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技巧:有效應對釣具掛底問題
垂釣小秘笈:有效應對釣具掛底問題
垂釣這門藝,不僅僅是簡單地將魚竿放在水邊,等待魚兒上鉤,更是一門技藝與體驗並重的活動。在垂釣的過程中,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都難免會遇到釣具掛底的情況。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聊聊如何有效應對釣具掛底問題。
垂釣中掛底的問題,其實是由於諸多因素造成的。比如,我們經常垂釣的峽谷水庫,它們都是依賴河道的自然走向,利用峽穀地形築壩而形成的。這樣的水庫底部地形複雜,峽谷溝底極不平坦,水下隱蔽物多,魚兒也多也大,有很多亂石、溝坎、深潭等。這些隱蔽物是鯰、鯉、鯽、黃顙、烏鱧等魚類的最佳棲息地。許多釣友都喜歡選擇這樣的位置作為釣位,但是在垂釣中卻很容易掛底。
對付掛底,許多人都是大力抖竿,但這種方法很容易斷鉤、斷線,甚至把魚竿抖折斷,那就太掃興了。而且在抖的過程中很容易把已經被誘進窩點的魚驚走。於是我向多位老手詢問,並在多次掛底中試驗,發現了一些非常有效的方法。
掛底應對技巧:手腕提竿,堅持5-10秒
當你發現黑漂時,不要大力揚竿,而是運用手腕的力量提竿。魚鉤在水下的行程有10公分就足夠中魚了。這時如果發現是掛底,不要使用小臂的力量,手腕也不要加力,緊緊繃住線,堅持5-10秒。有魚的話就會遊動,不動的話,就鬆線,讓浮漂回位。利用浮漂的浮力,有時也能脫離。
然後,站立,把腳盡可能的向前站,手臂伸向前側,輕抖兩下,一般來講就會脫離。假如還未脫離,就讓浮漂 回位,手臂再向前側伸,再輕抖。如果三次仍然沒有脫離,那就只好丟卒保車了。在釣位的兩側找個尖嘴部位,用手拽線,逐漸加力,直至拉斷子線。如果尖嘴部位離釣位較遠,必須要用魚竿的話,一定要讓魚線和魚竿保持直線再拉,確保魚竿不受損傷。
個人經歷:立夏那天的一次掛底經歷
我在立夏那天就犯了主觀上的錯誤,在沒有判斷和緊繃線的情況下就按上述方法操作。結果在第三次操作中,開始出線約20-30m,最終大魚還是遊回龍宮。這次經歷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釣具掛底應對技巧的重要性。
垂釣中掛底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方法和經驗。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技巧,就能讓我們的垂釣之旅更加順利,更加愉悅。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