塘釣鯽魚的高效方法

釣魚這門藝,說簡單簡單,但要釣得爽,就得掌握一些技巧。像這池塘釣鯽魚,看似簡單,但要想釣得爽,還真得有些妙招。下面,就讓我來跟大夥兒分享一下,掌握技巧:池塘釣鯽魚的高效方法。

一、釣組要精細

釣魚,線組的選擇可是關鍵。如果塘口水清,那麼主線就要用細線,直徑0.12~0.14毫米。腦線呢,可以選擇多股錦綸軟線或美國蜘蛛線,顏色最好是接近淤泥的墨綠色或灰黑色。長度呢,夏天可以稍微長一點,冬天就要短一點,大約2~3.5厘米。鉤子嘛,要選小號的細條鉤,比如4~5號袖鉤、溪流6號或海夕4~5號鉤。漂呢,用白雞翅膀羽毛剪成0.8厘米長的小段,三粒就夠了。墜子呢,用鉛皮卷製,固定在主線與腦線的結點上。調整漂墜配比時,要用小銼或指甲一點一點將墜修整成棗核形,這樣水阻小。然後手指浸濕蘸堿粉將墜搓一搓,清水沖凈,晾幹,再放入醋液裡浸一下,以消除金屬光澤。這樣製成的小墜看上去就像一小粒老鼠屎,下到水底不會驚魚。

二、選點要避開老窩

鯽魚群有領域性,草塘中的鯽魚領域性尤強。另一方面,鯽魚反復接觸釣具釣餌並屢屢經歷危險之後會形成條件反射,見鉤就怕,見餌回避。所以一個窩點如天天去釣,窩點周圍的魚會越釣越少,越釣越滑。因此,選點時務必避開老窩。判斷是不是老窩主要看塘邊,凡塘邊踩踏得光光溜溜,地上又是煙蒂又是餌料渣的地方都是老釣位,其前方的水面草膛必是老窩口。據此,選點時可先按風向、深淺確定好大的選窩區域,再在此區域內沿塘邊觀察,哪個地方老釣位少就在哪片水域選點。 哪怕與老窩口錯個一二米,也比直接釣老窩效果好,尤其是草塘。

三、下窩食宜少

老塘及水淺、塘面小或鯽魚較大的塘口,窩子切勿打重。如該塘近期釣的人多,甚至不宜打窩子,因為魚已對窩食形成瞭條件反射,見窩食就跑。那麼如果用面食作釣餌,可試著向釣點附近投擲十幾粒綠豆粒般的小面球,這樣更易於誘魚嘬食上鉤。

四、上餌要小

\"濫塘\"之鯽\"久經沙場\",有很強的抗釣能力,表現為對食物的警覺。因而常出現窩中魚星直冒,但魚兒就是不吃釣餌的情況。對付這種\"刁魚\",不僅要線細鉤小,餌也要上得小。比如用面食,餌粒要搓得如同半顆金絲米米粒那麼大,裝在鉤尖上,使其在水底看上去如同窩食中的一粒。此外釣餌配方也應同窩食的基本相同,這樣形、色、味皆同,魚兒難辨真偽,自然誤食上鉤。

五、釣中註意事項

\"濫塘\"之鯽特別警覺,因而垂釣過程中應盡量減少驚魚因素。比如淺水塘下窩要用打窩器將窩食送至窩點上方輕輕撒下,不能用那種在水中蕩來蕩去的窩食罐,也不能用手將窩食攥成團投向窩點。打完窩後應稍歇,待窩中起星或估計魚已上窩時再下鉤。人在釣位上站定之後少走動,換窩或送魚入護時應\"躡手躡腳\"。魚護盡量遠離釣位。鯽魚中鉤及出水後常用身體尾巴絞線,所以魚兒上岸後常可看到腦線及墜上端的主線上黏著少許黏液。清除黏液可采摘兩片愛蒿或白蒿的葉子,用手指搓爛,然後包住鉛墜和釣線捋一捋。愛葉和白蒿葉有股濃烈的香氣,夏秋鯽魚對此香味蠻感興趣。衣服忌鮮亮,夏季穿白襯衫站在塘邊反光強烈,最易驚魚。出釣時應帶一件暗色衣服,到瞭塘邊立即換上。

這就是釣池塘鯽魚的高效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記得,釣魚不僅是技術,更是心境。享受釣魚的過程,享受與大自然接觸的時刻,那才是釣魚的真諦。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