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釣法三大核心技巧揭秘

《臺灣釣法三大核心技巧揭秘》

一、動態調標術

臺灣釣法,簡稱「臺釣」,這是一種在垂釣界廣受歡迎的釣魚方法,它的核心在於動態調標術。許多人認為,調標就是簡單的「調4目,釣2目」,其實並非如此。動態調標術涉及多種因素,如氣象、水質、魚情等。

以釣鯽魚為例,在江南地區的初夏、黃梅季節及雷雨前的悶熱天氣,因為氣壓低,水中溶解氧減少,魚兒會出現「浮頭」現象,這時的魚兒攝食量銳減。這時,我們就需要將調標從「調4目,釣2目」調整為「調5目釣平水」或「無風調6目釣1目」,這樣可以增加上魚率。

春季魚兒產卵前後和秋高氣爽時節,鯽魚旺食,但見「鈍感」,空竿比例大。這時,我們應該將調標從「調4目,釣2目」調整為「調3目、釣2目」或「調3目、釣2目」,如果鉤子吸得太深,則改為「調3釣3」。

釣小鯽魚時,我們應該採用「調鈍釣靈」或「調鈍釣鈍」的方法,常用「調5釣4」,有的甚至「調6釣7」,才會有較高的上魚率。

二、引魚技術

在竟釣中,引魚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引魚,也就是誘魚,只有將魚引到釣點附近,才有可能提高上魚率。

窩引:釣賽規則不允許用工具打窩,但不等於不能做「誘窩」。開賽時,我們可以以鉤掛法下足乒乓球大小的餌團誘魚匯集。但如果在每平方米水面40餘尾密度的職業池競賽,使用指甲大的兩顆餌量已經超量,會把魚引亂。

逗引:這裡的逗引,不是指傳統釣魚技術中的逗引魚咬鉤,而是在見標有反應魚快吞餌時,故意揚空竿,使鉤上的料餌散落,引誘魚兒吞吃。這樣可以增加魚兒的攝食機會,提高上魚率。

三、餌料和添加劑應用

在臺灣釣法中,餌料和添加劑的應用非常重要。適合的餌料可以吸引魚兒,提高上魚率;而添加劑則可以增加餌料的誘魚效果。

針對不同的魚種和水質,我們需要選擇不同的餌料和添加劑。例如,釣鯽魚時,可以使用玉米、麵粉等餌料,再添加一些香腸油或紅糖等添加劑,增加餌料的香氣和黏度,提高魚兒的攝食欲望。

總結來說,臺灣釣法的三大核心技巧是動態調標術、引魚技術和餌料及添加劑應用。只有掌握這些技巧,才能在垂釣中取得好的成績。

強調一下,這些技巧需要釣手們在實際操作中不斷摸索和練習,才能逐漸掌握。

以下是一些臺灣釣法的實用小貼士:

  • 在調標時,要注意觀察浮標的動作,了解魚情和水質的變化。
  • 在引魚時,要掌握好逗引的時機和力道,避免引起魚兒的疑慮。
  • 在選擇餌料和添加劑時,要根據魚種和水質來選擇,以提高誘魚效果。

希望這些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讓你在垂釣的旅程中更加順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