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魚之道:明智策略,收獲翻倍
冬釣秘笈:釣魚之道,翻倍收獲
10月下旬的時候,黑龍江省就進入瞭初冬,此時的釣迷們也進入“貓冬”階段,冷不丁閑暇下來,還真讓人不大適應。每每拿出心愛的釣具坐在燈下仔細地擦拭,慢慢地回味那一幕幕讓人心動的釣魚往事……特別是前年的一次冬釣,最令我難忘。
那是2003年10月末的一天,這個時候我們這裡的天氣已經十分寒冷瞭,鯉魚基本上不開口瞭,唯獨可釣的隻有鯽魚。時逢周日,我見天氣晴朗,溫度尚可,便迫不及待地收拾好釣具,騎車來到一傢收費還算合理的池塘,交瞭20元塘費後做開釣的準備工作。
我用的是3.6米的超硬調釣竿,主線采用0.8號,子線0.4號,4號袖鉤,魚漂是“鯽針”1號。釣餌配比是“水の峰”紅鯽50%,倚天劍一代40%,加10%的南極蝦粉,餌與水的比例1:1,在這個季節用這種腥香型釣餌,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調餌後我等瞭10多分鐘,便開始搓大餌向選好的釣點拋竿,並找底測水深,得知水的深度在1.8米,這樣的深度對釣鯽魚來說是很適宜的。連續拋十幾竿後,開始搓小餌釣,魚漂緩緩地翻身慢慢地降到釣目,方才停穩,就出現一個輕微的下扌屯,只 有1/3目的距離,雖然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個非常標準的吃口,抬手揚竿,一條200克大小的大鯽魚極不情願地被拉出水面。摘魚入護,再拋一竿,同樣又是一個下扌屯,又一條鯽魚被請出水面。
大約釣瞭八九條魚的時候,魚漂突然消失瞭所有的動作,一動不動地就象是被釘在水面上似的。“咦,是大魚進窩嗎?”我驚異地思索著。如果按照夏季的釣魚經驗,基本可以斷定是大魚進窩,可現在我有點吃不準,任憑我怎麼折騰,使出渾身解數,拖引逗誘,釣離底釣半水所有的招數都用上瞭依然無濟於事。
“這個魚塘的鯽魚密度是很高的,怎麼現在就突然沒瞭呢?”我不解地愣在那裡,這時我忽然記起在《釣魚》雜誌上看到關於鯽魚在水溫低的冬天有聚群而居的習性,我猜想是否將魚釣得太快,一群魚被釣光瞭造成斷魚瞭。
沒辦法再拋一些餌等等看吧!我一竿接一竿地向釣點繼續拋餌,可能是釣點中的餌料逐漸增多,釣點內又有瞭餌聚魚的緣故吧,大約過瞭20分鐘後,魚漂終於又有瞭久違的信號。這回我采取的是每兩次信號只釣一條魚的策略,雖然上魚的速度慢瞭許多,但總的上魚狀況還是很好的。由於溫度較低,以往那些鬧鉤的小雜魚也不知躲到哪裡去瞭,只要有口即能中魚,並且都是較大的鯽魚。
我一直釣到下午3點多鐘,這期間魚居然沒有停口,收竿時我清點瞭一下:250克的鯽魚20尾,200克以下的鯽魚有50多尾,總計70多尾,這也是秋末冬初以來我釣得最多、最過癮的一次。
事後總結這次釣魚經驗,我發現使我釣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釣餌對路,針對性強,腥香型餌加水の峰的小顆粒麩皮能針對鯽魚的食性;二是,能夠合理的誘魚在發現斷魚時,能及時地補餌,加強瞭誘魚效果,使釣點始終能夠對魚形成誘惑。
其實,釣魚就像是在和人下棋,需要運用智慧,把握時機,才能獲得最好的收獲。下面,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釣魚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釣魚三要素:釣具、釣餌、技巧
釣具是釣魚的基礎,一個好的釣具能夠讓你更加得心應手。釣具的選擇要根據不同魚種和釣場來選擇。比如,釣鯽魚時,釣竿要選擇硬調釣竿,主線和子線的線徑要適中,太粗會影響魚的口感,太細則容易斷線。
釣餌是釣魚的關鍵,一個好的釣餌能夠吸引魚的注意,並讓魚產生食慾。釣餌的選擇要根據魚的食性來選擇。比如,釣鯽魚時,可以選擇腥香型釣餌,如紅鯽、蝦粉等。
技巧是釣魚的重中之重,一個好的技巧能夠讓你提高釣魚的成功率。釣魚技巧包括:找釣點、選擇釣法、調釣餌、觀察魚漂等。
釣魚策略:耐心、觀察、調整
釣魚需要耐心,不要急於求成,要給魚一個適應的時間。在釣魚過程中,要觀察魚漂的動作,分析魚的行為,這樣才能夠提高釣魚的成功率。
當發現斷魚時,要及時地調整釣法,改變釣點,增加釣餌,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魚。
釣魚感悟:享受過程,珍惜收獲
釣魚是一種享受,一種與自然相處的樂趣。在釣魚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會耐心、觀察、調整,這些都是人生的寶貴經驗。
當我們享受釣魚的過程時,也要珍惜收獲,因為每一次收獲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釣魚之道,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我們用心去學習,去體會。只有掌握了這些技巧和策略,我們才能夠在釣魚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和收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