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高手揭秘:野釣鯽魚的兩大秘訣

一、選擇釣點的秘訣

野釣鯽魚, 要掌握的是如何選擇釣點。鯽魚作為廣譜性魚類,在自然水域中分布較廣,但並不意味著隨處可見。尤其在春秋兩季,鯽魚的活動範圍和棲息地會有一定的規律。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 寬河釣窄,窄河釣寬。這是因為鯽魚在寬水域中會尋找窄處覓食,而在狹窄水域則喜歡在寬處隱蔽藏身。凸地,特別是向河心延伸的部分,是魚兒遊弋的必經之路。灣處水草密集,浮遊生物多,且能避風躲浪,是鯽魚覓食和棲息的安全港。

2. 方正池塘釣四角,長堰直岸釣中間。四角是魚兒轉換方位時常常逗留的地方,且始終有兩角處於下風口,浮遊生物較多。長堰直岸,無凸凹處,冬春可以選擇堰頭、堰尾,夏秋則多在中間兩岸的壁坎處。

3. 岔河流水釣進口,挨到草邊去下竿。岔河、主支流進水口,流水匯集,天然浮遊生物多。若灘腳且有上遊魚兒愛戲水而下,下遊魚兒想逆水而上的話,這裡更是釣點。

4. 深淺水界找坑塘,亂石橋墩樹下邊。河面兩岸大石處,河床底下有亂石的地方和橋墩旁,大樹下,一般水都較深,是冬夏兩季大鯽魚的藏身之地。深淺水位交界處,河底必然有坑塘,這裡的魚兒多。

二、釣魚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野釣鯽魚,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一些問題,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 撒窩下竿後,一直不見有任何反應。這可能是因為位置沒有選好,水下根本沒魚;或挨草邊撒窩,明草下面有暗草,餵料全部撒落在草上;還有可能是釣餌不“對路”,需要馬上更換釣餌。

2. 起竿獲魚,突然就不見它咬鉤。這可能是因為鯽魚成群結隊,四處遊竄,把它們“一夥”釣了後,另一群還沒有進窩;或是窩裡有其它水生動物幹擾;還有可能是大魚進窩,需要立即換用釣具、釣餌,臨時改釣大魚。

3. 非小雜魚鬧窩,但又老是揚竿不中。這可能是因為提竿過早,魚還沒有銜餌進嘴;或鉤鈍、鉤門太小;還有可能是穿餌臃腫,素餌硬質或捏的顆粒狀太大而阻塞了鉤彎的鉤門,致使鉤尖沒有刺進魚嘴。需要注意調整餌的形狀大小。

只要我們掌握了以上幾點,相信在野釣鯽魚的過程中,我們的釣獲一定會不斷增加。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