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竿點釣:殘荷間的釣魚技巧揭秘
這個「長竿點釣殘荷間」的話頭,讓咱們來慢慢掰開。先說說啥叫「長竿點釣殘荷間」。哎,這種釣法簡單來說,就是用長釣竿,在殘荷間進行釣魚。有句話不是說得好:「霜前與霜後,釣魚有奔頭」嘛。立冬之後,這就是釣魚的好時節。因為天氣冷了,魚兒也感覺到冬天要來了,所以他們開始大量進食,為過冬和來年的繁育做準備。這個時候,鯽魚的上鉤率會特別高,而且鯽魚的個體也比其他時候要大。再來說說,夏季時,那些水生植物把水面遮得严严實實,釣魚人無處下釣。可是現在,水生植物都枯萎了,釣魚人就有了釣的地方,特別是在江南的農家池塘裡,野生鯽魚多得很,雖然魚不怎麼大,但釣起來的樂趣卻是一樣的。
釣具選擇
釣具嘛,咱們得挑選得當。傳統釣組就挺不错的,選擇一個較輕的炭素釣竿,長度在7.2~10米,線徑為0.104~0.128毫米的強力尼龍線,釣鉤用2~3號的伊勢尼型朝天鉤,浮漂用白雞毛梗自製的七星漂。這套組合的釣竿輕,釣一天也不會感到累。線細的話,信號反應會特別清楚,隱蔽性也好,釣鉤不易驚擾到魚,一旦掛底,也可以輕鬆棄釣保線。由於我們不知道水下殘荷梗的分布,所以七星漂能讓我們直上直下地提竿,避免掛底,也不會太累。釣鉤小一點,有利於50~100克大小的鯽魚吞餌,也能提高釣獲率。
出釣時機
出釣的時機呢,最好是霜降後到小雪之間,1~2級的微風,無日照的陰天。風小可以確保鉤餌能夠準確地投遞到釣點中,陰天可以降低魚的視覺距離,不易被發現。溫度呢,在3℃~12℃效果最佳,只不過早晚這兩個時段魚的吃口會稍微緩一些,所以最好是上午9時到下午4時这段时间。
釣點選擇
選釣點時, 要考慮到魚的問題,再考慮釣竿的影響。如果池塘的水清,魚可能會看到岸上的釣者,特別是釣竿的影子對魚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可以盡量選擇逆光處釣,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日照帶來的影響。我個人喜歡選擇殘荷連結較大的範圍做釣點,利用殘荷的遮擋將魚的視覺阻斷,這樣的效果會更好。此外,腳步要輕,因為腳步的聲音也會影響藏身於殘荷間的魚。
誘餌與釣餌
冬季魚類活動範圍較小,本味餌不易吸引魚群,所以我們需要用濃香或濃腥的誘餌。從過去的實踐來看,藥酒米的效果還不錯。布窩時,釣點可以多一點,一次先打上5個,開釣時再打5個,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再打5個。釣殘荷塘的話,窩點再多也不容易忘記,因為荷葉可作為窩點的標志物。釣餌的選擇不挑剔,米飯粒、小麥粒、白蟲、蚯蚓都行,只不過因為我們主攻鯽魚,所以釣餌宜小。
釣法技巧
「釣跑馬」是點釣殘荷魚的核心。由於殘荷塘的特點和魚頭稀的實際情況,我們要以走為主。如果釣點內出現魚星,就在那裡守著,如果二三分鐘沒有魚咬釣,就趕到下個釣點。如此反覆,如果無魚咬釣或咬釣緩慢,就多用逗鉤的方式,一旦有魚中釣,就要及時將中釣之魚提到岸上,以免魚兒掙紮驚散魚群。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3842.html